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谒黄帝陵

 骆驼草图书馆 2024-05-12 发布于湖北
美化中

黄陵高速路口

        五月三日,游完乾陵,按计划冒雨驱车谒黄帝陵。

        黄帝,名轩辕,五帝之首。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始制衣冠,重农桑,建舟车,制音律,败炎帝,胜蚩尤,作《黄帝内经》,功绩赫赫,人们尊之为“中华帝圣”,“华夏族之祖先”。从先秦至现代,从《山海经》、《史记》到《后汉书》,历朝历代之史书典籍均有研究,颂黄帝“养性爱民”,“天下大服”。

        黄帝陵者,乃轩辕帝之陵寝。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之桥山。陵园山体浑厚,气势雄伟,建筑恢弘;园中林木苍翠,古柏参天,园内一巨柏,距今五千年有余,传为黄帝亲手所植,为世界柏树之父;陵前沮水由西向东,三面环流,绕山而过,站山顶下视,东有河,西有水,疑似河水从山底穿过,故桥山因此得名,黄帝陵亦名“桥陵”。

        黄帝陵乃《史记》记载的唯一座皇帝陵园,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其主要景点有黄帝陵标识碑、轩辕广场、印池、轩辕桥、黄帝手植柏、诚心亭、碑廊、轩辕殿等多达三十三处。因雨太大,老弟看车未游,我一人走马观花,据喜好,选观园景。陵园内每处景观,均寓意深刻。如诚心亭,进亭对联两副,其一副曰“诚朝圣地人文主,心祭神州儿女情。”警示所有祭祖人士,要在“诚心亭”内整衣冠,去杂念,诚心诚意祭始祖。我所游览的地方,对轩辕广场尤感惊异,广场铺垫全是大型鹅卵石。为解疑惑,搜百度才知,广场总面积一万平方米,地面用五千块五十至六十厘米的鹅卵石舖砌,其鹅卵石采自华夏的父亲山秦岭,其寓意多么深远!

        黄帝死后,华夏人民为了表达对这位人文始祖的敬仰和崇拜,便在桥山堆冢为陵,立庙祭祀。几千年至今,历代帝王和社会名流祭祀活动从未间断。据史书记载,时间最早的是秦灵公于公元前422年到桥山祭祀,规模最大的是汉武帝亲率十八万大军于公元前110年到桥山祭祀。

       黄帝陵自秦汉以来,历朝历代都对其进行过维修,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黄帝陵经历了五十四次的重修和整修。尤其是清代共维修九次,仅康熙和乾隆两朝就各维修过三次。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和党中央十分重视对黄帝陵的保护,将其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且文物保护编号为“古墓葬第一号”,一九五六年、一九五九年年各维修一次,一九九二年中央领导视察黄帝陵后,按“雄伟、肃穆、庄严和古朴”的八字要求作出规划,对黄帝陵进行了长达十二年的系统保护维修。动工于二零零三年一月、于二零零四年三月十五日俊工的具有汉代造型的、规模宏大的、反映天圆地方的轩辕殿已成为现在中国人民祭祀黄帝的重要场所和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圣地。

       历朝历代都祭祀黄帝,我想此举一是为了强化中华民族的血缘延续和文化传承;二是为了历史与传统的继承,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祭祀祖先是中华民族的文明传统;三是弘扬中华民族五千年形成的优秀民族精神。然而,这一切都得靠一代一代人的垂范和传承。

        据资料综合编辑

        此次秒游黄帝陵,也作小诗一首,以示感怀:

谒黄帝陵

乾陵游罢谒黄陵,

一股幽情旋即生。

历代王侯相竞祭,

遗风光大靠传承。


美化中

黄陵广场


美化中

印池

(印池实为绕黄陵三面的沮河,因黄帝经常在沮河洗玉玺大印,故叫印池,寓意为黄帝用印之水)


美化中

印池


美化中

轩辕桥


美化中

轩辕帝亲植柏树


美化中

        1937年4月5日清明节之际,国共两党分别派出代表到桥山黄帝陵举行共同公祭黄帝陵仪式。中国共产党派林祖涵(林伯渠)为公祭代表,国民党派张继为公祭代表,两党公祭代表在公祭仪式上分别宣读各自的《祭黄帝陵文》,共产党的祭文由毛主席亲自撰写,后被称为千古第一祭文。


美化中

孙中山题碑


美化中

蒋介石题碑


美化中

五百年紫藤


美化中

黄帝轩辕像


美化中

轩辕殿


美化中

黄帝高速隧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