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外行”不能当校长?能不能做教育局长?

 杞乡青年 2024-05-15 发布于宁夏

“丰盈自己,温润家庭”

邀您一起学习魏书生老师的著作

《好父母 好家教》《好学生好学法》

魏书生家庭教育著作《好父母好家教》《好学生好学法》
魏书生研究院
78




为什么外行不能当书记校长

原创作者  蒋夫尔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到学校当书记、校长?答案显而易见:懂教育的人才能当书记、校长。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外行”到学校当书记、校长,领导“内行”的现象,在各地普遍存在。
据了解,长期以来,教育系统特别是学校,已成为一些地方解决干部级别的场所,一些被安排来的干部不懂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沉不下心来做教育。
对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日前就选配学校书记、校长出台新规:书记、校长须从教师队伍中产生。自治区党委明确提出,教育系统特别是学校不能成为安置干部的地方,要真正把讲政治、懂教育、会管理的干部充实到教育管理干部队伍中。
“这真是一个好消息,我们期盼书记、校长专业化,要不然'外行’办教育,怎么能办得好?”中学教师陈丽今天对中国教育报记者说,“书记、校长就应该专业,这样才能专注于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才能遵循教育规律科学管理。”

图片

“外行”当校长,给学校带来的不仅是“笑话”

“新校长上任后,学校就没安宁过,俨然变成了一个大工地。”新疆某校一位姓江的教师告诉记者。

原来,这位校长以前在某市建设部门工作。上任后,他就向全校职工承诺,要让学校越来越漂亮。随后,先是重新装修教学楼外墙,接着又把学校的水泥地铲掉,铺上地砖。就这样,轰轰烈烈的“校园建设”持续了差不多两年。

“教学楼是装修漂亮了,可这两年学校的管理水平却下降了,教学质量也在滑坡。”江老师说,原因就是校长不太懂教学,也不重视教学质量。

江老师反映的情况,在不少地方都存在。某中学一位中层干部告诉记者,新校长上任后,没露过几次面,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拉关系、跑项目”,学校的项目的确较以前增加了不少,但教学质量却下降了。这位校长甚至很直白地对教师说,“我负责找钱,你们负责教学”。

新疆某小学,学校党支部书记是从机关调来的,从来不进课堂听课,整天坐在办公室喝茶看报,以致很多教师“只知其名不知其人”。

一些基层教师向记者反映,有的书记、校长不懂教育管理,认为让教师出去培训是浪费钱,不愿投入;还有的把书记、校长真的当成“官”来做,处处讲级别,对学校管理完全照搬行政那一套,有的甚至简单粗暴,让教师苦不堪言。教师们呼吁,“不要再往学校安排不懂教育教学的人了”。

新疆社科联研究员戢广南告诉记者,类似现象在全国各地都不同程度存在。有的地方学校书记、校长甚至是从畜牧、农业等与教育完全无关的行政机关调来的,没有教师或教学经历,对学校发展很不利。

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更需要专家型领导

“与其他行业相比,教育系统'盘子大,学校多,岗位也多’。”戢广南说,“由于很多学校都有行政级别,有的地方在使用干部时,认为乡镇领导干得不错,能力强,很辛苦,要提拔重用,结果就调到教育领域,当局长,当书记、校长。殊不知,能干好乡镇岗位的工作,不一定能干好教育工作。这完全是两码事。”

实际上,书记、校长要做好学校管理、办好学,必须要有专业能力和水平。“特别是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这就更加专业了,'外行’很难胜任。”戢广南认为。

新疆克拉玛依市教育局局长彭建伟认为,教育有自己的规律,所以从客观上就对书记、校长的任职条件进行了限定。“如果没有当过教师、没有在教育系统特别是学校'摸爬滚打’过,很难想象这样的人能管好一所学校,能办好教育”。

新疆教科院副院长金勃然认为,随着教育改革发展开始转到提高质量和内涵建设上,学校需要专家型领导。提高质量,涉及常规管理、改革创新、文化建设、课堂改革、考核评价等,这些都是很专业的领域。新疆不让“外行”当学校书记、校长,正是加强学校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消除“外行”当校长,学校须去行政化

那么,如何才能消除“外行”到学校当书记、校长的现象呢?

