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站无极桩/甲子童整理

 李冠0731 2024-05-15 发布于辽宁

如何站无极桩

关于无极桩的由来

无极桩可追溯为为楊式太极拳的秘功。昔日,楊澄甫走遍大江南北,无逢敌手,其功夫就来自“无极桩”。历史上无极桩都是师徒相传,且属秘传。其实,各种太极拳的起势,便是无极桩,只不过从未公开这个秘密而已。无极桩的问世是由楊澄甫传给叶大密,又由叶大密授与蔡松芳。

       1959年,蔡松芳征得叶师同意,将所得秘传公诸于世,才开始公开教授无极桩。同时,无极桩功显著的健身及治疗慢性疾病的功效,在广州地区及东南亚一带迅速普及,惠人无数。澳门、香港、美国、加拿大、印尼等地也相继成立无极桩分会。

       该桩法简单易学,男女老少、体质强弱均可练习。不讲究行气,更不会出偏差。不受时间、场地的限制。对治疗慢性疾病和强健身心均有显著的效果。 习练无极桩的方法:正确掌握习练无极桩的方法很重要。俗话说:“学拳容易,改拳难”。练无极桩也一样,必须专一,不能三心二意、朝三暮四地练。有的人在初学自练中,把不同的功互相掺杂,自以为取其精华,这种学习方法往往容易走偏。

关于无极桩基本要求

以为那么高深的东西,一定不是很容易就能会站的。其实最初的站桩很简单,之后随着站,随着出感觉,随着调整,一步步完善,这才会顺其自然,并且少耽误时间。站军姿,立定就是桩的外形,一个立,一个定,是核心,要想能定,一要心静,二要舒适。上面转的网文说无极桩就是太极拳的起势,说的不贴切,应该说无极桩首先是太极拳的预备式。

正确的方法就是开心玩自己的:

1、这个当下每个人都在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也没有哪个人想为别人担责任,更没有谁想让别人做自己的主,当初的想法就是,站桩我不懂,但舒服地站着谁都站过,所以我就先站着,试试会有什么感觉,关键是开心地站着玩

2、其实练太极拳也有点像是修道,

预备式先是无极而后是太极,无为之法入手,而后拳架就是不同的桩,有不同的开发和功用,是有为法,是阴阳变幻之法,梦幻泡影,借假修真。

而后又归于预备式,此时周身一家,内外相融,无内无外,无相无我,一觉独灵,寓动于静,便是太极

3、站桩不要站死桩,

心死神活,生机盎然。

无欲无求照寂寂,

一觉独灵融天然。

何为无极

“从无极状态里找,别加后天意识。一切从无中生出来才是真的。一想一说就是错,有为都是梦幻泡影,不要追不要想。从无极入手,用觉进入状态,守得住寂寞就是功夫,出来了就知道了,不是后天思维能揣摩的”

这是一位文化不高的网友说的,话是大白话,但却没有一句是废话,让人一听就懂,因为这是他亲身实证,这才是世间少有的过来人、明白人!

你在屋里放一盆水,好久不动它的时候就相当于是无极状态。

在水被搅动之后,无极状态就改变了,变成了阴阳有极,如果改变之后,你不再动他,他慢慢的又会静下来了,站桩就是让你这盆已经晃动起来的水,慢慢静下来,渐渐的也就会进入接近于无极的状态了。

那么是太极呢?太极就是动静之机,也就是这盆水要动没动,没动就要动的那个临界点的状态,就是太极。

什么事情都不要想的太绝对,不要死抠字眼。

知道为什么不与文人论道吗?太死抠字眼了。

记得之前我说过后天心死,先天神活。这本来就是对心死神活这句话的一句大白话翻译。但如果细抠字眼,这句话就站不住脚了!

无极桩的基本要求

一.两脚平行分立如肩宽,两脚内侧间距一拳宽,脚尖正对前方,脚跟平齐,全脚着力要平稳,两脚跟不宜浮起和用力。站立时脚的重心,前面大约用力六成,后跟大约用力四成,保持身体的重心不前倾,不后仰。上学被罚站的学生有经验的都会偷懒,一般膝关节都会放松一下的,不要太僵,又不要让老师看出来

甲子童对致远站无极桩要求(微调):

(当时致远后胯没有松净,这个就是一个有针对性的一个短期调整,主要是辅助松后胯的。这个适合站桩或练其他功,玩出了一些东西,但后胯没松或没松净的朋友。)

1、两脚宽度一拳宽,脚尖稍内扣,平齐。双脚平放于地面,重心在前脚掌,后跟微微抬起(能有一张纸来回自由抽动间隙或高度)。

2、放松膝盖,不要弯曲,双膝感到舒适为度。前面胯根部位微微内收,两大腿前侧向内稍裹,内侧承重稍多些。

3、命门尾闾对拉,后背挺直。松开命门,尾闾垂直下移。

4、尾闾骨盆如勺状平行前移。移动到头顶百汇与会阴、涌泉(两脚心连线中点)垂直一条线。

5、两手合抱在小腹前,距丹田处一拳距离,肩向两侧扩,气到两臂两手,膻中有微微内收之意,根据身体前后的松沉受阻情况,可以前后微微慢慢动一下,帮助东西下沉。站的舒适为准。

6、站桩结束后,先干搽面部数次,拍打全身,原地走动一会。

这个就是我网上看到的,自己刚站时也试过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