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81年我担任指导员,远房亲戚想转志愿兵找我帮忙,却被我拒绝了

 故事汇计划 2024-05-15 发布于湖北

1981年,我担任指导员,一位远房亲戚想留队转志愿兵找我帮忙,但是却被我拒绝,如今想起这件事情,我心里依旧感慨万千。

我叫郭有才,出生在陕北一个普通农村家庭,我父母都是农民,家里还有两个姐姐,我们那个地方干旱少雨,主要农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那时候农作物产量很低,交完公粮,一年的收成,也只能勉强维持生计,家里根本没有余粮。

我家门前有两棵枣树,每年枣子成熟后,我们都舍不得吃,父亲拿到集市上卖了换粮食吃,我们家平时舍不得吃白面,只有过年的时候,母亲才会做白面馒头和包子,用来招待亲戚,不过,大年三十晚上,母亲会用白面给我和姐姐包饺子吃。

因为我们村子位置偏僻,最近的小学距离我们村也要二十多公里路,我们村很多孩子,尤其是女孩子,读完小学就回家帮父母务农了,因为我是家里唯一的男孩,父母从小对我比较偏爱,希望我读多点书,一直供我读完了高中。

因为当时还没恢复高考,对于高中毕业的农村孩子来说,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回家种地,要么选择去部队当兵,如果运气好,可以回村当临时代课老师,因为入伍名额有限,竞争也十分激烈,我入伍那年,我们村只招了三名新兵,我三叔是队长,高中毕业后,三叔给我争取到了一个入伍名额,我通过体检、政审和家访后,1972年12月中旬,我入伍当了一名炮兵。

我知道,想要改变命运就要比别人付出更多,下了连队,我不敢有丝毫松懈,而是更加严格要求自己,除了正常训练之外,每天还要单独加练两个小时,经过我一年多的努力,我的训练成绩提高很快,超过了我们连队很多老兵。

1974年,因为我军事素质过硬,加上有一定文化基础,我不仅入了党,还被提拔担任了我们二班副班长,当时我们整个连,上过高中的战友不到二十人,而且大多都是城市兵,农村兵加上我一共只有五人上过高中。

1976年,我们连队有两个提干名额,当时我担任二班班长已经一年时间了,不管是军事素质还是专业技能,我不输我们连队任何一个人,连长和指导员一致同意,把其中一个提干名额给我,而另一个提干名额给我了五班班长王朝阳。

提干后,我的工资也涨了,给家里盖了新房,日子也过得比之前好了,1981年3月,我回家和相亲对象王爱芸结了婚,可能是缘分,我和妻子在聊天时,妻子告诉我,她一个远房亲戚的儿子,也在部队当兵,问我认不认识,后来一说名字,我才知道妻子说的这个人,正是我们连队的战友张志强。

张志强是1975年入伍的,当时我还是班长,没想到我和张志强还有这层关系,听妻子说,因为是远房亲戚,平时很少走动,她也是听母亲讲,才知道还有一个远房亲戚,我和妻子结婚的时候,张志强家里好像也来人了,可能张志强也不知道,我和他还沾点亲戚关系。

我结婚后,刚回连队不久,张志强就找到我,说我们两家有亲戚关系,其实,我和张志强之前关系也挺好,在同一个连队,能遇到老乡也不容易,我还请张志强吃过几次饭。

在部队每年退伍工作都是重中之重,这年连队和往年一样,对即将退伍的老兵进行了摸底,因为很多老兵都想留下来,转志愿兵,尤其是农村兵,但是,转志愿兵名额有限,老兵情绪很大,各排也积极开展了思想动员工作。

张志强也在退伍名单之列,他找到我,表达了想留队的意愿,虽然张志强各方面都很优秀,但是,因为名额实在有限,我们整个连队一共只有三个转志愿兵名额,只能优中选优,虽然我是连队指导员,但是,转志愿兵并不是我能决定的,虽然我也想张志强留下来,但是,我却无能为力,最后张志强无奈退伍回到了老家。

张志强退伍后,进厂当了工人,后来还娶了一个女大学,婚后生了一个儿子,我在部队22年,1994年我转业回到了老家工作,我转业后,和张志强见过几次面,还一起吃了几顿饭,如今我已经退休,在家安享晚年,回想起往事,最让我难忘的还是在部队的那段时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