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萱草-中国的母亲花

 香落尘外09 2024-05-13 发布于辽宁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灿灿的萱草花生在北堂之下,南风吹着萱草摇摆着是为谁吐露着芬芳?母亲倚着门盼望着孩子,远行的游子是那样的苦啊。对双亲的奉养每天都在疏远,孩子的音迅每天都不能传到,抬头看着一片园林,听到慧鸟的叫声思念起来至此很是惭愧。元代诗人王冕用萱草花暗喻浓浓的母爱,写下一首《墨萱图》表达了游子对故乡母亲深切的思念之情和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的愧疚之情。

萱草,又被称为忘忧草,是百合科萱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国,萱草花是传统的母亲花,她的另一称号叫“忘忧草”,来自《博物志》中:“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曰忘忧草。”

由来有点绕

Image

萱草怎么和母亲结下渊源的?

《诗经-卫风.伯兮》里记载:“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树:种植。背:北也,指北堂,或称后庭,就是后房的北阶下。诗经说:“北堂幽暗,可以种萱。”所以到哪能找到萱草呢?北边墙根底下。因北堂指代母亲,故萱草花代表母亲花的说法由此而来。

古时候当游子要远行时,就会先在北堂种萱草,希望母亲减轻对孩子的思念,忘却烦忧。

何来解忧之说?

Image

古往今来,不少诗人用萱草拟为抒发惆怅思绪、忘掉忧愁的代表。

如南唐李中的《所思》:“门掩残花寂寂,帘垂斜月悠悠。纵有一庭萱草,何曾与我忘忧。”唐代白居易的《酬梦得比萱草见赠》:“杜康能散闷,萱草解忘忧。”

或许人在苦闷中,总要寄情于物,安放心中满盈的思念和深情。

唐宋时期,民间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栽种了萱草,可以反复玩味,捣鼓,摆弄,边看边抚(如同现代人喜欢撸猫一样)就可忘记忧愁了。诗经里面的“谖”本意是“忘记”,没有说“忘忧”,到了汉代,“忘事”这个属性才被固定成“忘忧”。

明代还有一种说法,萱草的嫩苗可以作为蔬菜食用,吃完了让人头脑发昏,同醉酒后脑袋发懵一样,忘了忧愁。我起初也是把路边的萱草花当黄花菜认的,后得知萱草花和黄花菜是不同的物种,有一位知识博主说在《中国有毒植物》这本书里,萱草是收录在内的,说萱草的根部毒性较大,尤以重瓣萱草毒性最强。总之,食用市场上买来的黄花菜肯定没问题,路边的萱草花苞请勿采摘,更不要食用,古人食用萱草后脑袋发昏多为中毒症状。

萱草还有八卦。古人有将萱草花说成是“宜男草”,说是妇女要是吃了萱草花,就容易生男孩(多么危险的事)。不吃花把萱草佩戴在身上,也有生儿子的寓意。现代人都相信科学不信迷信啦。

朝开暮合,且赏且惜

Image

萱草属的花卉品种多样,城市绿化带上多处可见各色品种,常见的有像喇叭花一样的黄色“金娃娃萱草”、像百合花一样的“金光大道萱草”和“红朗姆酒萱草”。

Image

寓意这么好的花为何在花店里看不见呢。原来,萱草花的英文名叫Daylily,只开一天的百合花,早上开,到了下午就闭合了,故只可观赏不可采撷。

爱不宜迟,如果你今天无法回到她身边,记得打通电话给她…

母亲节快乐

Image

图:网络

文:松子仁儿

参考资料:

B站up“天冬asp”《天冬博物日志》

公众号“为你读诗”/终将萱草暂忘忧 | 第3453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