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性肾脏病的早期症状和诊断

 浪迹天涯soyxqc 2024-05-14 发布于浙江

图片


作者:李晨雨
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慢性肾脏病(CKD)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具有发生率高、知晓率低、预后差和医疗费用高等特点。早发现、早治疗可以一定程度的延缓疾病进展,延长进入透析的时间,甚至避免透析,从而减少经济及心理负担及医疗体系负担,所以慢性肾脏病早期的诊断与筛查意义很大。

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对慢性肾脏病(CKD)的定义为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3个月,即存在>3个月的肾脏损伤或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诊断标准如下表1所示。

图片

慢性肾脏疾病通常是由肾损伤标志的常规筛查偶然发现,少数患者会早期出现临床症状,如肉眼血尿、“泡沫尿”(蛋白尿的迹象)、夜尿增多、腰部疼痛或尿量减少等症状。如果慢性肾脏病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体重减轻、瘙痒、精神状态改变、呼吸困难或水肿。

2019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举行了题为“CKD的早期识别和干预”的会议。该会议确定了早期CKD的筛查、风险分层和治疗策略,以及实施这些过程的关键卫生系统和经济因素。达成的共识是,应立即对高风险人群实施CKD筛查,并结合风险分层进行治疗。根据《CKD早期筛查、诊断及防治指南(2022年版)》建议,对于CKD高风险人群,应开展一级预防,每半年开展1次CKD防治知识宣教,每年至少进行1次UACR和血清肌酐的检测,根据血肌酐值应用CKD流行病学协作(CKD-EPI)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GFR)。此处CKD高风险人群包括有肾脏病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CVD)、高尿酸血症、高龄、肥胖的人群,以及罹患可能继发CKD的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乙型病毒性肝炎)、长期服用可能造成肾损害的药物、有急性肾损伤病史等人群。

针对非高风险成年人每年常规检测1次UACR和血清肌酐。高龄、营养不良、肌肉含量低及肝功能障碍者,对于此类人群,以估算的GFR对于CKD的诊断和分期不够准确,建议加测胱抑素C,并根据血肌酐和胱抑素C值应用CKD-EPI公式估算GFR。

下面列出了慢性肾脏病患者需要检查和定期复查的常见指标和意义:

01


血清肌酐值(SCr)

目前国内外仍用血清肌酐作为临床常规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的指标。但只有当GFR下降接近50%时,血清肌酐才有明显的变化,且其血清含量受性别、饮食、肌肉量等因素的影响。

02


尿素氮(BUN)

当GFR减少到正常值的40%以下,尿素氮浓度升高缓慢,并且其血清浓度与外源性(蛋白质摄入量)与内源性(感染、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胃肠出血等)尿素负荷的大小有关,此外肾小管对尿素氮有明显的被动重吸收,因此常用BUN测定作为评价肾功能的辅助指标。

03


胱抑素C(Cys C)

CysC具有产生率及释放入血速率恒定,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在近曲小管全部重吸收并迅速代谢分解,不和其他蛋白形成复合物等特点。其血清浓度变化不受炎症、感染、肿瘤及肝功能等因素的影响,与性别、饮食、体表面积、肌肉量无关,这些特征决定了CysC是一种反映GFR变化的理想的内源性标志物。已有研究证实CysC血清浓度与肾功能损害程度高度相关,能够准确反映人体GFR的变化,并认为CysC是低分子量蛋白质中与GFR最相关的内源性标志物,甚至优于血清肌酐。

04


全血细胞计数(CBC)和分类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血红蛋白(HGB)

05


采用试纸法的尿液分析(试纸尿干化学检测)和尿显微镜检

尿显微镜检在尿液中有某些成分时特别有用,即有细胞成分(红细胞和/或白细胞)、细胞或颗粒管型或结晶。

06


蛋白尿的测量可采用简单的试纸定性方法

通过随机尿蛋白/肌酐比值(UPCR)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量化尿蛋白与白蛋白,还可以收集24h尿液样本测量绝对蛋白质或白蛋白的排泄率。

图片

07


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通过尿排泄肌酐的剂量来评估GFR的一种方法,需收集24h的尿液,通过下列公式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ml/min)=[尿肌酐(μmol/L)×尿量(ml)]/[血清肌酐(μmol/L)×1440min]。但由于肌酐在肾小管有重吸收现象,可能造成肾功能高估,所以常常采用其他公式(如:Cockcroft-Gauh公式、MDRD公式以及其他根据检测对象修正后的公式)直接由SCr值进行GFR的替代计算。

08


影像学评估

肾脏超声了解肾脏大小、轮廓、位置和密度的情况、肾动脉血管超声可评估有无肾动脉狭窄。

09


其他

基因检测也是明确CKD病因的重要工具,尤其是在有家族史的儿童和年轻人患者中。异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疾病,引起类固醇耐药的肾病综合征,Fabry病和Aporlt综合征可以通过基因检测而诊断。由于基因组学、表观遗传学、血清学方面的发展,为诊断肾脏疾病引入了新的诊断依据。包括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对称二甲基精氨酸(SDMA)、尿调节素、肾损伤分子-1(KIM-1)、miRNA、ncRNA和lincRNA生物标志物以及蛋白质组和代谢组生物标志物。

来源:整理自中国医学论坛报慢性肾脏病的防治与管理专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