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德格尔为什么效忠希特勒?

 走路once 2024-05-15

图片

海德格尔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但他效忠希特勒,却无疑让人类的“思想”蒙了羞。

希特勒已于1933130日就任德国总理。海德格尔因为表现积极,而于1933421日被全体同僚一致推选为弗莱堡大学校长。527日发表著名的《校长就职演说》,对执政党表示恭顺。

1948年海德格尔写信给昔时的学生马尔库塞,信中说1933年他“期望国家社会主义能够对生活进行精神上的翻天覆地的革新,社会敌对势力能够和解,西方的此在观念能够避开共产主义而得到传播”。

他一辈子不曾公开道歉,而是不断地为自己辩解。他说,1933年当时的他缺乏某种视野来判断恶的性质,看不清虚无主义已经取得多么巨大的胜利。他还说,后来在针对犹太人的大屠杀曝光后,羞耻和最后的自尊迫使他保持沉默。

如何简洁明快地理解海德格尔的错误呢?我认为,海德格尔效忠纳粹,是因为“抽象爱国+不爱具体的人”。这是全世界知识分子最容易犯的病:自己当居于高位的圣贤,而不去做具体而微的身边事。

海德格尔认为自己能够影响纳粹主义将来的进展。海德格尔即使在对纳粹失去幻想之后,也仍然极为爱国,相信西方的命运将会由德国来决定。值得对照的是,俄罗斯民族的知识分子几乎都有这个特征。他们也认为,俄罗斯应该拯救全世界。

由此,我们不禁疑问: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其深度究竟配不配得上那么卓绝的名声?实际上,就连他的学生兼恋人,阿伦特也质疑过这一点。也揭开这个谜底,当然需要对他的各种哲学文本进行仔细分析。

《牛津通识读本:海德格尔》的作者迈克尔·英伍德对海德格尔思想的原创性进行了一番考察之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海德格尔作为一个哲学家地位如何呢?他的许多核心理论都在某些方面归功于其同时代的人和在他之前的先行者。从认识论到本体论的转换是在海德格尔之前,由尼古拉·哈特曼来完成的。此在的观念是从与胡塞尔的现象学和马克斯·舍勒的哲学人类学的批判性关联中发展起来的。生存(Existenz)、愁虑(Angst)以及当下即是(Augenblick)等概念源自克尔凯郭尔,更直接源自雅斯贝尔斯。海德格尔自己承认他的历史观点受到狄尔泰,特别是狄尔泰的朋友约克·冯·瓦滕堡伯爵的影响。(《存在与时间》,397404)他不是那么热切地想承认斯宾格勒的影响,后者把存在作为在场的观念归咎于希腊人,并强调天命在历史中的作用。

我觉得这个结论比较靠谱。不过,我认为,海德格尔很可能并没有将这些思想源头用到正途,很可能是因为他在理解前人上出现了偏差。例如,他一辈子衷情尼采,但却没有发现,尼采是一个潜藏着的共产主义者。

迈克尔·英伍德还说:“海德格尔试图在极端个人主义与全然沉迷于常人的观念之间开辟一条道路。”我认为,这句话也抓住了海德格尔的心理特征。他的哲学的确残留着极端个人主义的色彩。

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挣脱常人独裁,面向存在敞开自己”。关于“常人的独裁”,他有一句概括得很好的名言:

在这种不触目而又不能定局的情况中,常人展开了他的真正独裁。常人怎样享乐,我们就怎样享乐;常人对文学艺术怎样阅读怎样判断,我们就怎样阅读怎样判断;竟至常人怎样从“大众”抽身,我们也就怎样抽身;常人对什么东西愤怒,我们就对什么东西“愤怒”。这个常人不是任何确定的人,一切人——却不是作为总和——倒都是这个常人。就是这个常人指定着日常生活的存在方式。

“常人”必然会沉沦。海德格尔说:“'沉沦’到'世界’中意味着沉隐于相互存在之中,只要后者是由闲谈、好奇心和歧义引导的。”因此,“此在”(人)要想获得“本真性”,就应该向存在敞开自身:“处于存在的照耀下,这就是我所说的人的生存(……)人只有在存在的要求下,才在他的本质中展开。”

图片

希特勒拜访尼采住处

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其精髓也基本上在这里了。尽管有很多生造的词语,但只要多读几遍,也就不再晦涩了。邓晓芒说海德格尔陷入认识论,因此,他是一种“精神胜利法”,而不是真正的去实践生活,去本真性地生存。他对“思想”的力量过分自信了。而这恰恰是共产主义所坚决避免的。共产主义不是一种社会终极状态,而是一种实践活动的进程。它让每个人都乐于做自己,过自己的生活,而再无身份贵贱之分。尼采才是为所有人说话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