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乾隆的曾孙干的好事!利用外国银行转移赃款,伙同外国挖祖国墙角

 浩然文史 2024-05-12 发布于山东

并星标我们

奕劻

利用洋人银行转移赃款这招在今天屡见不鲜,早在清末剧变中,国人就有利用洋人银行转移赃款的做法,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庆亲王奕劻。说起奕劻,一般人们对他的印象就是昏聩,但其实他十分聪明,他充分利用了洋人银行这个新鲜事物,避免了被“双规”,以至于御史三次弹劾他,最后都无疾而终,而三位御史反而因此丢官罢职,封建专制之无能可见一斑。

一、封建时代贪污不可避免

《中国反贪史》说,清朝是封建专制的顶峰,绝对的权力滋生绝对的腐败,贪腐是官僚政治的必然结果。贪污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官僚政治成员,不顾王朝命运,通过废弛法纪,贪污索贿,以满足个人或集团私欲,严重危害了封建政治发展。本文所说的奕劻的贪污行为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观点。

在清朝末年内外交困,政局动荡的时代里,身为勋贵的奕劻,其根本利益和大清帝国完全一致,但因为短视和私欲,他不惜和危害清帝国的洋人勾搭在一起,共谋私利,同挖大清帝国墙角,致使大清帝国这个破烂的房子再被踹上一脚,根基彻底动摇了。

金銮殿

晚清政局动荡,割地赔款之事时常发生,在剧变之下,清朝也多次发起自强运动以救亡图存,大改革上有著名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预备立宪,除此之外,地方上的小改革更是接连不断,比如开厘金、改革团练、东三省练兵等等。政局变换一次,就给了官员们上下其手,索取好处的机会。梁启超就说:每次改革,“徒为权位之争夺,势力之倾轧,借权限之说以为挤排异己之具,借新缺之位以为位置私人之途”。

四川总督刘秉璋之子、民国大学者刘体智说:慈禧晚年做事全凭喜好,谁能讨她欢心谁就能晋升,开此恶例的是李鸿章,张之洞跟进,所以袁世凯、岑春煊“皆以贡献相互斗富”。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慈禧,自己都不干净,所以全社会对贪污都特别宽容。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奕劻出场了。

贵族奢侈的生活

二、奕劻贪污

奕劻,乾隆曾孙,1838年出生,1917年去世。奕劻早年贫困,不过是个有贝勒名头的一般贵族,获得实权是在1872年担任御前大臣开始的。该职位就是陪王伴驾,奕劻凭借他的聪明和机灵,逐渐讨得慈禧欢心,由此走上崛起之路。

1884年,升为总理衙门大臣,获得了帝国外交实权。时人评价奕劻“外虽端谨,内实精明”。自乾嘉以来承平日久,官场贪污成风,即便列强入侵,国事日隳,陋规仍不更改,一如明末。时人说“庆之私邸在禁城之北,三十年来京员之欲补官职晋阶者无不奔走其门,庆门如市,民间已成为习读矣”。

有了权力就有了贪污的机会。按照《清末民初政情内幕〈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袁世凯政治顾问乔厄莫理循书信集下卷》记载:庆亲王在汇丰银行有712.5万英磅存款。但通常说法是其存款有100万两白银。

汇丰银行

关于奕劻贪污财产的构成,大致有以下几种。首先事洋人贿赂。莫理循就说:洋人为了攫取在华好处,每年都要给京中高官送礼,其开销大约为15万—30万英磅,这里面必然有部分流入奕劻之手。其次公开卖官鬻爵。“政以贿成,官以金卖”,晚清政府财政困难,所以大肆提倡捐纳制度,花钱买官。第三是收礼。一年三节、过寿、乔迁、升官等,都要收礼。比如奕劻七十大寿时,“晚辈王公和蒙古在京王公暨各部大臣等无不前往祝寿”,所送之礼万两起步,徐世昌就孝敬了2万两银子。第四是贪污军饷。比如清末新政要建立北洋六镇,属于练兵处,由奕劻负责,袁世凯训练,袁世凯把每年截留的练兵饷银4万两送给了奕劻;铁良在东三省练兵,亦仿效袁世凯,每年孝敬奕劻3万两。第五是结拜干亲,谋得私利。所谓独木难支,贪官也要抱团形成利益集团,才更容易谋利。比如河南巡抚陈夔龙认奕劻为干爹,就因为他送的礼最多,奕劻“所最喜者,多献礼物,拜为干儿”。

