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晨之风散文《卖猪》

 大豫坊 2024-05-15 发布于河南

   上世纪七十年代,印象里,家里每年都会往公社收购站交一头猪。那时候,卖猪不叫“卖猪”,称作“交猪”,据说是为了完成上级交办的养猪任务。对家庭来讲,交猪似乎是天大的事,所以至今难忘。

那个年代,猪肉是稀缺资源,市场上供应紧张。为了保障供给,养猪的家庭往往能享受到比市场价格更高的收购价格,使得养猪成为了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但养猪并非易事,需要具备丰富的养殖经验和技能。需要了解猪的习性、生长周期、饲料配比等方面的知识,缺少了这些就很难养好猪。现在来看,母亲绝对是养猪能手,每年我们都能往公社收购站交一头猪,家里为此得了不少实惠。

记忆里,我们家每年都能收获一笔卖猪得来的收入。这笔不菲的收入,不仅改善了我们的生活条件,还为家庭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母亲养猪可谓下足了功夫,每天除了上工,忙里偷闲做家务,其他的心思似乎都在猪身上。她精心饲养着家中的猪,确保能够健康成长。家猪都是圈养,过的是“饭来张口”的生活,除了吃就是睡。不像养山羊、绵羊,可以满河沟里里放养。

每天三饭,一家人吃罢饭,母亲就要赶紧为猪准备食物。她把刷锅水作为喂猪的“营养水”,再兑上各种食材。这些食材都是就地取材,地里挖回来的各种野菜,特别是红薯秧子、萝卜缨子,用刀剁碎,拌上麦麸子,与“营养水”混合在一起,就可以让猪吃;红薯片子、红萝卜片子,上锅煮一下,然后拌点麦麸子,算得上是猪的“美味佳肴”了。渐渐地,猪形成了条件反射,母亲刷锅的锅铲子一响,猪在圈里立即不安分起来,上蹿下跳。猪在圈里毫无遮掩地大喊大叫,有时候动作很夸张,叫声很难听,绝对是噪音。它在传递因为饥饿导致的极端痛苦,母亲不得不加快加工猪食的速度。一盆猪食倒在猪槽里,猪叫声立马消停,接下来就是猪吞咽猪食的响声。猪这种动物进食好像没有什么节制,每次非要吃到十二分的饱才行。

为了养好猪,母亲虚心向邻居请教养猪经验,学习如何调配饲料、防治疾病。她经常与邻居交流心得,不断吸收新的养猪知识,努力提升养猪技能。在她的精心照料下,我们家那头花猪茁壮成长,毛发油亮,体态丰满。父亲会定期清理猪圈,而猪粪还是不错的肥料,算是养猪的“副产品”。保持猪圈环境的清洁与卫生,主要是防止疾病发生。每当看到这头健康的花猪,父亲和母亲都会露出满意的笑容。那段养猪的日子虽然艰辛,但却充满了家庭的温馨与欢乐。在那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养猪不仅是家庭经济的重要来源,更是父亲母亲展示勤劳与智慧的舞台。

但是有一年,也就是养那头花猪那一年。年关将至,本应是家庭团聚一堂的时刻。父母却因如何交猪发生了争执,家中的氛围骤然变得紧张起来。

母亲对于交猪的价格问题始终高度的关注。那个年代的每一分钱的收入对母亲来说都显得尤为珍贵,因为背后承载的是全家人一年来起早贪黑的辛勤付出。母亲深知,这头花猪是全家人共同努力的结晶。从春天买猪娃时的期待,到夏日里顶着烈日照料,再到秋日里催肥的喜悦,每一个过程都凝聚着家人的汗水与希望。如今,这头养了将近一年的花猪膘肥体壮,即将被换成现金,这不仅是劳动成果的体现,更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盼。

母亲心中,有了钱就意味着有了更多的底气,就有了尊严的支撑。她渴望提高生活质量,渴望在过年时能多买些年货,让家里的节日氛围更浓厚些;她希望交猪换来的钱能为家中的日子添上一抹亮色,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然而,当时各个公社的收购站之间的价格差异却让母亲感到头疼。虽然差异不大,只是一二分钱,但对于一头猪来说,总体价格差距却可能达到三到五元。这对于母亲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考验,她需要权衡各个收购站的价格,确保能够找到一个满意的价格。于是,在猪出圈的前夕,母亲开始忙碌起来。她向邻居打听各个收购站的价格情况,甚至还动员姥姥家行动起来,给她提供最新资讯。

选择价格稍高的收购站这当然是没啥说的。然而,父亲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他或许出于对所属公社规定的尊重,认为应该按照原计划将猪交到我四叔工作的公社收购站,这样既符合规定,又能为四叔的工作补台。他认为,诚信和亲情同样重要,不应该因为一点小利而轻易改变。于是父亲自作主张,在我母亲去姥姥家的时候,通过四叔的引荐,把猪交到了公社收购站。据说收购站很给四叔面子,提供了不少便利,父亲充满感激。

