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举不成则贡: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例贡...

 zqbxi 2024-05-12 发布于江西

中国科举制度的特例:清代五贡

现在来说说中国科举制度的特例——五贡。五贡是贡生的五种形式,在明代之前好像都没有出现过,明代有虽然有选贡制,但和清代的五贡不一样,这是清朝的特例吧,也是广泛笼络人才的一种手段。要不然,以满清的不足十万人统治中国当时的2.4亿到4.3亿的人口,的的确确很为难他们。所谓“贡”是贡入太学即国子监的意思,差不多是说通过“贡”的形式,把地方教育机构培养选拔出来的优秀者送到国家最高学府深造。五贡之中,除副贡外,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挑选和考试,才可以进入国子监学习,比如说岁贡,就要通过地方学校推荐,学政遴选,礼部复查合格,才准予入监,这“入监”不是坐牢,也挺不容易呀。清代设有岁贡、恩贡、拔贡、副贡、优贡。

岁贡

岁贡是指每一年或两三年由地方选送年资较长的庠生(俗称廪生或者秀才)入国子监学习肄业者,一般做法是各省廪生按年资,府学一岁一人,州学三岁二人,县学二岁一人,一正二陪,要求比较严格,名额很有限。我们的张家馯太公就是1900年的府学岁贡(参见博文“《鄞县通志》里的宁波张家人史料”1-3,以下同);

恩贡

逢国家庆典进贡的生员成为恩贡。具体是这样:国家举行庆典或皇帝登极,按照岁贡名额加一次贡士之举,以当年正贡为恩贡,次贡作岁贡。这算是一种额外的加恩。在《翁同龢日记》中可以看到,他除了常常作为乡试(举人)或者会试(进士)的考官外,有时也主持这样的贡生考试,包括拔贡考试。我们的张善恺太公就是1865年的恩贡,后任乌程县训导;

优贡

三年一选,由学政会同督抚考试,每三年各省学政就本省生员择优保送国子监的可成为优贡。大省无过五、六名,中省三、四名,小省一、二名。选中得优贡后,必须进京朝考一次,才可算作正式贡生。优贡考试一等者,可以知县补用,但不能象拔贡那样直接选官,所以很多人不来参加朝考,后来优贡趋于名存实亡。

拔贡

拔贡的拣选有更严格的时间和名额限制,主要是等待的时间跨度太长,每十二年才选拔一次。具体为顺天六人,直省府学二人,州、县学各一人,先由各省学政考选本省生员,择优保送中央参加朝考,合格者成为拔贡,雍正、乾隆年间曾短暂的改为六年一拔。《清史稿》中说:“帝以拔贡六年一举,人多缺少,妨举人铨选之路。”似乎拔贡拣选是和举人同一个班次,甚至高于举人班次。拔贡经考察合格后,可充作教职,比如教谕。我们张积梓太公,1814年为拔贡,1835年为副贡。这说明副贡的等级更高一些,副榜贡仅次于当年中式的举人,才学应当是很优秀的。

副贡

乡试取入副榜直接送国子监的成为副贡。按照清例,各省乡试可以有副榜,五名举人加一名副榜,作为贡生。副榜贡与正榜的举人有本质的区别,副榜贡生不是举人,没有资格参加会试、殿试,只是副榜贡者可以免岁科试。但贡生(包括例贡)可以参加乡试,包括选择参加顺天乡试或者本籍乡试。顺天乡试按照是否在监、是否旗籍、南北边省籍贯等,分为多种字号,人文荟萃之省,如江南的江、浙、湖、广参加顺天乡试取中的概率稍大一些。我们的张善倬太公就是1852年的顺天乡试举人,成为翁同龢的“同年”。还有一种说法是,副贡仅限于顺天乡试中副榜者,我们的张善元太公是1841年的副贡,后任青田县教谕(类似现在的县教育局长)。我们的张寿祥太公是1873年的副贡。张善恺(岱年)太公之子张轼(字志千)太公是1897年的副贡。总而言之,副贡的内在质量是最高的,也有皇家亲赐的副贡,在排列上在其他五贡之后,因为亲赐副贡不是靠真才实学、不是靠考试得来的。张积梓、张善元、张寿祥、张轼四位太公的副贡都是靠才学考来的,离举人只有一步只遥了。

获五贡者是仅次于举人的功名,它高于庠生(俗称廪生),也就是秀才。因为庠生是基本的功名,不俱备做官的基本条件,是所谓的“穷秀才”。而贡生可以作官。像清代的大文学家蒲松龄,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以后屡试不第,他差不多费了一生的时间,直到72岁,才考上贡生,75岁就去世了。事实上,《鄞县通志》对五贡(含五贡)以上取得功名者都有记载。大家都知道,清代的捐纳盛行,花钱买官十分普遍,虚职最多。比如说“例贡”就是花钱买的官,不是正途出身,例贡不在五贡之内。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都是正途出身的科举功名。五贡中,除恩贡外,都是定期选考的。五贡合格,理论上可以直接任命为知县以下的小官吏,一般分发本省内任职。但总体上入仕的几率还是比较低,在社会所扮演的角色以下层官员为多。如恩、拔、副贡以教谕选用为著,岁贡以训导选用为多。还有录用为州同、州判、县丞、主簿、吏目的。五贡中更多不能为官者,为了生计,多从事教书的行当。无论怎么说,他们大都经历了十年寒窗的苦读,这样还算学有所用吧。

例贡

清代科举制度中贡入国子监的生员之一种。因为不由考选而由生员援例捐纳,故称例贡,不算正途。在科举制度下,若要取得全省乡试的资格,首先要参加县试、府试、院试三关。参试者称"儒童"或"童生",合格录取者称为"生员","庠生"(即俗称秀才),初入府州县学为附学生员,再通过岁考递升为增广生员、廪[lǐn ]膳生员,各县仅有廪生和生员成绩前十名才有资格参加本省乡试。在生员中再选拔一批人,升读国子监的称监生,其他的称贡生。贡生又分为拔贡,恩贡,副贡,岁贡,优贡,这五贡为正途资格出身。另有一种通过纳捐取得的贡生称例贡,增贡,附贡,廪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