在彭建伟看来,要严格书记、校长任职条件,不能打折扣。无论是专业性,还是管理能力,都要严格按照规定办,不能放宽入口。

而戢广南开出的“药方”是“学校必须去行政化”。他认为,“外行”到学校当书记、校长,往往是为了“当官”,学校去行政化,书记、校长岗位成了专业化的岗位,没有行政级别,也就对“外行”没有吸引力了。这样把“外行”挡在门外,就能使学校管理队伍建设走上科学化的轨道。

采访中,有专家指出,很多地方推行学校去行政化难度很大,进展缓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些地方还舍不得放弃把书记、校长作为安置干部的岗位。

金勃然告诉记者,消除或者杜绝“外行”当书记、校长,需要多方努力。一方面需要做好顶层制度设计,尊重教育规律,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出发点,增加教育部门甚至教师的话语权,为配置书记、校长“定框框”;另一方面,要坚持原则,加大力度推进学校去行政化工作,去除学校领导的“官位”,倡导书记、校长服务师生的理念,从而为书记、校长专业化营造良好环境。(中国教育报记者蒋夫尔6月29日发自乌鲁木齐)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图片

为什么“外行”不能当校长?



什么人才能到学校当书记和校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日前就选配学校书记校长出台新规:学校书记、校长须从教师队伍中产生。自治区明确指出,教育系统特别是学校不能成为安置干部的地方,不懂教学、不懂教育规律者不得担任学校书记、校长。
这个规定一出,立即引起热议。要知道,在这之前,不少地区都存在着外行当校长、书记的现象。
日前,中国教育报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连续刊发了《新疆规定“外行”不得当学校书记校长》、《为何“外行”不能当书记校长?》、《“外行”当书记校长该结束了》三篇文章,引发了不少老师、校长的热议。一名网友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带头人不懂,不要说发展”。另一名网友“诚信”说,“内行管内行,教学绩效会相长,外行管内行,教学绩效会下降”。
看来,新疆的政策赢得了绝大多数老师的支持。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政策出台呢?老师们为什么如此支持呢?校长、书记究竟如何选拔才合理呢?小编这就带您看看教育报的报道是怎么解读的!
“外行”当校长,为何麻烦多?
学校成了干部“安置”所,光讲“仕途”不讲前途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到学校当书记、校长?答案显而易见:懂教育的人才能当书记、校长。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外行”到学校当书记、校长,领导“内行”的现象,在各地普遍存在

“新校长上任后,学校就没安宁过,俨然变成了一个大工地。”新疆某校一位姓江的教师告诉记者。

原来,这位校长以前在某市建设部门工作。上任后,他就向全校职工承诺,要让学校越来越漂亮。随后,先是重新装修教学楼外墙,接着又把学校的水泥地铲掉,铺上地砖。就这样,轰轰烈烈的“校园建设”持续了差不多两年。

“教学楼是装修漂亮了,可这两年学校的管理水平却下降了,教学质量也在滑坡。”江老师说,原因就是校长不太懂教学,也不重视教学质量。

新疆这所学校的问题并非“个例”。“我负责找钱,你们负责教学”这位校长甚至很直白地如此表述,“就没露过几次面,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拉关系、跑项目’。”江老师说道。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长期以来,教育系统特别是学校,已成为一些地方解决干部级别的场所,一些被安排来的干部不懂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沉不下心来做教育。

隔行如隔山,难成“佳话”,反成“笑话”

