分享

蔡大礼:欣赏篆刻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审美活动 | 大米艺术

 大米艺术 2021-12-10

[ 本文共计3866字 · 建议阅读7分钟 ]

文 / 蔡大礼

“艺术直播课”是大米艺术2020年新设的线上社群互动栏目,专门邀约国内文化艺术界具有较高学术地位的专家、学者在线上为大众传播有关艺术及美学知识。今天,是第二场直播课,我们邀约到了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书法院研究员,篆刻家蔡大礼老师,为大家详释篆刻的前身、过往及如何欣赏篆刻等诸问题,以飨读者。

——大米艺术


很高兴受大米邀约,跟大家就篆刻做一个交流。

大家知道篆刻的前身是印章,印章是个实用的东西,在古代它是官员任职的一个凭证,代表国家行事国家要颂发一个印章为凭,我们看古代有“挂印封金”表示辞官不做,可见印章就是职官的标志,也是你发布各种行政命令的依据;印章还有一个作用是封缄文书、货物,有点类似西方的火漆,西方人信件写好会在封口处涂一块火漆,然后在上边用印,中国人用的是封泥,不仅用来封文件,也用来封货物,我们看考古出土的古代酒坛也是用封泥封口的。

第三个用处是个人的标签,有点现代身份证或者个人签名的意思,印章古人是随身佩戴的,有佩印的习俗,遇到需要出示个人身份信用的时候都要出示、使用印章,这种古风一直流传到民国时代,那时候人手一印是做得到的。

记得我们小时候,北京市的邮递员在送挂号或电报的时候,通常会在院门口喊一声“谁谁谁,拿印章”,大人们都是有印章的;这习俗现在日本还有,而且日本儿童周岁的时候要请名家刻个印来开运,就是他们还有把印章作为随身物件儿的习惯,这是中国传来的古风,我们现在好像很少了,但是你看古代出土的“带钩印”、“穿带印”都是一种随身的佩饰,由此可见印章的重要性。

蔡大礼  逆行者

就是这么一个实用的物件,怎么变成了一种艺术呢?这里面有几个重要的关节点,要特别注意一下:

一个就魏晋南北朝,这之前都是用封泥,秦汉印大量白文(阴刻)钤到封泥上文字就凸显出来,那时候没有纸张;到了魏晋时代出现了纸张,有了纸张就出现了朱色,所谓朱色就是用来盖印的颜料,大抵是用朱砂加油或水之类的调制而成,具体的制作方法不是很清楚。

有了朱色、纸张之后,印章的使用越来越落实到文书上,你可以看到古代的公文、信件、契约、地图和绘画上都有印章,这个印就成为了文本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可或缺;书法绘画上,印是一个重要的点缀,引起了文人士大夫的关注,于是他们觉得除署名,印章里边还可以有一些个人化的表达,于是唐宋元就先后出现了斋馆印、词语印、鉴藏印,印章内容出现了一种艺术化的萌芽。

到了另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印章就转化为“篆刻”了,我们大家学过印学史都知道一个是元代的著名画家王冕,他发现了一种石头,石质柔软可以手工操作来刻印,于是他为自己刻了几方印算是一个发端;后来明代的文彭发明了冻石刻印,于是我们看到“手无縛鸡之力”的文人亲手制印,缘于这种石材软度刚好适合于手工雕刻,文人篆刻就开始风行了。

蔡大礼  梅花小寿三千年

因此,说起来中国印学传统应该叫“印章—篆刻传统”,不完全是篆刻传统,真正篆刻也就几百年的历史,比较悠久的是印章的历史,篆刻从明代的文彭、何震算起到现在,七百多年,发展时间并不太长。

前边讲了篆刻是怎么来的,篆刻从本质上就是传统书法、绘画的一个近亲,作为中国文人士大夫“诗、书、画、印”的综合修养来讲,其原理都是相通的,篆刻说到底也是一种书法的表现,不过它不是用笔墨而是用金石、用刀和石头,但书法背景与书法内涵是非常丰厚的。

