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下语文27课《枣核》教学设计

 蓝婷的梦 2024-05-15 发布于河北

教学目标:

1.认识“枣、核”等10个生字,读准多多音字“折、涨、嚷”。

2.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体会枣核的聪明勇敢。

教学过程:

学过程:

一、导入

齐读课题两遍导入。

二、任务一:读

(一)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要求:注音字词读正确,不会读的问老师。

(二)读词

枣核     夫妻    爹   勤快   扶犁    聪明

大旱     衙门    争辩    栓牛   缰绳

吆喝    搜人   折腾    困得很    牲口

官府    善罢甘休   绑起来   铁链   噗

哈哈大笑    塞进    钱褡   脸涨得通红

嚷道     大摇大摆

(三)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要求:磕绊难读的地方读三遍。

三、任务二:写

看书不作业,作业不看书。

做课时基础题。

四、任务三:读悟

1.齐读第1自然段

学生说大意,教师总结:讲述了枣核名字的由来。

同桌结组复述第一段。

2.齐读2、3段

写夫妻俩人为长不大的枣核发愁,但枣核勤快,学了很多本领。

同桌结组,复述二三段。

3.齐读4至13段

详细讲述了一年大旱,县衙门把庄稼人的牛驴都牵走了,枣核趁着天黑,用计把牛驴牵回了村子。第二天,县官和衙役们把枣核带回县衙治罪,在大堂上,小巧玲珑的枣核反而巧妙地惩治了县官,然后大摇大摆回家了。

请同学们梳理地点的转换:村子,县衙门,村子,大堂。

第四段的第一句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句子,过渡句。

故事情节串联:

(衙役)牵走牲口,(枣核)智赶牲口

勇担责任,智惩贪官。

同桌互讲故事。

4.组内分工合讲故事。

复述要求:请按顺序复述,重要情节不遗漏,内容前后连贯。

五、总结,布置作业

体现枣核勤快,聪明,勇敢。

课后做课时上其他习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