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好五个“不”健康一夏天

 循天园 2024-05-12 发布于广西

立夏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宋朝著名诗人陆游的《立夏》云:“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诗中“赤”对应夏季,“东”对应春季,寓意春去夏始,描写了初夏生机勃勃、万物成长的景象。

《黄帝内经》云:“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养心是整个夏季养生的重点。心主血脉、又主神志。汗为心之液,夏季暑热迫汗外泄,大量出汗后,易耗伤心阴、心气,使心脉失养,造成心火亢旺,扰乱心神,出现如心慌、烦躁、失眠、谵语、神昏等症状,进而可能诱发高血压、心绞痛、心律失常等心脑血管疾病。立夏时节,心阳始旺而未盛,及时养心则事半功倍。

下面就教您立夏养生的五个“不”,可一定要记牢!

舒畅情志对烦懑躁怒说“不”

立夏养心第一要务就是调节情绪。有些人平素急躁易怒或者烦闷抑郁,随着气温渐高,更易导致郁而化火,扰乱心神,引发各种疾病。建议学会疏泄排遣不良情绪,培养怡情养性的兴趣爱好。

调养脾胃对寒辣肥腻说“不”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初夏湿热渐重,过食寒凉、辛辣、肥甘厚腻之品容易损伤脾胃,脾失健运,胃欠通降,则气血乏源,心脉心神失养,发为心病。建议大家清淡饮食,新鲜蔬果可多吃,鱼肉蛋奶宜适量。

起居有常对熬夜过劳说“不”

初夏时节要保持作息规律,有些人喜欢熬夜,到了白天就打不起精神,还有些人由于工作原因过度劳累或者过力运动,长此以往对身体伤害都很大。夏季昼长夜短,可以适当晚睡,但一定要保证睡眠时间充足,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使正气得生。

适量运动对久坐久卧说“不”

中医认为,久坐伤肉,久卧伤气。适量运动可有助于气血生成及运化,但要记得不可过劳。可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打太极拳、练太极剑、散步、慢跑等。适当运动,百脉通畅,脏腑得养,心神自安。

防寒护阳对涉宿湿冷说“不”

初入夏季,人体阳气多外盛而内虚,起居饮食稍有不慎则易受寒而伤阳。故不可贪食寒凉,不可涉宿湿冷之所,不可空调温度过低,否则阳气内伤,易发为阴暑。中阴暑多表现为汗出较少甚至不出汗、头身酸重如裹、乏力、腹痛腹泻、上吐下泻等症。

此外,再教您几个立夏食疗养生小妙招:进食生姜有助人体阳气生发;进食番茄、山楂等有助于开胃消食;适量进食苦瓜、莲子等食物有清心火的作用;用西瓜皮、百合、莲子、银耳、冰糖、麦冬一起煮成浓汤,有清暑生津、宁心除烦的功能;用薏苡仁、赤小豆、山药、茯苓、冬瓜皮等一起煮成粥,有健脾、利湿、清热的效果。

按摩穴位也可帮助养心,缓解急躁易怒、脾胃不适等症状。如按摩内关、劳宫、神门、极泉、膻中可宁心安神、宽胸理气、清泻心火;按摩太冲可疏肝理气、清泻肝火;按摩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可健脾祛湿。(苏全)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