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持“麦克风”,唱响“好声音”——我讲《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

 曹文凯 2024-05-13 发布于辽宁

实践活动单元可以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灾区。很多老师根本不讲,学生甚至毕业了都不知道教材里还有这部分内容。老师置之不理,是因为他们觉得这部分内容疑虑重重,难以考查,无从下手,好像也和考试无关。实际上大错特错,活动单元恰恰是高考的“宠儿”,命题的“繁华区”,往往也是学生的“重灾区”。
课标在课程内容中,明确了12+6个学习任务群,其中学习任务群2“当代文化参与”(必修上第四单元《我们的家园》)、学习任务群3“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必修下第四单元《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均属于活动单元。在“指导教学”的核心引领下,“教考衔接”是必然趋势。2023年新课标II卷的信息类文本阅读,材料摘编自《谈谈调查研究》 、《亦谈社会调查》(费孝通),直接对应“当代文化参与”(必修上第四单元《我们的家园》)。新课标Ⅰ卷现代文阅读Ⅰ,材料摘编自赫克托·麦克唐纳的《后真相时代》,材料题目就让我们想到对信息真伪的分辨,材料本身有较多对多种媒介信息的引用和分析,第45题又涉及对事实真相的甄别和作者辨析事实真伪的方法,这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必修下第四单元《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密切相关。
大家都清楚,新时代高考命题有三条线:一,核心价值是金线,贯穿命题始终;二,能力素养是银线,成为考查重点。第三条呢?我其实一直有一个观点:最能考察一个学生语文素养的题,就是语言文字应用题。不知道10分满的话,这个观点能得几分。之所以有这样的看法,是因为文学即人学,语文即生活。我们的所学如果不能够在生活当中被使用,那就是零,而语言文字应用题无疑是最直接的。再来看这两个单元,根本就是生活本身嘛。生活与书本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是真实的情境,而这就是高考命题的第三条线:情景载体是串联线,常考常新。
如今的高考命题基于“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理念,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坚定文化自信。毫无疑问,《家乡文化生活》对坚定文化自信起着重要作用,而《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则紧扣时代脉搏。现在的我们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信息时代?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时代?不论这个时代被命名为什么,高考都需要紧紧跟随。
明确上述内容,我们再来看这两个任务群,是不是十分重要?
有鉴于此,我打算沿用自己以往“一个主问题,带出全篇”的风格,只不过,这次是设计一个活动,带出三个内容。
活动:
当今时代,信息媒介发展越来越趋于个人化,每个人都可以发布和接收信息。有些人随心所欲,有些人讲规则有边界,有些人冲动盲从,有些人理性平和……
既然人人手持“麦克风”,那么如何唱出时代“好声音”呢?学校将对此开展征文大赛,请你设计主题,并选用不同媒介进行宣传。
完成好这一活动,需要做好三个内容。
内容一:认识多媒介。
了解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探讨不同媒介的语言特征
一、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
首先,我们要了解“媒介”:传递信息的手段、工具。如此看来,第一大媒介,也是最早的媒介,应该是口语时代的“口语器官”。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巴比伦的《吉尔伽美什》、印度的《摩罗衍那》以及我们蒙古族史诗《江格尔》,都是口口相传的。语言稍纵即逝,拥有超强记忆力的人便拥有了话语权,比如部落长老、祭司。但是由于口语受到时空的限制,人们创造了结绳记事、实物传信、图画刻符等方法,并且逐渐创造出文字。印刷术的出现,使得文字迅速推广,成为又一大媒介。法拉第发明发电机后,人们逐渐步入有声媒体时代。电话、广播、电视……成为新的媒介。1969年,互联网出现。人类有史以来科技进步最快的时代、打破时空壁垒最彻底的时代、信息交流最多元化的时代出现了。网络时代爆发性地出现了大量新媒体,如BBS、博客、短信、微信、QQ……网络信息呈现出“碎片化”“自媒体”“全媒体”的性质。几乎人人都可以通过“人--人”的形式,接受信息,创造信息。
各类媒介在“覆盖受众”“信息传播形式”“时效性”“针对性”和“互动性”等方面各有特点。


