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家视点丨顾之川:“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理解与实践

 Purefact 2019-04-17

2018年初,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新课标提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表现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并提出十八个学习任务群,其中就包括“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并且规定这一学习任务群贯串必修(高一)、选择性选修(高二)和选修(高三)三个阶段。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又该怎样在教材、教学和评价中具体实施,才能使之落地生根?这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关心的话题,很值得思考、探索和讨论。

如何理解“跨媒介阅读与交流”

新课标对“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基本定位是:

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跨媒介的信息获取、呈现与表达,观察、思考不同媒介语言文字运用的现象,梳理、探究其特点和规律,提高跨媒介分享与交流的能力,提高理解、辨析、评判媒介传播内容的水平,以正确的价值观审视信息的思想内涵,培养求真求实的态度。

这就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任务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

笔者理解,这里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三个要点。

01

着眼于语言文字运用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重点在“阅读与交流”。也就是说,学生学习的仍然是语文,而不是新闻传播学或媒介信息论,仍然是如何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突出的仍然是语言文字运用,只不过是学习的载体或形式发生了变化。探究语言文字在不同媒介中的实践,把握其特征与规律,提高面对不同媒介时的理解、判断、质疑能力,以便更加实用高效地进行沟通交流。

课程内容包括学习“跨媒介的信息获取、呈现与表达”,这一个“跨”字,架设了语言文字符号与不同媒介盘旋贯通的“立交桥”,而“语言文字运用”则始终应是这一学习任务群的明显“地标”。

02

强调不同媒介的互联互通

在“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中,所“跨”的媒介,可能是传统意义上的图书报刊,也可能是网络、影视、广播、手机等其他形式。学生所要阅读与交流的,可以是文字,可以是实物、图片、数字或包含声光电等因素的综合体,甚至可能是博物馆、纪念馆或文物古迹等。

通过多样化媒介的考察、阅读与思考,把握媒介信息的表达形式与特点,对其所传播的相关信息,能够从不同角度进行浏览筛选、分析识别、辨析真伪,同时根据需要,加以选择运用,并能用这些不同的媒介手段,开展表达与交流活动。也就是说,“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既是一门课程,更是语文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

03

指向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

语文学习的目的关键在于运用。“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最终教学目标一定是指向学生的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或梳理探究,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文学鉴赏能力以及分析评价能力,即新课标提出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通过不同媒介的阅读与交流活动,要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人云亦云,不跟风随大流,而是具有自己的观点或看法,并能运用于自己的表达交流实践中。对流行的网络文学文化现象,能够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并能够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怎样落实“跨媒介阅读与交流”

落实“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至少需要从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统筹规划,相互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01

教材

新课标在“实施建议”部分提出“教材编写建议”,包括“要充分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以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落实十八个学习任务群的要求。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教材要落实各自的专属任务群,还要落实贯串于高中语文学习始终的共同任务群”。因此,“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教材编写无疑要着力于落实自己的专属任务群和共同任务群。笔者认为,教材编写时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精准把握课程标准要求,全面落实语文核心素养。教材编写要着眼于引导学生学习不同媒介表现形式,增强新兴媒介素养,总结信息语言特点,把握信息传播规律,提高表达交流能力,培养求真务实态度。

二是要抓住信息时代特点,聚焦学生语文生活。教材编写要让学生认识到信息时代语言文字传播的新特点、新形式,学会辨识不同媒介信息,会用、善用自媒体。

三是内容设计要富有弹性,方便教师实施教学。教材编写要考虑一线教师教学的需要,注意给不同地区、不同水平的教师留有余地,方便他们因地制宜地选择、调整和开发课程资源。

四是要打通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进行一体化的统筹规划。按照新课标的规定,“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只在必修阶段安排0.5学分,9课时,选择性必修和选修阶段没有安排学分,而是渗透在其他学习任务群中,这就需要教材编者进行整体规划,按照不同学段分步实施。五是要突出语文实践活动设计,便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根据“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特点,要突出探究活动,探索跨媒介背景下的革新,发挥传统学习方式和新兴学习方式各自的优势,融合多种媒介,有效运用不同的学习资源,便于师生运用多种媒介和信息技术,调动各种资源,创造性地开展教与学活动。

02

教学

新课标在“实施建议”部分列有“教学建议”,提出要“充分理解学习任务群的特点”“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整体把握必修和选修课程”“探索信息化背景下教与学方式的转变”等。当然,各地方、各学校办学条件不同,师资水平也有很大差异。这里只能就一般情况,对“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教学提出笔者的若干建议。

一是要帮助学生认识信息时代跨媒介学习的特点,提高语文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触发点在“跨媒介”,不能理解为简单的拼装组合,而是阅读与交流过程中的资源整合,需要跨越多种媒介,融合听说读写,勾连古今中外,沟通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运用优质素材和范例,进行深度阅读、充分交流。

二是要正确处理语文学习与信息技术的关系。“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必然会涉及信息技术,涉及线上线下,但目的还在于创设语言文字运用的真实情境,形成鲜活的有意义的互动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在更真实的情境、更广阔的语言环境中主动学习语文、运用语文,而不能舍本逐末,技术至上。

三是注重创设综合学习环境,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活动。“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不能仅仅停留在阅读交流不同的媒介信息,更要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多种媒介,提高获取信息和表达交流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地帮助学生开阔知识视野,激发探究兴趣,拓宽选择空间,发展语文特长。我们欣喜地看到,新课标的颁布,大大激发了广大语文教师学习探索“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积极性,如胡勤、褚树荣、张悦、蒋文杰、耿文超等老师,都在这方面作了可贵探索。

03

评价

这里的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作用,终结性评价具有甄别、选拔功能。无论是过程性评价还是终结性评价,无疑都应该着眼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整体发展,全面把握“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特点,并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但具体说来,二者又有所不同。过程性评价应以新课标中“学业质量”规定的五个层级为标准,按照不同层级的质量描述进行评价。同时,还应注意这一学习任务群在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具有不同的广度、深度和难度,注意区分评价的重点和层次,考查学生在完成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时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不同表现。

就“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来说,应着重考查学生跨媒介的信息获取与表达,概括归纳其特点规律,辨析评判媒介传播立场,分析审视其思想内涵。对跨媒介阅读的评价,主要看学生是否能够区分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是否能够对获得的信息及其表述逻辑作出正确评价,能否运用获取的信息分析并解决具体问题。对跨媒介表达的评价,主要看学生是否能够做到语言正确、概念准确、判断合理以及推理是否符合逻辑。

(本文节选自2018年12月《语文建设》,原题为《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教材、教学及评价》)

作者:顾之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