我们看待与欣赏篆刻时,还是要从它的基本特点出发,我概括称之为“篆刻三要素”,说起来大家耳熟能详,就是篆法、刀法、章法。

三要素从相对简单点的章法说起,章法最没得可讲,因为印章自古以来是有形制要求的,早在汉印的时代无论官印私印形制很统一,文字很统一,原因是有实用的要求,要易制、易识、美观统一,那时候官方为印章制作专门设计了一种字体,就是缪篆。缪篆在“秦书八体”中叫摹印篆,这个篆书是典型的经过“印化”改造的、按照印章形制要求设计的一种美术字,摆在印章里是非常协调妥帖的,所以秦汉以来印章章法是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不管字是怎么安排,都是很平匀、平正的格局;古玺印稍微复杂些,首先是文字不统一,六国各有各的写法,文字自由度高,地域性强,每个地区的文化传承书写习惯都不一样,古玺的章法变化略复杂些,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熊伯齐先生对此有所研究,总结了古玺章法的一些变化和示例,可以学习参考;同时,我认为古玺章法虽然多变,其核心还是强调自然的。

再来说刀法,好多篆刻家比较乐于夸耀刀法,然而刀法的重要性是第二位的,古人总结了十几种刀法之多,我们现在把它简化了,就是冲刀、切刀两种,许许多多用刀的方法都是冲刀、切刀的变化,披削凿刻都是冲切的变种,一冲一切看起来表述有些简单,但也只好如此,因为实践中刀法的许多变化是要摸索、体会的,用语言描述很难说到点儿上。

我跟学生讲刀法就是两条:一是不择刀法,二是要择一切刀法;刻印的时候刀法不拘,冲切是可以综合运用的,不择刀法,要以印痕、效果为目的,怎么样能达到你要的结果就怎么样刻。同时还要择一切刀法,选择用刀最佳的路径、方向,刻出你想要的线条,比如有时候你需要刻出线条比较陡,像汉铸印那种感觉;有时候你需要线条的边缘有坡度,不是垂直的,所以刀法的使用更多靠观摩老师,更多是在实践中总结。另外,什么叫好的刀法?第一是精准度非常高,刻得精,刻得准,减少重复;第二是刀下有笔墨,有内容,有信息量,不能简单空泛,让人一眼看到底;第三是刀要适合作者个人的风格,与印风相匹配。关于刀法古人纸面的记载不一定好用,但古代一些碑刻可以借鉴参考,古代工匠在用刀方面、特别在用刀表现书法方面是很有心得的。中国古代有一个“刀笔相师”的传统,就是用刀来表现笔,同时笔也表现刀,尤其清代碑学运动以来,对中国传统的笔法是一个很大的发展,就是笔法中结合了刀的东西,有许多新的尝试与创造,比如赵之谦、于右任都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人物。

再说最难的篆法,也叫字法。实际篆刻是什么呢,篆刻就是用金石锲刻来表达书法,自篆刻诞生之日起就带有很鲜明的书法表达,不管是在明人、清人还是近现代名家的作品中,你可以看到书法表达都是极其重要的。所以我们看汉印,有人说汉印没什么好看,横平竖直,简单的像堆积木,其实这是根本没有看懂。汉印中许多细节与变化不是摆字,是在书写,它的那种似方似圆的微妙变化都是篆书书写态度的体现,是圆改成的方,这种方不是愣头愣脑、划地图式的,而是书写感的一种体现,如果看不到这一层,你临出来汉印一定是不对的。

