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小说50强《被雨淋湿的河》之《农村弟弟》读书笔记

 史亦香 2024-05-15 发布于河南

中国小说50强《被雨淋湿的河》之《农村弟弟》读书笔记

《农村弟弟》是这个集子的第四篇小说。

父亲在一次下乡的过程中,遇到了十八岁的一撮毛的母亲,非法种下了种子,就有了一撮毛,也就是我的农村弟弟。

父亲见到一撮毛的时候,他已经一岁多了。父亲为他取了名字马思。还对着马思的母亲说,马-克-思的思。父亲取完名就有些后悔了,感觉到一种恐慌。等我放学回来,马上给我改名,把所有的课本作业本上的名字马克改名为马恪。父亲为什么给我改名,我一点也不知道。

马恪知道有马思这个农村弟弟时,他已经十五岁了,我正北方上大学。妈妈给我写信,说十五岁的马思为了能进入到城市,把他母亲砍了,他的本意是砍死母亲,他好进城。马恪还不肯相信母亲说的是真的。马思来到城里,和母亲自然是格格不入,母亲总是无法放宽心思地对待这件事情,一年后,母亲就走了。

马恪和马思的第一次见面就是母亲走的那天。母亲对马思的格格不入,马思一直忍着,但是父亲却忍不住了,就在那天晚饭时,父亲告诉马思,母亲若再找他的茬,就自己撞墙,把头撞破,去派-出-所报案,说是她打的。话一说出,马思果然把头撞上墙去,头撞破了,母亲的心理防线也崩溃了,就住进了医院,就再也没有出来。

一撮毛肩头上有那一撮毛发,父亲的肩头上也有一撮毛发,这是最好的最有力的证据。不知道马恪的肩头上有没有这撮毛发。

马思在母亲走后,也回农村去了。马恪在送他的时候说,你本可以不用走的,可以再读书。马思说他知道。马思的母亲为什么会与父亲有那么一-夜,有了那么一-夜为什么不嫁人,哪怕是有了孩子,难道那个时候的农村女子与人好了一次就要终身不嫁?

马思走了两年后的一天,父亲病倒了,危重时刻,他问马恪要见马思,行不行?马恪见到马思母亲的那一刻,有点替父亲羞愧,因为,马思的母亲很丑,不是他想象当中长得水色极好极为滋润的那一种,要不父亲为什么会斗胆在她的身子里种下一撮毛这么一颗种子呢?说来也很简单,父亲下乡前一天晚上,他要和母亲那样一下,结果遭到拒绝,母亲还把父亲一脚踹到地上,又把灯打开,嘴里不停的骂着,马恪和姐姐目睹了父亲在地上的尴尬。

父亲临死前交待马恪的一件事就是要马恪给马思在城里找个工作,那个时候,马恪不得不答应。父亲的眼没有闭上,他知道马恪不会为马思找工作的。实际上,马恪也确实没有给马思找,因为他过不了母亲死那一关。

后来马思在农村当了村长。马思来城里时,马恪曾带他去过舞厅,马恪以为他不会跳舞,还把自己的前女友介绍给他跳舞,不想马思跳得相当不错。马恪去农村找他时,马思给他找村姑,村姑一付献身于他的精神,更让马恪大吃一惊。马恪有一种预感,马思要出事。

果然,一年后,马思死在一个叫玉梅的村姑身上。那时马思接到通知要到乡里上班了,但他把玉梅的身孕打掉了,那是马思的骨血。后来就把故事的来龙去脉交待清楚了。玉梅曾在县长家当过保姆,被县长的儿子给那个了。玉梅回家,县长夫人来家里安慰她,怕她说出去。同村的李条看出内情,就找玉梅说,要给她出气,和一撮毛同谋绑县长夫人,一撮毛怀鬼胎,待李条绑了县长夫人,他上去把李条打死了,一撮毛救了县长夫人,当上了村长,现在他要去乡里了,不想和玉梅好了,玉梅就让她弟弟杀了马思。

一个未能完成的夫妻生活演绎出一段与乡下妹子的情,留下一段孽缘,几十年后,再次上演了城乡之间爱情的沟壑难以平复的悲剧。

【二0二四年五月十五日周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