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过性症状百合妙

 dxf940 2024-05-15 发布于河南

图片

临床中一过性症状比较常见,如一过性眩晕;一过性言语的不流利、含糊;一过性的肢体麻木无力,尤其是只发生在身体一侧;一过性的嘴歪、舌歪;一过性的遗忘等等;这一过性症状临床还要很多。一过性指的是症状出现时间很短,症状出现几秒到几分钟,症状发作过后如常人。

临床中一过性眩晕与一过性疼痛最为常见,患者一天反复出现多次;早年治疗此类疾病多是从颈椎或者神经入手,治疗虽然有效果,但自己觉得并不理想。对此类情况最早的感悟来源于一个患者,这患者老年男性,每次解小便的时候就会出现头晕症状,甚至小便量大的时候会出现短暂晕厥,每次小便必须有人陪同。小便眩晕在小便后会立即消失,如果出现晕厥几分钟后也会自然醒来;这个症状持续了半年之久,看过不少医生,一直没有效果。初次找我的时候,我认为是中气不足,小便的时候腹部压力减小,而应激性的导致大脑缺血缺氧所致。我认为应该用补中益气丸汤治疗,患者家属说其之前的医生也用过,没效果;我说应该是之前的医生黄芪的用量太小了,我说开一个方子试试,当时我黄芪用了120g,开了三付,叫患者先吃吃看。当时觉得这个案例比较特别,自己觉得心里也没太大的谱,当晚回家我又查看了一下相关书籍。在《金匱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里面关于百合病的描述提到:“每溺时头痛者,六十日乃愈;若溺时头不痛,淅然者,四十日愈;若溺快然,但头眩者,二十日愈。其证或未病而预见,或病四五日而出,或病二十日,或一月微见者,各随证治之。”溺时头痛,溺时头眩指的就是小便的时候出现头痛眩晕的情况啊。我个人理解如果有这种情况伴随出汗症状的用百合知母汤,如果伴随有腹泻症状的滑石代赭汤,如果伴随呕吐症状的用百合鸡子汤;如果没有出汗、腹泻和呕吐症状的用百合地黄汤。

三天后患者来复诊,说吃药后感觉精神一点但小便的时候眩晕情况没改善,于是我原方加了生地30g、百合20g。三付。再三天后患者来复诊,当着众多患者的面,不停的给我说神了神了。说这次开的方子吃第一次后小便的时候眩晕就没那么明显了,吃二付后小便没出现眩晕了,自觉这三付吃了胃口也比之前好,睡觉也觉得实沉一些。于是让患者守方五付巩固。后街上遇到老人,说吃药后一直没再犯过小便眩晕的情况。

这个患者小便的时候出现眩晕,其实际亦是一过性眩晕。在我们的颈椎病患者当中,常常有患者突然眩晕几秒钟,甚至突然晕厥几分钟后如常的患者。晕和厥我个人认为发病机理是一样的,只是发作的度不同,晕轻厥重而已。“厥”什么叫厥呢?在《伤寒论》里面提到“阴阳之气不相顺接为厥”。在我们自然界当中阴阳之气顺接的时间段是什么时候呢?我们一年有二十四节气,其中最大的四个节气是二至二分,二至指的是冬至和夏至,冬至阳气生夏至阴气生,这二至指的是阴阳的生。二至对应人体就是心和肾,肾为水脏而藏真阳主阳生,心为火脏而藏真阴主阴生。二分指的是春分和秋分,分则气分,春分和秋分是阴阳二气的交界,春分以后天气一天比一天热,秋分之后天气一天比一天冷;民谚有句叫做“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说的就是春分和秋分是气候变化的分水岭,也说明其二分是顺接一年之中阴阳气候的。二分对应人体就是肝和肺,肝体阴而用阳,肺亦主宣发于肃降,而肝重在气机的升,肺中在气机的降,肝重在引阴出

