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理中的“十个零”等式(下篇)

 管理简单有效化 2024-05-13 发布于河南

管理中的“十个零”等式(下篇)

管理者的使命就是带领团队共同奋斗拿到双赢的目标。
为什么有的管理者付出了很多很多,却总是得不到预期的效果?
为什么有的管理者每天都非常辛苦,却总是得不到想要的结果?
为什么有的管理者内心清楚团队问题,却总是得不到彻底的解决?
为什么有的管理者说起来头头是道,却总是做不出预期的效果?
为什么有的管理者掌握了很多知识,却总是管理不好团队?
为什么有的管理者非常努力地学习,却总是带不出有力的团队?
为什么有的管理者说起来什么都知,却总是带不出一支强大的队伍?
为什么有的管理者天天组织召开会议,团队的管理绩效却依然不变?
……。
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活动,因为管理涉及到人、机、料、法、环、测、变七大要素,这七大要素任何一个要素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是处于动态变化的状态,所以管理者下达了指令、提出了要求,也不见得指令、要求就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到想要的结果,因为管理要素中的首要要素“人”,天生都有惰性,谁都想多偷懒一会儿,没有谁愿意与休息为敌。
其次,七大管理要素,最那难管的就是人这个要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与认知能力。
所以,作为管理者,要想带好团队,不仅要顾头还要顾尾,让每项工作、每项要求、每天的指令都能获得预期的效果。
之所以管理的结果,没有得到心中的期望值,最大的原因就在以下“十个零”没有管理好、管理到位、没有持久性。
第六:有工作讨论+不达成共识=零
议必有果,才能有行,议无果,就是浪费,就是无价值的活动。
工作的推进与落实,确实需要讨论,目的就是为了达成一致的要求,利于后续的行动;其次,有些工作方案、思路在实施前,确实需要组织团队讨论,通过讨论,确保每个执行者都能精准理解透彻,消除每个执行者提出的疑问或困惑,解答每个执行者存在的不明之处,一切都是为了后续的执行精准性。
最怕的就是工作讨论来讨论去,没有达成共识,没有聚焦共识,各执己见,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最终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不仅浪费了时间,更是浪费了精力,一切都是零。
第七:有召开会议+不会后落实=零
工作需要召开会议,尤其是当工作的内容涉及多个职能、多个部门的时候,很难在私底下达成共识,必须将大家组织在一起通过会议的方式讨论,达成一致的意见(备注:会议的方式可以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我们都知道:会议是一项系统化的活动,必须做到有始有终,会议才能发挥作用,会议才能生效。
最怕的就是会议召开了,没有后续的行动,没有后续的结果,这样的会议效果就是零。
第八:有发现问题+不问责追责=零
我们都知道,问题管理三步曲: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分析问题的目的就是要弄清楚问题发生的来龙去脉,找到问题的直接责任与间接责任,与问题的直接责任与间接责任沟通交流,让其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主要包括问题影响的面、问题产生的后果、问题导致的损失,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同样或类似的问题不再出现。
其次,问题的责任搞清楚了,不代表问题解决了,还要跟踪督促问题的整改,主要包括:
—治标的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落实效果,及时止损;
—治本的措施的制定适宜性、落实情况及落实效果;
—问题的平行展开,以引起相关人员的警戒;
—治本措施的进一步巩固与强化,形成标准或规范;
—治本措施是否得到持续地有效落实;
缺失任何一个环节,问题的处理效果都会前功尽弃,效果为零。
第九:清楚公司问题+不去解决=零
让大家说说工作中都存在什么问题,估计每个人都能说出来;
让大家说说这些问题的原因,估计能说出来的人会少了很多;
让大家说说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估计能站出来的人更少了;
所以说,清楚公司存在什么问题、清楚公司存在多少问题,没有多大意义,只有去主动思考解决问题,才是有价值的活动,否则,清楚也是白清楚,知道也是白知道,甚至会徒增烦恼。
第十:有开发客户+不懂得维护=零
为什么有的公司很勤奋开拓客户,回头的客户比例很少呢?
为什么有的公司不见得有很多客户,但每年的市场效益却很好?
最大的因素就是不懂维护客户。
也许有人会说:维护了呀,经常联系呀,客户就是不回购,我能有什么办法?
维护客户不只是打打电话就可以了;
维护客户不只是月月拜访就可以了;
维护客户不只是催催任务就可以了;
维护客户需要很多技巧,需要用心去思考、用心去分析、用心去斟酌,才能把握好客户的真正需求,才能真正满足客户的需求,才能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才能与客户实现共赢、多赢、长赢。
所以说,开发客户固然重要,懂得如何维护客户更重要,否则开得越多,流失得越多,累而无效,效果为零。

1.管理除了盯问题,还要做好这八点

2.车间主任的应知与应会

3.小企业的管理者与大企业的管理者有何不同?

4.检查不只是为了找到问题,还要做到?

5.企业想做好安全生产,务必要坚持“七敢”

6.对公司来说,最恐怖的六种管理行为

7.生产现场管理“九戒”

8.生产管理的十六个零

9.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要坚持“六不要”

10.生产管理:三阶段、八要素、六指标、一总结

11.现场安全管理:六坚持

12.车间负责人每天去现场的主要目的?

13.做安全、管安全,最怕?

14.管理没有效果,一切源于?

15.管好现场安全需落实的“十二点”要求(Ⅰ)

16.管好现场安全需落实的“十二点”要求(Ⅱ)

17.生产主管每天“十六点“工作内容(上篇)

18.生产主管每天“十六点“工作内容(下篇)

19.生产管理每天需做好的“十个及时“

20.生产主管必备的条件与应尽的责任

21.班组长在生产班组中的五项作用

22.管好生产的“九要”方法

在学习中思考:将学到的变为自己的;

在思考中学习:将想到的变为真实的;

在学习后实践:将学到的转化为标准;

在实践中验证:将标准落地产生效益;

在验证中复盘:强化认知提升竞争力。

学习—消化—理解—思考—运用—复盘—强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