而从我姥姥家回来的母亲得知父亲的所作所为后,坚持着自己的观点,认为收益的最大化才是关键,哪个收购站价格高就把猪交到哪里。母亲私下里还从姥姥家打听到,和我姥姥家一河之隔的商水县李埠口公社,生猪的价格比四叔所在的收购站高出来一二分钱,但这个消息有待证实。而父亲则担心潜在风险,他认为,虽然那个收购站价格稍高,但传言那个收购站信誉不佳,有缺斤短两现象。他坚持认为,额外的收益并不值得冒险。他更倾向于选择一家信誉良好、口碑稳定的收购站,哪怕价格稍低一些。就这样,父母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执不休,气氛一度紧张。父母都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肯轻易让步。

在家庭和谐与团结大局面前,争执最终还是得到解决。邻居里我一个论辈分应该喊“爷”的出来协调父母的争执,为了充分照顾父母的情面,他说父亲把猪交到四叔所在的收购站,已经顾及了亲情。如果李埠口那一个收购站确实比这里价格高,并且可靠,如果交出的猪还没有屠宰,那就再托四叔把猪退回来,再卖到李埠口也不迟。这种结果算是照顾了父母的面子,不过确实让四叔很没面子,里里外外很难堪。于是,父亲上午才交的猪,按照母亲的意愿,去恳求四叔将猪退回来。为了便于做收购站工作,向来不抽烟的父亲还买了几毛钱一盒的“大前门”,交给四叔做工作。父亲赶到收购站时,很幸运,那头花猪还被关在收购站临时的猪圈里。它应该是正在想家,看到父亲的到来,一时兴奋起来。收购站起初是极不情愿退的,很显然,那盒“大前门”起了作用。于是父亲最终把花猪装上了车子,那头花猪一脸不解,懵懵懂懂地被拉回了家。

公社到家有五六里路,来去都是步行,加上在收购站折腾了一阵子,到家时已是入夜时分。花猪被卸下车子,踉踉跄跄地回到熟悉的猪圈时,它的脸上显然洋溢着一种劫后余生的喜悦。它似乎很庆幸:又能够继续生活在这个熟悉而温暖的家中了。看着花猪高兴的样子,母亲万般滋味,喜极而泣,眼泪夺眶而出。这一年来,她对花猪的关心和爱护,确实投入了太多的情感。她明白,虽然花猪只是一头猪,但它也有自己的情感和生命。在她心中,花猪早已不仅仅是一个家畜,更是她生活中的一部分。

此时,饿了一天的花猪开始叫唤,母亲赶紧为它准备了丰盛的猪食。花猪似乎已经饿得不耐烦了,一头扎进食槽里,大口大口地吃着,一口气吃了个肚儿圆。吃完后,它满足地躺在地上,安安稳稳地睡去。在宁静的乡村夜晚,花猪在猪圈里安静地睡着,发出轻微的鼾声,沉浸在梦乡中。而在这个时刻,父亲和母亲却在屋里商量着明天如何去李埠口。

第二天清晨,已是深冬的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一家人便早早地起床。空气中弥漫着清晨的寒意,仿佛预示着今天将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母亲走进灶房,开始忙碌起来,她要给花猪准备一顿特别的早餐。母亲细心地挑选着食材,将各种营养丰富的食物混合在一起。这一次,母亲没有丝毫吝啬,而是大方地让花猪放开肚皮吃个够。花猪当然不知道接下来发生什么,它似乎也感受到了这份不同寻常的待遇,瞪大了眼睛,看着眼前的美食,眼神里流露出诧异和欣喜。它并不知道,这顿美味的早餐后,其实是它在和生命作最后的告别。今天,它将离开这个熟悉的家,前往一个未知的地方。

几个邻居再次被请过来,大家再次齐心协力把花猪捆绑好,由于担心收购站的斤两可靠性,再次用一杆大秤秤了花猪的重量。然后将花猪固定在车子上。花猪叫得很欢,它不明白主人几次三番捆绑自己,装卸自己,到底想干啥,以叫唤表达强烈抗议,可是这都无济于事,最终在车子上变得老实了。

由于李埠口和我们家隔着颍河,过河还必须乘坐渡船。上下渡船,上下河堤,仅凭父亲一人之力显然是难以完成。姥爷姥姥派舅舅来,帮父亲将猪运送到李埠口收购站。把猪捆绑到车子上的时候,舅舅恰好也急匆匆从姥姥家赶过来。