“与其他行业相比,教育系统'盘子大,学校多,岗位也多’。”新疆社科联研究员戢广南说,“由于很多学校都有行政级别,有的地方在使用干部时,认为乡镇领导干得不错,能力强,很辛苦,要提拔重用,结果就调到教育领域,当局长,当书记、校长。殊不知,能干好乡镇岗位的工作,不一定能干好教育工作。这完全是两码事。

某小学,学校党支部书记是从机关调来的,从来不进课堂听课,整天坐在办公室喝茶看报,以致很多教师“只知其名不知其人”。

一些基层教师向教育报记者反映,有的书记、校长不懂教育管理,认为让教师出去培训是浪费钱,不愿投入;还有的把书记、校长真的当成“官”来做,处处讲级别,对学校管理完全照搬行政那一套,有的甚至简单粗暴,让教师苦不堪言。教师们呼吁,“不要再往学校安排不懂教育教学的人了”。

戢广南告诉记者,类似现象在全国各地都不同程度存在。有的地方学校书记、校长甚至是从畜牧、农业等与教育完全无关的行政机关调来的,没有教师或教学经历,对学校发展很不利。

外行当校长,“教育圈”怎么看?
内行管内行,教育才相长

特别是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这就更加专业了,'外行’很难胜任。”戢广南认为,书记、校长要做好学校管理、办好学,必须要有专业能力和水平。

新疆克拉玛依市教育局局长彭建伟认为,教育有自己的规律,所以从客观上就对书记、校长的任职条件进行了限定。“如果没有当过教师、没有在教育系统特别是学校'摸爬滚打’过,很难想象这样的人能管好一所学校,能办好教育”。

学校管理需要去行政化

在彭建伟看来,要严格书记、校长任职条件,不能打折扣。无论是专业性,还是管理能力,都要严格按照规定办,不能放宽入口。

而戢广南开出的“药方”是“学校必须去行政化”。他认为,“外行”到学校当书记、校长,往往是为了“当官”,学校去行政化,书记、校长岗位成了专业化的岗位,没有行政级别,也就对“外行”没有吸引力了。这样把“外行”挡在门外,就能使学校管理队伍建设走上科学化的轨道。

有专家指出,很多地方推行学校去行政化难度很大,进展缓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些地方还舍不得放弃把书记、校长作为安置干部的岗位。

选拔过程多听“教育”声音

新疆教科院副院长金勃然告诉记者,消除或者杜绝“外行”当书记、校长,需要多方努力。

一方面需要做好顶层制度设计,尊重教育规律,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出发点,增加教育部门甚至教师的话语权,为配置书记、校长“定框框”;另一方面,要坚持原则,加大力度推进学校去行政化工作,去除学校领导的“官位”,倡导书记、校长服务师生的理念,从而为书记、校长专业化营造良好环

无论内外行,都要严标准

无论是'外行’还是'内行’,都应该严格按照书记校长的任职条件进行考核,按照一个标准衡量,符合者'外行’也可担任,不符合者'内行’也不行”。一位读者为我们留言说。

也有人认为,学校管理需要综合能力,如果“外行”书记校长能够认真研究并尊重教育规律,热爱教育、教师、学生,相信其也是能做好的。

教育有规律,需要专家型领导

江苏南通一位姓王的教育局干部在电话中说:“过去,教育和学校发展往往注重硬件建设,大量精力放在改善办学条件上,使孩子有学上。如今,抓内涵已成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对学校的书记校长是否懂教育教学、是否具备专业水平等,都有更高的要求,不是'内行’难度会很大。

教育有自己的规律,所以从客观上就对书记、校长的任职条件进行了限定。“如果没有当过教师、没有在教育系统特别是学校'摸爬滚打’过,很难想象这样的人能管好一所学校,能办好教育”新疆克拉玛依市教育局局长彭建伟说道。

新疆教科院副院长金勃然认为,随着教育改革发展开始转到提高质量和内涵建设上,学校需要专家型领导。提高质量,涉及常规管理、改革创新、文化建设、课堂改革、考核评价等,这些都是很专业的领域

根据中国教育报《新疆规定“外行”不得当学校书记校长》(蒋夫尔)、中国教育报 《为何“外行”不能当书记校长?》(蒋夫尔)、中国教育报 《“外行”当书记校长该结束了》(蒋夫尔)整理

魏书生谈家庭教育和学习方法
魏书生研究院
79.60


外行做教育局长,你是否心存疑虑?

