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一字】“重”字有几个读音,本义为何?

 亘心为上 2024-05-14 发布于安徽
在在

今晚来说的“重”字,在今天,它是一个多音字,那它本来是什么意思呢,本期就来细说一下。

“重”字,在《说文解字》里,许慎言:“厚也。从,東声。凡重之属皆从重。

许慎说“重”意为“厚也”,对此,五代时学者徐锴则曰:“者,人在土上,故为厚也。”昨晚我们说过,“”字本义为“挺立”,像人立於地上。那问题来了,人立於地上,为何是“厚”呢?文字学家林义光在《文源》中说:“者,人挺立於地,为厚重象。

在《说文》里,许慎言:“厚,山陵之厚也。从㫗,从厂。垕,古文厚,从后、土。”在清代,说文学者段玉裁作注时也“厚者,㫗也,厚斯,引申为郑重、重叠。古只平声,无去声。

这就是说,在许慎、段玉裁看来,“厚”字意为“厚重”,表示山陵之厚,古文“厚”字写作由后、土组成的“垕”字。

然而,近代学者张舜徽先生却“此字从,東声,无由得厚义。因而,张舜徽先生进一步指出:“考魏三体石经重字古文作,与篆形绝异,不从東而从乃象木垂华实之形。此盖重字初形,本华实相累,即所谓厚也。”在张舜徽来看,比篆书更早的三体石经“重”字字形作,像树上垂下的果实之形,这大概是“重”字的最初字形,即所谓厚重之意也。

与此同时,张舜徽先生还分析了该“重”字为何成为许慎所看的样子。张舜徽即说:“古人书,嫌其烦难,乃变而为,取其省便。故金文重字,亦作不作,形譌(é)已久,初不自小篆始也。训厚也,当为声。引申为轻重之重。古音重叠与轻重,本无二音也。

今天我们结合“重”字的金文来看,其金文字形如下所示:

这“重”字的甲文字形正是像人背着囊橐的样子,所呈现的即为囊橐很重之形,故而其本义当为“质量重”。从造字方法来说,“重”字,从人、東(即为囊橐),東亦声,是一个亦声字。

由此可见,这金文的“重”字与三体石经中“重”字相比上部“人”保持不动,底下多了“土”,而表示囊橐的“”却变成了”,后来当书写变成了,于是就讹变成了许慎所看到的小篆“”。

至于“重”字怎么读?段玉裁说古时念平声,即重叠之重,念chóng;如果按照五代学者徐铉所注的反切,即为“柱用切”,换成现代汉语,读音就是zhòng。在今天,表示轻重之重,我们都念zhòng;若表示重叠、多重之义,则读作chóng.

关于“重”字就先说到这。晚安,朋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