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呼《爹》喊《娘》

 唐白甫grpj8q5p 2024-05-14 发布于新疆

呼《爹》喊《娘》

                        ——记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创联部主任彭学明老师文学讲座

李  巧  艺

       2004年4月24日下午14:20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创联部主任彭学明老师文学讲座在洞口一中大礼堂如期举行。

      下午14:10我走到大礼堂门口,只见大礼堂里已经黑压压地坐满了人。

      主席台上坐着彭学明老师,邵阳市作协周伟主席及洞口一中李良林校长。

      台下坐着洞口、武冈、隆回、绥宁、城步等县市部分骨干作家代表和洞口一中师生。

      我连忙走进去,在第二排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了下来。

      为了不虚此行,我在讲座的头天就对彭老师进行了一番调研。

      通过度娘得知,彭学明,湖南湘西人,著名学者、作家和文学批评家。多次任茅盾文学奖评委和鲁迅文学奖评委。主要代表作长篇纪实散文《娘》,长篇小说《爹》及散文集《我和湘西》等。多篇作品进入大中小学语文教材。

      我的妈呀!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全是顶级干货

     我的祖籍也是湘西,我俩竟是老乡,我俩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

     又得知他毕业于吉首大学外系。我刚好有个朋友在吉首大学教书,何不向他了解一下。

      我马上和朋友视频,朋友说:彭学明是我的学生。他给我寄了几本散文,我看了,确实写得好!湘西除了作家沈从文,现在就数他了。应该值得去,退一步想,就算一次文化旅游吧。

     听朋友这么一说,我算是吃了定心丸。

    讲座开始了,彭学明老师清了下嗓门,把麦克风抓到嘴边,脸带微笑,轻轻地,不紧不慢地讲起课来。

    彭老师乍一看,一副憨厚相,看不出机灵。个子不高,相貌平平,和平常人没什么两样。站在人堆里估计没人会多看一眼。声音也不响亮。

     心里嘀咕,这两个小时怕难坐得过。

     没多久,我这个不安分的学生很快就被他吸引了。

     他说,我是湘西的,我们是少数民族地区,我妈是土家族,我爸是苗族。我们那时候学习条件很差,但少数民族能歌善舞,我也从小就喜欢唱歌、跳舞。边笑边说边做了个舞蹈动作。

     同学们立刻喊起来:彭老师唱一个,彭老师跳一个。彭老师看着同学们笑着说:那正合我的意,你们不讲我也想唱了,但不是现在,要等一会儿再唱。说完又接着讲:

     彭学明开宗明义,明确地告诉大家文学的第一粒金丹就是语言。写文章要语言质朴,自然流畅,写出心里的真情实感来,而不是堆砌华丽的辞藻就是好文章。

     接着他慢条斯理地拿出自己的长篇散文《娘》,翻开扉页说,你们听,《娘》的开头我是怎么写的:

     路的两边是田,田的两边是山。顺着田和山,娘背着我,进了寨子。

     寨子不大,却有几蔸大古树。枫香树。高高的。有几个人合抱那么大。是秋天了,地下是一片枫香叶。金红金红的。金黄金黄的。娘踩着落叶,沙沙有声。……

    《娘》的开头语言朴素自然、清新明快,其文字虽不华丽,但却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把大家一下子带到了那个遥远偏僻幽静的山寨里去了。

     彭老师话音一落,同学们就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这就是语言的魅力所在。

     这时彭老师伸着拇指说:孩子们真可爱!

    他又笑着朝我们前面几排说:你们大人为什么不鼓掌,是嫌我写得不好吗?

    我们都被彭老师诙谐风趣的话逗笑了。

    不会儿,彭老师就像一块磁铁一样,把大家的眼睛和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了。

  整个大礼堂静悄悄的,大家都在侧耳倾听,生怕漏掉一句话。

    他又随手拿起讲台上的长篇小说《爹》翻开,找到其中一个精彩片段为切入点。

     原话我记不准确,这段话的大概内容是:他爹从小就抛弃了他和他的母亲,他对他爹一直怀恨在心,发誓再也不理他,直到五十年后他才释怀。这段就是五十年后第一次来到爹的坟前焚香、祭拜时的一段感人肺腑的描写。

      大家都被这段朴素淡雅、绚烂诗意、朗朗上口、具有音乐美的简朴语句陶醉了。

      俗话说:人前一句话,人后千册书。

       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他光鲜亮丽、令人仰慕的背后一面:

       彭老师生长在贫穷落后的小山寨,从小被爹抛弃,和母亲相依为命。不知吃了多少亏,受了多少苦,遭了多少罪,碰了多少次南墙,才把自己逼得这样才高九斗,人性通透的。

       念完,彭老师把书一合说:文章语言总体要求是精练准确、朴素自然。语言要讲究美的,语言美分为语感美和语境美……就像看人一样,说着他把头伸向前,睁大眼睛向台下张望说:看谁是美女,谁是帅哥。美女、帅哥我肯定喜欢看些。

      大家又被他这搞笑动作逗得乐起来。

      就这样, 彭老师风趣幽默的语言,多次地被台下热烈的掌声打断,我的手掌都拍痛了。

      一𠆤小时过去了,孩子们除了积极与彭老师互动、热烈鼓掌、认真记笔记外,就是鸦雀无声地听讲。

      这时讲座已进行了一个小时了,大家有点累了,有人开始在下面讲小话。

      彭老师说:好像有人在下面窃窃私语,我不远千里赶来给你们讲课,如再窃窃私语我不上课了,我走了。边说边起身做了个要离开的样子。

      接着又笑着说:可能你们在议论我的课上得好,人长得漂亮。但也要下课以后才能讲哦。

      这时一个女同学上台递上一杯水,他喝了一口接着说:

      丰富的想象力对写文章至关重要,平时一定要重视培养自已充分的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

      有一次我看到一道这样的考题,老师给了个零分。考题是

       “孔子是什么家?”

        彭老师话一出,下面齐声答:

         “老人家!”

         “原来你们都知道。”彭老师说。

          “比戏剧小的是什么?”

          “戏剧的儿子!”

         也有学生说“小品。”

         “早餐不能吃什么?”

         “早餐不能吃中餐!”

     彭老师说,这孩子头脑聪明、想象力丰富,我看应该打120分才行。

     掌声再一次响起,好久才停下来。

     孩子们的激情又被彭老师充分地调动起来了,大家精神奋发、情绪高涨,疲劳一下子飞到九霄云外去了。

     这时,一个男同学手捧鲜花上台给彭老师献花并合影。

     讲座快接近尾声时,彭老师故意问道,前面我还答应了同学们一个什么要求没完成?

       “唱歌!”

        “跳舞” 

        同学们又兴奋地叫起来。

         “同学们记性真好!”

        彭老师接着慢条斯理地说:

        “唱歌可以,但我有个条件。要等我念完一段文章,再念完一首诗以后再唱好不好?”

        “好!”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成招!”

      彭老师把桌子一拍说。

      接着彭老师念了《爹》中间的精彩片断。

       又念了《娘》中的一首感人肺腑的诗。

       坐在我旁边的一个文友开玩笑地说:

       “彭老师靠哭《爹》喊《娘》出了名!”

      掌声过后,彭老师把书放好,清了清嗓子,喝了口水,站起身,对着话筒唱起了湘西民谣。嘹亮的歌声在礼堂上空飘荡……

      高亢嘹亮的歌声引起了在场观众的强烈共鸣,将讲座气氛推向了高潮,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

      彭老师的讲演艺术让我大开眼界,真是:与君一席话,胜读十一年书。

     这时彭老师停了一会说:歌也唱完了,下面我打个小小的广告。

     他指着主席台旁,两叠书说,这是我的《爹》和《娘》,需要的可以找这个女同学购买。

      接着,大家纷纷找彭老师签名。

     老师和各个县的作协会员竞相买书。《爹》上下册99元一套,《娘》48元一本。一大叠书一下子抢购一空。

      签完名,接着全体作协会员和彭老师合影留念。

      最后由洞口县作协作东共进晚餐。

      邻近的武冈作协、绥宁作协及东道主洞口作协竭力挽留我赴宴,但我怕天黑开车不方便,只好婉拒。

      我虽然来不及吃晚餐,但饕餮了一顿文学大餐,已经酒醉饭饱了。

      5:10分我坐上驾驶室,在如诗如画的夕阳余晖中,车子轻快地行驶在高速公路上满载而归。

作者简介:李巧艺(1956年1月1日——),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人,祖籍湘西龙山县,中师函授毕业,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县作协会员。作品散于《苗岭文艺》《新花》《小学生作文辅导》《文萃报》《今日作家报》《赣雩文艺》《当代文艺》《湘梦山地文学》《苗乡城步》《美篇》等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作品《搬家》获全国散文大赛三等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