二、不同媒介的语言特征

内容二:善用多媒介。
根据不同情境,结合媒介特点,运用多种媒介,达成目标。

内容三:辨识媒介信息。
君子役物,不役于物。《吕氏春秋·察传》有言:“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这和孟子的“尽信书不若无书”异曲同工。在当今海量信息泥沙俱下的情况下,人们需要审慎面对。要做到:理解、辨析、评判媒介信息,辨识其立场,多角度分析问题,形成独立而正确的判断;要学会正确面对海量信息,进行筛选并恰当利用,以提高媒介素养,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生活
一、信息失真的原因:
社会生活的不确定性,为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温床;科学知识的欠缺,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社会信息管理的滞后,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机会;一些媒体及群众观念淡漠,助长了谣言的传播;网络推手、网络水军为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制造谣言,强化了谣言的扩散,挟持了网民的意见;商业利益的驱动,是谣言滋生的经济动因。
二、失真信息的传播特点:
扩散迅速,影响广泛;迷惑性强,破坏力大。
三、应对之策:
1)丰富常识性知识,逐步提高对可疑信息的敏感度。几乎每个家族都会有“相亲相爱一家人”之类的微信群,里面会有诸如“养生小妙招”“震惊,原来我们一直都在做”之类的转发文章,一般来讲,“标题党”的文章没有什么可读价值;“小妙招”更需对症下药,如果招招皆妙,医院早就黄铺了。轻信妙招,小心炼成葵花宝典。
2)养成信息查证意识,明确信息来源。信息的出处、发布者的身份都能帮助我们评估信息的真伪。出自政府部门、权威媒体等的信息,在真实性方面是最有保证的。千万注意,点击量并不能作为辨识信息真伪的指标,要学会在“点击场”“言论潮”中保持清醒,查证判别信息发出者、传播者的意图。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以本单元设计的征文大赛宣传活动为例。从信息来源角度,校报、校广播台、校公众号等媒体上的信息可信度最高,朋友圈等可信度则不高。另外,本次活动出现虚假传播的可能性较小,原因很简单,无利可图,也没有煽动情绪的必要。
我们要关注的是,比赛结果公示之后出现的负面声音。有想法是好事,但要会交流。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弹幕”真的变成了子弹组成的一道墙,扑面扫射,不分敌我。信息的发布变成了内幕揭秘,正常的讨论变成了站队骂架,观点的碰撞变成了言语攻击。网络平台是我们判断是非、纾解情绪、体现价值、张扬个性的重要载体,但绝不是法外之地。公共空间不是自家客厅,有表达就得负责任,要自由就得有担当。言论要有边界意识,边界意识不是要限制表达权利,二而是强调对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的付一份责任,多一份担当。
涵养媒介素质,需要我们意识到自由是以约束为前提的,个性是需要为他人着想的。三思而后言:多一分审慎,少一点鲁莽;多一分包容,少一点苛责;多一分敬畏,少一点散漫。
附:课标要求
学习任务群2    当代文化参与
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剖析、评价文化现象,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增强文化自信。
本任务群的学习贯串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阶段。
1.学习目标与内容
(1)聚焦特定文化现象,自主梳理材料,确定调查问题,编制调查提纲,访问调查对象,记录调查内容,完成调查报告,就如何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等专题展开交流研讨。
(2)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开展社区文化调查,搜集整理材料,对社区的文化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思想观念、生活演变等进行分析讨论,增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通过各种传媒,关注当代文化生活热点,聚焦并提炼问题,展开专题研讨,解释文化现象,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高对各种文化现象的认识能力和阐释自己见解的能力。
(3)建设各类语文学习共同体(如文学社团、新闻社、读书会等),在阅读、表达中探析有关文化现象,拓展视野,培养多方面语文能力;通过社会调查、观看演出、参与文化公益活动等,丰富语文学习的方式,积极参与当代文化生活。
2.教学提示
本任务群在必修阶段安排.5学分,9课时;可由教师根据教材相关内容或学校实际情况,在三类学习内容中有选择地组织教学。在选择性必修和选修阶段不单设学分,可与其他学习任务群组合,设计一些课内外相结合的学习活动。
(1)以参与性、体验性、探究性的语文学习活动为主,增强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通过开放式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当代文化生活;注意调查访问与书面学习相结合,现状调查与比较研究相结合,分析研究与参与传播建设相结合,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
(2)引导学生自主创建各类社团,开展各类语文学习活动,如读书交流、习作分享、论辩演说、诗歌朗诵、戏剧表演等。
(3)利用家庭资源以及学校图书馆、校史馆、档案馆等,研究社会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利用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美术馆、音乐厅、影剧院、名人故居、革命遗址、名胜古迹,以及其他文化遗产等,通过实地考察,深化对某一文化现象的认识。
学习任务群3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
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跨媒介的信息获取、呈现与表达,观察、思考不同媒介语言文字运用的现象,梳理、探究其特点和规律,提高跨媒介分享与交流的能力,提高理解、辨析、评判媒介传播内容的水平,以正确的价值观审视信息的思想内涵,培养求真求实的态度。
本任务群的学习贯串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阶段。
1.学习目标与内容
(1)了解常见媒介与语言辅助工具的特点。掌握利用不同媒介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学习运用多种媒介展开有效的表达和交流。
(2)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真实性,辨识媒体立场,多角度分析问题,形成独立判断。
(3)关注当代网络文学和网络文化,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辩证分析网络对语言、文学的影响,提高语言、文学的鉴赏能力。
(4)建设跨媒介学习共同体,并将其作为支持语文学习的手段。
2.教学提示
本任务群在必修阶段安排,5学分,9课时,选择性必修和选修阶段不安排学分,渗透在其他任务群的学习过程之中。
(1)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有关跨媒介的普及性著作进行研习。通过纸质文本、电子文本的阅读,或参观展览等途径,了解跨媒介的特点。
(2)教师要在学生感兴趣的媒介应用领域,创设应用场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了解有关媒介对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影响,并归纳分析,形成学习成果。
(3)通过实例分析,研讨多种媒介信息存储、呈现与传递的特点,分析合理选择、恰当运用不同类型的媒介对表现主题、传递信息、促进交往所产生的影响,总结形成结论。
(4)教师应主要引导学生理解多种媒介运用对语言的影响,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多种媒介有效获取信息、表达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态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