蔡大礼  君子以义合  瓷印

因此,我们说篆书水平决定了篆刻的水平,若你说一个人篆书很差而篆刻很好,那根本不可能。举个例子说元朱文或细朱文印,现在人大多是刻细朱文,因为起点就不够高,早期入手就是王福庵、唐醉石,篆书的水准受到了局限;大家都说陈巨来好,好在哪儿?刻得光、铲得净么?完全不是,陈的妙处就在篆书的水平,他的篆书可以直接秦汉,这种刻法篆书可以直接秦汉的,能到这个境界的几乎没有,后来许多刻细朱文的那篆书庸俗的一塌糊涂。

前些日子网上看一个回忆录,记得是许培鑫吧,他回忆陈巨来教他刻印,文革时代他们一起坐牢,爷俩闲来没事先生便教他刻印,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工具材料,拿肥皂做材料,小锯片磨成刻刀,这些都不关紧要,关键其中有一些信息:许是工人出身,文化水平不高,每次刻印都是陈巨来为他写印稿,他发现老先生每个字的篆法都能写出五到六种变化来,然后不断推敲,直到出来一稿满意的设计;从每个字能写五到六种变化,可见陈巨来的古文字功底多么好,篆书修养有多么高,积累有多么扎实丰厚,这就是学问。

以往我们不把这个当学问,你看鲁迅的《孔乙己》,孔乙己说“回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大家都觉得这人太迂腐了,纯粹书呆子,然而对于我们做书法篆刻的人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学问,你能写出四样写法,你就比只会写一种的水平高,你就有更多的储备,你的创作就是有资源的。所以,篆法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是需要下苦功夫,是需要积累的,这方面很多人不屑于做这个功课,就是靠工具书,满足于临时抱佛脚,东摘摘西抄抄,这是远远不够的。

大家可以看到真正优秀的篆刻家,都是出色的篆书家,而且篆书都有自己的风格和体系,咱们远得不说,看看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都是了不起的篆书家;再看当代,王镛、石开、陈国斌都是篆书自成体系的,没有一个好的篆书,你就不可在篆刻上有创造有成绩,这是一个先决条件。

篆刻欣赏看什么?无非也是这三要素,比如我看你的篆书水平如何?有没有特色?有没有感染人的能力?有些作品也能中规中矩,但是艺术表现能力差,没有才情,无法感染人,这种情况也常见。再一点要看你的技术,看用刀能不能表达你的篆书,鲜活度好不好,丰富性有没有?有些人是刀法不错惜篆法庸俗,也有人是篆法尚好却刀法简单粗率,缺少一些细腻的表现,需要进一步修炼;至于印的不同形制、章法处理,等等,我觉得相对次要一点,而且篆刻也逐步脱离了实用,美术化得比较厉害,因此当代篆刻对于章法的要求也没有以前那么严了。

蔡大礼  我书意造本无法  瓷印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篆刻就是书法的一种再现,通过石材、刻刀、镌刻来表现,所以书法的好或不好直接关乎篆刻的水平,大家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在书法方面、文字方面好好下些功夫。

此外,篆刻对欣赏者也有一定的要求,比如你不识篆,就完全无法看懂;即使你能识篆书,最好也要有点实践基础,比如要有一定的书法经验,篆书放在眼前,看不出哪 个好哪个差,不会比较,没法鉴别,这就很麻烦;比如操作过对刀法有些认识,对印章传统有所了解等,这样你的欣赏才能有的放矢;欣赏篆刻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审美活动,不是认个紫砂壶签章那么简单,正是因为有些门坎,篆刻也的确是一门“小众艺术”。

————

蔡大礼,别署禾斋、今来轩主人等。生于北京,山东蓬莱人。1984年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书画方面得到中央美院宋步云、武必端、王镛先生指导。现为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北京印社副秘书长,国家开放大学艺术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书法篆刻院特聘教授。

扫码回复“听课”进群

与艺术家面对面

聊聊艺术那些事

  

■  END ■

/

出品人 | 施晗  

主编 | 李妙染   责编 | 赵国林 王景  

投稿、合作请加微信:zouxun0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