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4年第43篇:读文有思∣如何对写作任务情境进行理论分析?

 豫北闲人原创馆 2024-05-13 发布于广东

如何对写作任务情境进行理论分析?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初中语文教与学》2024年第1期全文转载了浙江杭州市文澜实验中学潘素文老师发表于《语文学习》2023年第7期的论文《写作任务情境的构成要素及设计策略》。在这篇论文中,作者运用了比利时教育家罗日叶对问题情境分析的理论,以及我国叶丽新教授关于读写测评的观点,对初中作文的写作任务情境进行了全面而有深度的分析。此前,我一直强调,审题立意是作文教学和复习备考的第一要务。但如何进行审题呢?题目包括哪些要素呢?这些要素在学生写作过程中究竟有怎样的作用呢?每次思考这个问题,都有捉襟见肘的感觉,一来是缺少理论分析的框架,二来是没有集中时间和力量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和解决。潘素文老师这篇论文,可以说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的认识空白。

首先,作者提出了写作任务情境的设计流程。如果按照一般的习惯,进行写作任务情境的设计,好像只是设计一个情境,再加上一些写作的要求等。实际上,写作任务情境的设计也要有课程与教学论的依据。在作者看来,写作任务情境的设计是一个逆向思维的过程:(1)明确课程目标、学段目标和单元目标;(2)考虑三年写作专题内容的序列性、写作样式、写作学情等确定本次写作专题的教学内容、写作知识、写作样式等;(3)预测学生的认知、经验、兴趣等;(4)设计任务情境。可以看出,设计任务情境只是整个写作设计流程中的一个环节。或者说,写作任务情境的设计要聚焦写作目标、植根写作学情、镶嵌写作知识、兼顾写作类型。

其次,作者提出了写作情境任务构成要素的分析框架。参考罗日叶对问题情境的分析,作者支持工具和命令两个层面对写作任务情境进行了解说,并提出了“背景+任务+信息+功能+指令+(问题)”的框架。其中,背景就是人物活动和事件发生的场景,任务就是学生需要通过写作所要解决的实际情境中的问题,信息就是有关写作提示、写作必须提炼的要求、已知条件等,功能就是对写作目的、写作对象的提醒,指令就是写作的字数、内容、方式等。“问题”是任务情境中须提炼的写作需求,须回答的疑问、解决的矛盾等。作者提供了一个“真情拍拍你——突出情感表达的中心”写作任务情境:2022年即将过去,学校“校园之声”广播站《真情拍拍你》栏目特向全校同学征稿,主题为“温暖时光”。请阅读“投稿小贴士”,以“       温暖了我”为题写一篇文章向栏目投稿,向曾经温暖了你的人表达情感。录用稿件将于元旦前一周播出,本站播音同步视频号直播,校内外人员均可收听,大家将共同分享你的温暖。题目中提及的投稿小贴士主要是“写作要素分析表”,即从写作范围、拍拍谁、具体内容关键词、聚焦载体、扩大特写、情感中心、文体等角度进行提示,此外还有其他的要求。对于这个题目,作者根据写作任务情境的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背景是校园广播站征稿,主题为“温暖时光”;任务是以“       温暖了我”为题写一篇文章向栏目投稿;信息就是投稿小贴士的内容;功能就是“向曾经温暖了你的人表达情感”“校内外人员均可收听”等;指令就是“来稿右上角须注明'拍拍xx’,字数不少于600字”;问题是学生想不好写谁,叙事空泛而无真情实感。从这个分析可以看出,“信息”“功能”也是交际语境写作的要素,而“问题”则是对学生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障碍的预测。笔者在设计作文题时,习惯于提供一个简单的“写作提示”,其实也包含着“信息”“问题”的功能。对这些要素进行全面分析后,学生就明确了写作的具体任务、写作的目的、写作的对象、写作的文体、写作的难点及应对策略,这样才能确保学生顺利完成写作任务。

最后,作者又从个别上升到一般,提出了写作任务情境的设计策略。一是“背景”选择,要调控范围,控制变量。背景选择的范围包括校园、家庭、社会、学科等,变量包括学生对背景的熟悉程度、认知度、兴趣度、关注度等。在设计背景时,要增加新鲜度、亲近度,能够用新颖的情境和素材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要提高交流活跃度,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要引入真实可信的条件,增强情境的真实性。二是“任务”设计要预判生活,细化参数。即任务的表达必须清晰、明确,引导特定的写作目的和预期目标。罗日叶认为,复杂化的任务应有三个参数:采用的内容、对这些内容实施的活动、活动实施的条件。据此,作者以“如何突出中心”为例,从“增强需要面对的内容”“增加需要的认技难度”“设置任务的限制条件”等方面进行解说。三是“信息”设置方面,要能够整合知识和技能。写作任务情境中的“信息”的功能是:让学生从信息中主动获取知识,提炼完成写作任务需要解决的问题,提供写作支架,帮助学生解决选材、立意、构思、修改等方面的写作困难。为此,教师要善于设计写作提示,提供写作知识;设置获取障碍,整合知识技能。作者对“背景”“任务”“信息”的分析,我认为达到了一定的理论高度,对一线教师的作文教学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于我而言,这篇论文的最大价值不仅在于提供了审题立意尤其是对材料、写作要求分析的思路,同时也是在对我进行作文命题进行指导。在设计作文题目时,我目前的短板主要有:情境任务性不强,题目较为传统,尤其是背景和写作任务的设计方面;提供的写作信息不够全面,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无法提高交流活跃度;提供的写作提示虽然能够帮助学生把握写作难点,明确写作方向,但过于笼统,操作性不是很强。以后,我将会参考这篇文章提供的分析框架,对我自己的命题进行对照分析,不断提升命题能力。此外,这篇论文也为我进行试题分析提供了有用的经验,即要从理论层面对题目的要素进行分析,这也要求我掌握大量的作文题目信息,参照一定的理论框架,对作文试题的某个命题点、命题思路与策略进行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的分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