阳,肺重在引阳入阴。厥是阴阳之气不相顺接,这不相顺接可能是阳不接阴,亦可能是阴不接阳,阳不接阴主要是升机不够,阴不接阳主要是阳降不及。而在临床当中出现厥证的主要见于中老年人,这类患者阳气入阴出现障碍多见。而阳入阴出现障碍的原因是肺气不降,阳降靠的是真阴,肺气不降则说明肺阴不足。百合色白瓣多,其型似肺而秉秋金之气,有引阳入阴之力。故此药为治疗阳不入阴之妙药。

而肺又朝百脉,脉中之气血运行是否通畅亦离不开肺的宣发和肃降之力。对于疼痛,我们常常说经脉不通则痛;,一过性疼痛其疼痛时后面的气血不能和前面的气血正常衔接,经脉中流动的气血占时出现闭堵,而出现短暂的疼痛,当后面的气血和前面的气血正常衔接候则疼痛消失;根据取类比象的原则此类情况亦是厥证的一个缩小版,其机理亦同于厥。故而对于一过性疼痛,百合一样有效果。

举两个医案:

1、隋某、女、41岁,2021929日初诊,自诉1周右下腹间断性疼痛,时间不固定,近3天凌晨4点左右会疼痛,昨晚1点,晨6点疼痛明显,自觉症状较前加重。疼痛消失后无特殊不适。纳差,眠差,二便调。月经正常。喝冷饮会肚子不舒服。无自汗盗汗。怕冷亦怕热。舌淡边缘隆起,苔白,脉关偏浮。诊断为肝郁脾虚导致的腹痛。处方:

白芍 60g    炙甘草 40g   生地黄 30g   百合 20g   炙淫羊藿 20g  醋五味子 15g

盐补骨脂 15g  制吴茱萸 10g   黄连 15g    大枣 50g

             一日一剂,三剂。

此方是芍药甘草汤,百合地黄汤,四神丸三方合用化裁;患者三天后复诊说吃药当晚没有出现腹痛,安然入睡,次日出现两次轻微腹痛,疼痛程度明显改善,第三天没有再疼痛过,后变方调理体质。

2、汪某、女、31岁,20210713日初诊,患者自诉今年5月初一次工作劳累后出现前胸胸骨抽挚性疼痛,疼痛每次持续1-2分钟,当时夜间明显,只要晚上疼痛后,第二天会全身乏力。多处医治一直无明显疗效。现白天也会出现疼痛,每天十次左右。晚上嗓子有黄色稠痰,白天无痰。时感胃胀,胃部10年前开始疼痛,以饥娥和吃辛辣疼痛明显。3年前怀第二个孩子时出现晨起或者劳累后耳鸣,耳鸣亦是一阵阵的。纳差,易醒,大便秘,小便次数多。怕冷,无自汗盗汗。月经规律量少。舌淡苔白腻,脉有滑象。诊断为肝郁脾虚,湿痹经络导致的胸痛。

处方:

生地黄 40g   百合 20g  旋覆花 10g(包煎)   醋香附 15g   茯苓 15g

薏苡仁 30g   法半夏 25g   炒紫苏子 10g   陈皮 10g  砂仁 10g(后下)

沉香 10g

               七付,一日一剂。

此方是香附旋覆花汤合百合地黄汤化裁,根据经方大师江尔逊老前辈的经验香附旋覆花汤治疗胸胁,既不是胀痛,也不是刺痛、隐痛,而是“牵挚性疼痛”“且移动体位则疼痛加重”这两大特点有显著疗效;胁痛也叫胸胁痛,包含胸痛,我此处直接借用了“牵挚性疼痛”和“一过性”的特点。患者920号带其母亲来找我诊治,说吃了三剂后胸痛就消失了,七剂吃完胃胀和耳鸣症状也明显改善。期间由于出差没来复诊。

注:一谦阁阁主王家祥老师坐诊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慧忠北里105号楼北京胜永祥中医诊所。电话微信同号:1500824259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