这里面单独要提到的就是袁世凯。袁世凯本来拜在荣禄门下,送礼只给荣禄送。当时是外务部尚书的奕劻就曾抱怨过“袁慰亭只认得荣仲华,瞧不起咱们的”。但《辛丑条约》签订以后,荣禄病退,权力大减,而内廷又传出奕劻入军机的声音。袁世凯马上改换门庭,通过杨士琦送给奕劻白银10万两,以后“月有月规,节有节规,年有年规。遇有庆王及福晋的生日,唱戏请客,及一切费用,甚至庆王的孙子弥月周岁,所需开支,都由世凯预先布置,不费王府一钱”。就这样,二人的关系由此亲昵。这也成了此后奕劻力挺袁世凯出山的根源。奕劻之贪婪可见一斑。

袁世凯

三、三次弹劾无疾而终

奕劻作为顶级权贵,自然也是清流们盯着的对象。蒋式瑆,直隶人,1892年中进士,他弹劾奕劻开始于1903年。当年9月21日,他上奏朝廷:“军机大臣庆亲王突劻素有好货之名。入直枢廷以来,曾几何时,收受外省由票号汇集之款,闻已不下四十万两。”御史有风闻奏事权,作为科道言官自诩清流,嫉恶如仇。蒋式瑆成为弹劾奕劻第一人,自此御史们的眼睛开始盯上了奕劻家。但由于蒋式瑆人微言轻,所以此次弹劾无疾而终。

之后不久,蒋式瑆的同僚张元奇弹劾奕劻之子、商部尚书载振,“召歌妓侑酒”,按照大清律,官员不得狎妓,且载振为奕劻长子、商部尚书,更应该以身作则。但此次弹劾,慈禧以商部重要,轻易换人容易出事为借口,口头惩戒载振了事。

1904年,清廷试办银行,蒋式瑆等清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将存款存入清廷的户部银行,但奕劻仍旧将赃款存入汇丰银行。于是在1904年4月17日,蒋式瑆当庭举报奕劻在汇丰银行存放私款。此后清廷派专人调查,但调查极度儿戏,比如派遣的官员清锐、鹿传霖丝毫无近代眼光、更不熟悉银行财政制度,连银行周末不办公都不知道,结果吃了闭门羹。其次,事涉外国银行,但清廷始终没有开具外交文书要求洋人配合,所以在实际调查中,洋人处处以不平等条约和无外交文书为借口,阻挠调查,美其名曰“保护私有财产和用户隐私”。最后奕劻和汇丰银行经理(买办资产阶级,洋人掠夺中国经济的帮凶)吴懋鼎商议,将奕劻存银一半送给吴懋鼎,吴懋鼎将剩余白银洗白。还有一种说法是,奕劻私下托人将40万两白银送给蒋式瑆让他放过自己,蒋式瑆就是以这些赃款为本钱开创了华商电灯公司。不论如何,此次弹劾也是无疾而终,蒋式瑆因弹劾不实而被罢官,至此第一次弹劾奕劻全面失败。

清朝官僚

蒋式瑆败退后,奕劻权势大增。1907年奕劻过寿,门庭若市,而载振又犯了狎妓的老毛病,两件事叠加在一起,就引发了第二次奕劻弹劾案。

此次弹劾的御史是湖南人赵启霖,这次弹劾和上次蒋式瑆不同,这次赵启霖先发动了舆论,在1907年3月18日《京报》上首先爆出奕劻贪污、载振狎妓的大瓜,然后3月25日赵启霖再弹劾。舆情汹汹之下,慈禧居然破天荒地表示要彻查。但奕劻敏锐地抓住了慈禧守旧的心理,他表面上焦虑,背地里却加紧讨好慈禧,胡思敬的《国闻备乘》记载,慈禧表示“若夺突動位以授他人,他人亦不足信”。在领悟了慈禧的态度后,奕劻欲擒故纵,多次辞职,但慈禧一概挽留。而赵启霖等清流很明显没摸准慈禧的脉搏,依旧要穷追猛打,最后惹得老佛爷发怒,反而将赵启霖开除,同时清廷下旨严格限制御史们的弹劾权。这样御史不仅没扳倒奕劻,反而损失甚大。

慈禧死后,1910年正月16日,御史江春霖再次弹劾奕劻。他的弹劾主要以奕劻贪污、结党威胁皇权为内容。督察院58位御史以不上班“空台”来声援江春霖,但清廷下旨“似此信口雌黄,急在沾名,实不称言官之职”,最后更是将江春霖罢免。这样声势浩大的第三次弹劾也失败了。

奕劻

文史君说

对于三次弹劾案,清廷皆作护短处理,封建体制的弊端可见一斑。更可笑的是,三次弹劾居然都以原告的免职而告终,如此王朝灭亡也在情理之中。而庆亲王奕劻利用洋人银行转移赃款,甚至为了避免调查,不惜牺牲既得利益以求洋人帮助的行为,更是助长了洋人在华的超国民地位,纵容了洋人的侵略和对华轻视。

参考文献

杨敏之:《中国历代反贪全书》,湖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