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如何让乙肝“转阴”

 bingyang816 2024-05-14 发布于安徽
图片
小编导读
图片

乙肝是大众熟知的传染性疾病,不仅对于患者肝脏造成长期损害,而且还可能让患者在生活工作中面临不便甚至歧视。今天,小编带大家通过一则医案,看民间老中医是如何通过中药治疗让乙肝抗体由阳转阴的——

图片

刘某,男,年方及冠,渠河人。

查出乙肝大三阳,已逾3年,中西兼治,连续未断,年查2次,从未转阴。1998年7月1日,再经中和医院检查示: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肝功正常。刘有女友,闻染“乙肝”,移情别恋。刘甚气馁,情绪消沉。父母见而心疼,虽气愤不已,仍苦口劝慰,并托人寻医。数日后,有人荐余为治。7月17日,来就余诊。

自述右胁隐痛,痞塞不舒,脘胀纳差,厌油泛恶,倦怠乏力,大便溏薄,小便短黄,白睛淡黄。舌淡稍胖,下有青筋,苔白腻,脉弦缓。此肝郁脾虚,湿浊内阻所致。治当疏肝健脾,燥湿化浊。用逍遥散加减。

处方:柴胡15g,赤芍15g,当归15g,白术15g,苍术15g,土茯苓30g,升麻15g,茵陈30g,郁金15g,香附15g,牡蛎30g,泽兰15g,佛手15g,山楂15g,甘草6g。2剂,水煎温服。

图片

二诊(7月21日):服上方2剂,右胁痞塞消除,然仍隐痛,动辄汗出,精神不振,小便短黄,便溏,日二三次,白睛淡黄。舌淡胖,苔白腻,脉弦缓。上方加入扶正之品再进。

处方:黄芪30g,黄精15g,肉桂10g,柴胡15g,白芍15g,茵陈30g,苍术15g,白术15g,山楂15g,茯苓15g,土茯苓30g,虎杖15g,泽兰15g,香附15g,当归15g,升麻15g,延胡索15g,甘草6g。2剂,水煎温服。

三诊(7月27日):服上方2剂,胁痛缓解,精神稍振,纳谷有增,大便成形,小便转清。舌淡胖,苔薄白,脉缓。宗前法,稍作加减。

处方:黄芪30g,黄精15g,肉桂10g,虎杖15g,白术15g,淫羊藿15g,赤芍15g,广藿香15g,土茯苓20g,香附15g,茵陈20g,郁金15g,山楂15g,当归15g,白芍15g,升麻15g,甘草6g。2剂,水煎温服。

四诊(8月1日):昨参球赛,身倦乏力,右胁又见胀痛,小便色黄,然纳谷未减,不厌油腻。舌淡苔白腻,脉弦滑。仍疏肝理气,益气健脾。

处方:柴胡15g,白芍15g,枳壳15g,香附15g,郁金15g,黄芩15g,丹参15g,砂仁15g,白术15g,茯苓15g,广藿香15g,牡蛎30g,青皮10g,佛手片15g,黄芪20g,薏苡仁30g,连翘15g,蒲公英30g。2剂,水煎温服。

为方便服药,且能坚持,又拟散剂一料。

处方:黄芪120g,党参60g,白术60g,山药60g,茯苓60g,白豆蔻40g,楂曲各80g,柴胡60g,赤芍60g,当归60g,重楼60g,土茯苓120g,丹参60g,香附60g,郁金60g,佛手片60g,薏苡仁120g,猪苓60g,八月札60g,共磨为细末,每日3次,每次10g,开水调下。

五诊(10月1日):9月下旬,服完散剂,自觉精神转佳,胁痛已除,饭量大增,然处方丢失,今来再抄原方,续配一料。

此料服至年底。1999年1月4日,去中和医院检查,阳性三项,全部转阴。患者喜出望外,旋又生疑。又于1月8日,专去岳池县防疫站复查,亦均转阴。大喜过望,次日专来报喜,并求右胁微胀之方。切脉弦缓,舌苔薄白。乃拟推气散加香附予之。

处方:枳壳15g,姜黄15g,桂枝15g,甘草6g,香附15g。2剂,水煎温服。

五一假期,再次复查,三项指标,仍为阴性。

图片




图片

乙型肝炎,属中医胁痛等病范畴,患者常见胁痛、脘腹作胀、倦怠乏力等症。刘生右胁隐痛,痞塞不舒,属肝郁气滞,血行不畅;倦怠乏力,脘胀纳差,兼厌油泛恶,大便溏薄,为脾气虚弱,失于健运所致;小便短黄,白睛淡黄,苔白腻,又为湿浊内盛之象。遂辨为肝郁脾虚,湿浊内阻之证。以疏肝健脾,燥湿化浊之法治之。

初以逍遥散加减,方中柴胡、郁金、香附、佛手、牡蛎,疏肝解郁,行气止痛;白术、苍术、山楂,健脾燥湿,消食强胃;湿郁气滞日久,必有湿毒瘀血,故加土茯苓、升麻,除湿解毒,且土茯苓“能入络,搜剔湿热之蕴毒”(《本草正义》),升麻“主解百毒……辟瘟疫瘴气邪气”(《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此病易于传染,虽非疫病,可加治疫之品,以解其毒。赤芍、当归、泽兰,活血散瘀;茵陈退湿郁之黄。

后随症加减,至8月1日前,仅服药6剂,因感煎药、服药不便,难以长期坚持,求拟大方,研为细末,开水冲服。遂用四君子汤加黄芪、山药、薏苡仁,健脾益气,俾气血生化有源,并防木病犯土;山楂、神曲、白豆蔻,化湿行气,开胃消食;柴胡、香附、郁金、佛手、八月札,疏肝解郁,理气利胆;赤芍、当归、丹参,养血活血。重楼又名蚤休、七叶一枝花,善解疮痈蛇毒,用解乙肝病毒,亦颇有功。猪苓功擅利水渗湿,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其有“保肝,抗乙肝作用”和“促进免疫”功能,因入方中试用。

全方有益气扶脾,理气活血,化湿解毒之功。药研细末,效易发挥,少量续服,缓以图功,正气渐旺,病邪渐退,终致阳性转阴。




小编有话说
图片
图片

乙肝的“阳转阴”到目前都是医学界的难题,本案仅为个案,不能代表大多数情况,但希望借此能为大家在临床中的治疗提供思路和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