全国26个省市的2898名教育局长中,有相当一部分非教育领域出身。日前,北京师范大学的这一调研结果,经中国教育报发布后,立即引起了热议。
面向2035,中国教育正处于迈向现代化的关键阶段。而基层教育局长,作为地方教育的“掌门人”,其专业能力关乎一方教育的兴衰。教育局长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素质、外行能否当好教育局长、如何培养并选拔优秀后备干部担任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等,都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话题。

群众心声

网友一:外行累死内行。外行只会传达县委的意见,机械的执行,对教育 教师的发展和帮助毫无建树。

网友二:我是一个从教快四十年的老教师,有二十多年的校长经历,以我的亲身体会和我县教育发展的经验,外行来了基本是熟悉两年,干两年。而内行能立马抓住要点,减少胡折腾。

网友三:我赞同教育局长从其他行业调入,因为如果他真心想搞好教育,他比行内人更能看清楚本地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且更容易解决这些问题。而且,教育本来就不是一家的事情,需要多方协调,而教育行业内的人事在这一方面恰恰劣势明显,而外行人士恰恰也是优势明显。

网友四:教育是一个专业,有它自身的专业要求和发展规律。所以,教育局长没有任何的教育教学专业知识和工作经历,会带来什么后果?外行管内行,我们的教育能办得有多好?



图片

图片
 非教育系统出身的干部担任局长是常态 
图片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常年承担基层教育局长的培训任务。他们对今年参训的县区教育局长工作背景做了统计,数据显示,1/3的区县局长来自教育系统,包括学校、教育局;1/3的局长来自其他政府部门,比如财政局、城管局等;还有1/3的局长此前在乡镇以及地方党委、政府办公室等部门任职。

这项调查结果与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相互印证,可以看出,在基层,非教育系统出身的教育局长并不在少数。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副研究员高政分析,基层教育局长中,地市级教育局长和区县教育局长的情况并不相同。地市层面教育局长来自教育系统内部的相对更多,很多由重点中学、中专学校校长等转任,因为这些学校的校长是处级干部,处级干部的使用在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之间是打通的,在组织人事制度层面也是通畅的。这样一来,选拔系统内部干部就水到渠成。

但区县教育局是科级单位,科级以下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流通在组织制度层面有一定困难,不好直接从校长中选拔。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说,基层教育局长的选拔机制主要遵从组织部的干部遴选程序,而教育系统本身对教育局长的专业任职资格也没有明确的标准或门槛,“因此,会出现大量非教育出身的基层局长,这是一种常态”。

“教育局长的专业性问题这两年受到了一定重视。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局长学员来看,2016年以来,具有教育系统内任职经历的副局长比例大幅增加。在很多地区,教育局班子成员中,有三分之二的干部来自教育系统。”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副研究员李虔说。

图片
为什么教育局长受到如此关注
图片

教育局长面临多重压力,主要原因是各方的期望值很高。“家长希望孩子能够接受好的教育,学生希望考上好的学校,社会希望每年重点清华北大达线人数有突破,教师希望工资待遇只做加法不做减法。”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时刻努力不见得看出明显成绩,但稍有懈怠就会出问题。”有局长表示,从学生入学到教师评聘,从校园安全到校外安全,从学生考试成绩到学校升学率,都是重点问题。“做教育局长,压力不可谓不大。”

在县域层面,教育局长社会知名度高。有局长表示,“当教育局切实解决了一个群众关心的教育问题时,社会各界会真心为教育系统点赞,这时候,个人也很有成就感。”

