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讲消渴病(糖尿病)三大类型的治疗

 和光ht同尘 2024-05-15 发布于山东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本文仅做科普,非医疗专业人士还得去找中医确定一下自己属于哪类。并且对于一型糖尿病是无法逆转的,只能改善体质
(一)上消型(肺热津伤证)
【症状表现】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
【治疗原则】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常用饮片】人参、生地黄、天花粉、黄连、葛根、知母、黄芩、丹参、当归、益智仁、桑
螵蛸、五味子、桑叶、麦冬、天冬、桑白皮。
【常用方药或中成药】玉泉丸,消渴丸。
(二)中消型(胃热炽盛证)
【症状表现】多食易饥,口渴,尿多,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有力。
【治疗原则】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常用饮片】石膏、知母、麦冬、生地黄、石斛、牛膝、玄参、黄连、栀子、芒硝、酱石着
叶、大黄、益智仁、桑螵蛸、五味子、木香、赤芍、白芍、川芎、益母草。
【常用方药或中成药】玉女煎,四君子汤,七味白术散。
(三)下消型
1.气阴不足证
【症状表现】尿频量多,浑浊如脂膏,或尿甜,气少懒言,腰膝酸软,潮热口渴,乏力,头
晕耳鸣,口干唇燥,皮肤干燥或瘙痒,舌红苔,脉细数。
【治疗原则】滋阴补肾,行气润燥。
【常用饮片】黄芪、人参、西洋参、太子参、黄精、玉竹、枸杞子、乌梅、山药、山茱萸
丹皮、泽泻、茯苓、知母、黄柏、熟地黄、益智仁、桑螵蛸、五味子。
【常用方药或中成药】六味地黄丸,降糖甲胶囊(片),参芪降糖颗粒。
2.阴阳两虚证
【症状表现】小便頻数,浑浊如膏,甚至饮一瘦一,面容憔悴,耳轮干枯,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畏寒肢冷,阳痿或月经不调,舌苔淡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治疗原则】温阳滋阴,补肾固摄。
【常用饮片】附子、鹿茸粉、党參、黃芪、黄精、肉桂、覆盆子、桑螵蛸、金櫻子。
【常用方药或中成药】金匮肾气丸合六味地黄丸。

(一)上消型(肺热津伤证)
【症状表现】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
【治疗原则】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常用饮片】人参、生地黄、天花粉、黄连、葛根、知母、黄芩、丹参、当归、益智仁、桑
螵蛸、五味子、桑叶、麦冬、天冬、桑白皮。
【常用方药或中成药】玉泉丸,消渴丸。
(二)中消型(胃热炽盛证)
【症状表现】多食易饥,口渴,尿多,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有力。
【治疗原则】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常用饮片】石膏、知母、麦冬、生地黄、石斛、牛膝、玄参、黄连、栀子、芒硝、酱石着
叶、大黄、益智仁、桑螵蛸、五味子、木香、赤芍、白芍、川芎、益母草。
【常用方药或中成药】玉女煎,四君子汤,七味白术散。
(三)下消型
1.气阴不足证
【症状表现】尿频量多,浑浊如脂膏,或尿甜,气少懒言,腰膝酸软,潮热口渴,乏力,头
晕耳鸣,口干唇燥,皮肤干燥或瘙痒,舌红苔,脉细数。
【治疗原则】滋阴补肾,行气润燥。
【常用饮片】黄芪、人参、西洋参、太子参、黄精、玉竹、枸杞子、乌梅、山药、山茱萸
丹皮、泽泻、茯苓、知母、黄柏、熟地黄、益智仁、桑螵蛸、五味子。
【常用方药或中成药】六味地黄丸,降糖甲胶囊(片),参芪降糖颗粒。
2.阴阳两虚证
【症状表现】小便頻数,浑浊如膏,甚至饮一瘦一,面容憔悴,耳轮干枯,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畏寒肢冷,阳痿或月经不调,舌苔淡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治疗原则】温阳滋阴,补肾固摄。
【常用饮片】附子、鹿茸粉、党參、黃芪、黄精、肉桂、覆盆子、桑螵蛸、金櫻子。
【常用方药或中成药】金匮肾气丸合六味地黄丸。
2022-10-2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