于是,冬日的清晨,父亲、我和舅舅三人组成了一支小小的队伍,踏上了前往李埠口的土路。父亲驾辕拉着猪,猪不时地发出沉闷的哼叫声,伴随着轮子碾过土路的声响,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成为冬日清晨的独特旋律。我用襻绳在前面分担着拉力,虽然力量微薄,但也尽力而为。舅舅推着车子,步伐稳健而有力,是这支队伍的中坚力量。我们三人前行,尽管路途坎坷,但心中却充满了希望与期待。

乡间土路并不平坦,有些地方坑坑洼洼,不时会有砖头块或土块从车轮下弹起。我们小心翼翼地前行,生怕一不小心就会摔倒。即便路途艰难,我们依然保持乐观的心态,一路说笑着,将疲惫和寒冷都抛在了脑后。冬日的晨阳透过稀疏的树枝洒在路上,形成斑驳的光影。大多树木都已落叶,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在寒风中摇曳。那些没落叶的树木,叶子也被霜打成了黑色,显得格外萧瑟。远处的村庄黑黢黢的,像是被夜色笼罩一般,偶尔传来几声狗叫,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麦野里的田间小路上几乎没人,只有我们这一行人在路上留下了深深浅浅的脚印。我们走过了一片片麦野,偶有几只鸟儿在空中盘旋。冬日的田野虽然荒凉,但却也有着一种别样的美。

走了七八里路,我们终于抵达了渡口处的姥姥家。姥姥早早地等在门口,她早已为我们准备好了早饭,热气腾腾的馒头、香气四溢的炒菜,还有一碗碗热汤,驱散了我们身上的寒意。尽管心中还惦记着即将开始的重要任务,但面对姥姥的关心与热情,我们不禁感到一丝丝的温暖。我们围坐在饭桌旁,边吃边聊,享受着这难得的团聚时光。

简单吃过饭后,姥爷特地走过来嘱咐父亲。他语气中带着一丝严肃,但更多的是关心:“路上一定要小心,不要颠簸得太厉害了。”姥爷解释道,“猪要是颠簸得厉害了,很可能会排大便,那样咱们的损失可就大了。”我们都深知这个任务的重要性和姥爷的担忧,于是郑重地点点头,表示一定会小心行事。我们再次检查了一遍捆猪的绳子和车子,确保一切都稳妥无误后,才重新踏上了前往李埠口的路程。

舅舅经常前往李埠口赶集,对那片区域的地形可谓了如指掌。他的丰富经验成了此次行程的宝贵指南。在他的带领下,我们避开了坑洼不平的路段,顺利地来到了颍河渡口。

清晨的颍河渡口,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虽然时间还早,但渡口已经聚集了不少等待过河的人。一艘渡船在摆渡人的熟练操控下,在两岸间忙碌地穿梭,发出“吱吱嘎嘎”的声音。当时已是寒冬时节,两岸的草木都已凋零,只剩下枯黄的枝干。由于前夜下了霜,地面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白色,远远望去,一片白茫茫的。父亲和舅舅拉着车子,来到了渡口的河堤上。舅舅指着渡船对我们说:“过了这条河,再往前走不远,就是李埠口了。”听到这个消息,我们都不禁松了一口气,同时也感到一丝兴奋。毕竟,经过一路的颠簸与努力,目的地已经近在咫尺了。

太阳逐渐升高,跃出了地平线,温暖的阳光洒在渡口上,给人们带来了一丝暖意。父亲和舅舅拉着车子,他们嘴里大口地吐着白气,显然是累得不轻。到渡口时,他们取下帽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头上也在散发着白气。

此时,去李埠口赶集的人们陆陆续续聚拢到渡口来,他们带着买卖来的东西,有的背着篮子,有的提着包裹,脸上洋溢着期待和兴奋的表情。而我们的任务则显得有些特别,我们要将一头猪平安地送到对岸去。看着眼前这头肥壮的花猪,我心里不禁有些紧张。毕竟,这是第一次参与这样的任务,我生怕在过河的过程中出现什么意外。父亲拉着车子,我和舅舅两边推着车子,上了渡船。花猪似乎对这陌生的环境有些不适应,不住地四处张望,眼中透露出好奇与不安。我们紧张地盯着它,双手紧握,生怕它暴怒起来,一个不慎跳进河中,那后果我们都不敢想象。

随着渡船的缓缓启动,我们的心也跟着船身轻轻摇晃。船行河上,河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仿佛无数小钻石在闪烁,美得令人心动。微风轻轻拂过面颊,带着河水的湿润,瞬间将我们心中的紧张感吹散了几分。我们倒欣赏起这难得的美景:两岸的枯黄草木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为我们的旅程伴舞。偶尔有几只水鸟从河面掠过,留下一串清脆的叫声,给这宁静的河面增添了几分生动。然而,正当我们陶醉这美景时。船行至河中央时,突然一阵风吹来,船身猛地一晃。那头花猪被这突如其来的晃动吓得惊叫起来,四蹄乱蹬。我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不轻,急忙上前按住猪身,防止它跌落河中。经过这一番手忙脚乱,我们心中的紧张感再次被点燃。

