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最早的面包房于1855年(清.咸丰五年)出现。距今...

 老顽童ro1v9ifi 2024-05-12 发布于新疆

上海人到底是欢喜吃面包还是吃馒头?

上海到底是欢喜吃面包还是吃馒头?'面包'这个词于1822年出版的一部英华词典中出现。上海自开埠181年以来,最早的面包可以追溯到清咸丰五年(1855年)。当时的英国人爱德华和安德烈在南京路上合伙开了一家叫'福利'的面包工厂。上海人的海派西点中面包所在的比重好像不如花式蛋糕,但是街头依然有些百年老店的面包房。

上海最早的面包房于1855年(清.咸丰五年)出现。距今...

·'老大昌'1913年在上海创立,刚开始是一家法式面包房,当时开在法租界金陵东路,主要经营西式食品和洋酒,为停在黄浦江边的外国军舰、商船提供伙食。1919年到1945年26年间,老大昌在几位洋人手中经营。直到1945年,上海商人朱砚清从洋人手中接手,改名为华商老大昌。朱砚清在郊区还经营了一个奶牛场。

上海最早的面包房于1855年(清.咸丰五年)出现。距今...

·'掼奶油'这时候在大昌里出现。50年代后,老大昌成为国营,曾经改名为'井冈山食品厂'、'红卫食品厂'。1980年恢复原名老大昌。

·凯司令创建于1928年,当时为了纪念北伐军的凯旋,同时也为了同德国人在天津开设的起士林西餐厅争霸。南京西路的凯司令这家门店,张爱玲对它念念不忘。李子芬在色戒和半生缘中都提到过。

上海最早的面包房于1855年(清.咸丰五年)出现。距今...

·哈尔滨食品厂创建于1936年,山东人杨冠林曾到俄罗斯学习俄式点心。十月革命后,大批俄罗斯人迁徙避难,杨冠林南下上海,1936年开创了福利面包房。他把上海和俄罗斯点心相结合,制成了适合俄国侨民和上海人混合的口味。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上海哈尔滨食品厂。'哈尔滨'这三个字是杨冠林纪念自己当初在哈尔滨工作过。

上海最早的面包房于1855年(清.咸丰五年)出现。距今...

·静安面包房1985年在华山路静安宾馆旁边开门营业,是由锦江集团和香港合资而成的。常年旅居英国的过秉忠和静安区粮食局洽谈中英合作,共同创办了红宝石食品厂。1986年英国女王来到中国,受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委托,红宝石为女王定做了个三层奶油蛋糕。红宝石一炮而红,到了90年代面包连锁店像春笋一样在上海散开来。新加坡投资的香特莉高峰期间门店将近1000家,一批又一批的台湾人来到上海满街都是他们开的茶餐厅、婚纱店、面包房。马哥bo罗克莉丝汀、可颂坊宜芝多85度C,这些都是人们的青春记忆。

上海最早的面包房于1855年(清.咸丰五年)出现。距今...

一部分上海人的早饭从泡饭改成面包,到后来随着上海的租金越来越高,很多面包连锁店铺资金链断裂集体关门。南京路、淮海路、四川路曾经辉煌的商业街,整片的店铺宁愿空置着很多很多年也不愿意降价出租。

上海最早的面包房于1855年(清.咸丰五年)出现。距今...

日本山崎面包2004年来到上海,到现在为止到九光百货楼下看看还是生意蛮好的。上海人很有福气,各种面包的品类都吃过了,阿姨妈妈全部都在绿杨邨、王家沙富麦门口排队,伊拉更加欢喜。肉馒头、菜馒头、烧麦,那些昙花一现的面包店想在上海长久生存很不容易。

上海最早的面包房于1855年(清.咸丰五年)出现。距今...

我个人来说还是最喜欢创立于1987年的白玉兰,这些年来它价格一直在涨,味道确没变,一口咬下去还是小辰光的味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