有局长表示,“怀着一种教育情怀,为家乡培养更多优秀的学生,是特别有意义的事情。”“教育局长是有地位的,是值得为之奋斗的职位。”

图片

要抓教育发展要素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以及教育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县区一级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县域层面,正职教育局长多为正科级,与地级市的镇长、乡长平级,副局长多为副科级。一些特别的县级行政区划(如市级县)也设有处级教育局长。

“教育局长抓的是发展教育的要素。”县级政府的职能十分丰富,承载着区域内综合的行政事物。国家分级管理的有效性也有赖于县级层面对中央决策精神的正确理解和因地制宜的改革推进。

无论是出于外在压力与动力,还是基于本地实践需要,教育局长们的认知和行为构成了县域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过程,并与多种制度和规则有机结合,进一步构成县域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结构化模式。

基层治理的策略不是一成不变的,各地的实际情况构成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行动策略的情境。教育局长们在此情境定义的背景中行动,并形成相当复杂的政策过程。

作为区域教育发展的首席执行官,教育局长需要具有以下思维。

一是底线思维。多位局长提出,教育系统不是封闭的,而是与社会系统紧密相连。教育局长岗位有廉政风险。执政奉献首先要防范执政风险,“做好自己,才能更好地为别人服务。”

二是经济思维。教育局长要善于争取政府、社会、市场、银行的资金,整合资源为教育事业服务。

三是服务思维。教育局长要统筹区域内的教育相关事务,让校长们、教师们专心地从事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

四是担当思维。教育局长要帮助教师,支持和维护教师合理权益。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教学一线把书教好、把课堂效率提高。

图片

要不断提升智慧和素养

公共行政管理领域的一个基本共识是,正确的路线确定后,干部是决定的因素。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命题中,县区教育局长既是教育改革的基层执行者,也是区域教育发展的设计师和指挥官,其作为教育家、政治家、社会合作家的多重角色缺一不可。

“教育局长应当懂教育。”这并不是要求教育局长必须有教学管理经验,而是要求其拥有教育情怀,有能力把握教育基本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

在教育政策“强供给”的改革阶段,教育局长还需要良好的教育知识和政策素养,既要贯彻落实好中央关于教育现代化的大政方针、制度安排和决策部署,又要立足实际对本辖区内教育发展改革进行统筹兼顾、部署和实践推动。

“教育局长还应当懂社会。”在现有的政治体制和财政制度下,县区教育局长需要运用一定的智慧和经验,实现“教育优先发展”的目标。有局长认为,“教育局长要向上级争取政策、争取支持,才能把机制激活理顺。”

有局长认为,“如果教育局长想一个人打天下,是不现实的事情;如果教育行政部门想一个部门打天下,也是不现实的事情。”

对内,教育局长要善于向副局长和相关负责同志充分授权,以规范的工作制度完善各方权责。对外,教育局长要代表教育行政部门积极向外拓展合作,在需要会同多部门的联合工作中主动作为。“教育局长有分工协作、推功揽过的魄力,才能调动一个地区的教育改革活力。”

改革创新天地宽,奋发有为正当时。善于抓发展的县区教育局长,改变并刻画着一个地区的教育面貌;勇于抓改革的县区案例,共同组成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全景。县区教育局长是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必须具备过硬的政治素养和与时俱进的专业化能力,才能适应新时代的改革任务要求。

在当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干部能力建设的背景下,大力探索教育局长“智慧养成”新模式、不断加强教育局长能力建设、持续强化教育局长的使命担当和职责自信,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来源:中国教育报为什么“外行”不能当校长?》、教育心文热议|教育聚焦:外行能否当好教育局长?》、中国经济网外行能否当好教育局长?

喜欢这篇文章,就点击关注我们吧

图片

图片

来源: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河南省教育、巴东阳光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