我们明白,剩下的路程不能掉以轻心。于是,我们更加小心地看护着猪儿,生怕再出什么意外。接下来,我们面临着一个不小的挑战——上河堤。河堤坡陡峭且路窄,稍有不慎就可能滑倒甚至跌落。我们一步一步地往上挪,每一步都显得异常艰难,脚下的碎石仿佛故意与我们作对,时常让我们脚下打滑。然而,我们都没有放弃,而是紧紧地攥住车把子,一步一挪地向前。舅舅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紧紧拽住捆猪猪的绳子,时不时低声安抚它的情绪,生怕它突然挣脱造成危险。我们的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我们小心翼翼地把车子拉到河堤上。河堤上是相对平坦的一条小路。这次渡河的经历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团结和坚持的重要性。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只有团结一心、坚持不懈,才能战胜一切。

接下来是一段漫长却很轻松的步行路程,虽然我们的身体已经十分疲惫,但心中却充满了期待和喜悦。我们三人踏着轻快的步伐,在田野间穿行,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父亲和舅舅一边走一边聊,他们的话题总是离不开那头花猪。他们谈论着交猪后的计划和未来的憧憬,脸上洋溢着满足和期待的笑容。他们的笑声和谈话声在田野间回荡,给这趟交猪行程增添了几分欢乐和温馨。

此时的阳光透过云层洒在我们身上,暖洋洋的,仿佛为我们加油打气。我们感受着阳光的温暖,心中充满了力量和希望。脚下的泥土似乎散发出淡淡的芬芳,那是大自然的味道,让人心神旷怡。我们走过几片麦野,跨过几条接近干涸的沟壑,虽然有些艰难,但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和乐趣。我们欣赏着沿途的风景,感受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终于,我们到达了目的地——商水县李埠口的收购站。

收购站是一个繁忙而热闹的地方,空气中弥漫着家畜身上散发的气味,家畜的叫声此起彼伏,人们的谈笑声也在这片热闹中回荡。那头花猪在长途跋涉后就要来到一个新的猪圈,它似乎对这个陌生的环境有些不适应,对着父亲露出了恋恋不舍的眼神。我们穿行在人群和牲畜之间,找到了收购站的负责人,说明来意。经过一番验级开票,父亲终于成功地将猪卖了出去,并且价格还比四叔所在的收购站贵了二分钱。这个结果当然让父亲颇感欣慰,他觉得自己这一路的辛苦和努力都是值得的。

父亲和舅舅在收购站负责人的导引下,将花猪卸到临时的猪圈里,看着花猪在圈里不安地窜来窜去,父亲的心中不禁涌起了一丝负罪感,仿佛自己做了一件对不起花猪的事情。他知道,这头花猪陪伴了家人很长时间,已经成为家庭的一份子。如今,为了家庭的经济需要,他不得不将它送到这里。至于花猪的命运,很显然,生命要终结,父亲感到有些难过和不舍。

然而,生活总是充满无奈和选择。父亲知道,为了家庭的未来和幸福,他必须做出这样的决定。他相信,这笔收入能够给家人带来更好的生活,自己的付出和努力是有意义的。最终,父亲狠心离开了猪圈。他需要用时间去适应这种改变,去接受这种生活的无奈和选择。

因为父亲母亲的意见分歧,导致那头花猪在这个世界上多吃了两顿丰盛的饭食,又被捆绑着多坐了十几里地的车子,花猪的生命因此多延长了至少一天。当然父亲母亲的分歧最终使我们家庭多得了五元的收入,但对于当时的家庭来说,这已经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了。

回家的路上,我们的脚步不自觉地变得轻快起来。尽管身体仍然感到些许疲惫,但内心的喜悦和满足却像一股暖流,让我们忘却了劳累。我们一路欢声笑语,谈论着未来的计划和梦想,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回到家里,母亲当然更高兴,她更加认为自己的抉择是多么的正确。母亲把那几张皱巴巴的“大团结”纸币又重新数了一遍,心里满是欢喜和满足。这笔收入虽然不算多,但却承载着我们的希望和付出,它的价值远超过了它本身的数目。看着母亲因为这笔意外的收入而露出欣喜的笑容,我们心中也充满了期待。

春节快到了,我想象着母亲用这笔收入为家人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餐,那香气四溢的菜肴、温馨和睦的氛围,仿佛已经浮现在眼前。

——写于2024年5月15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