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主任笔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之概念篇,各个类型的诊断要点你都记住了吗?

 竹林听雨一梁濛 2024-05-15 发布于浙江

图片

 写在前面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严重危害母儿健康的产科并发症。严重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产后出血,妊娠合并心脏病及产褥感染并称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各类型之间可随时发生演变。因此,该病的早期识别,规范化诊治及科学预防等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在深入探讨以上问题之前,理清相关的基本概念是很有必要的。本期先为大家整理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系列之概念篇,一起回顾学习一下各个类型的定义和诊断要点。

1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分类

目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主要分成以下四类

1

妊娠期高血压

2

子痫前期-子痫

3

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

4

慢性高血压伴发子痫前期

妊娠期高血压

妊娠 20 周后,收缩压 ≥ 140 mmHg 和(或)舒张压 ≥ 90 mmHg;蛋白尿检测阴性。收缩压 ≥ 160 mmHg 和(或)舒张压 ≥ 110 mmHg 为重度妊娠期高血压。

Tips

1. 妊娠 20 周后首次出现血压 ≥ 140/90 mmHg,可能是妊娠期高血压,也可能是子痫前期的首发表现。因此,要注意后续的血压监测及脏器功能的评估,及时判断疾病的变化和进展。

2. 妊娠期高血压在产后 12 周内恢复正常。因此,妊娠期 20 周后首次出现血压 ≥ 140/90 mmHg,蛋白尿阴性,且孕期未进展为子痫前期,产后 12 周血压恢复正常方可确诊妊娠期高血压。

3. 重度妊娠期高血压应与重度子痫前期一样对待。

子痫前期-子痫

子痫前期

妊娠 20 周后出现收缩压 ≥ 140 mmHg 和(或)舒张压 ≥ 90 mmHg,伴有下列任意 1 项:

尿蛋白定量 ≥ 0.3 g/24 h,或尿蛋白/肌酐比值 ≥ 0.3,或随机尿蛋白 ≥ (+);

无尿蛋白但伴有以下任何一种器官或系统受累: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或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的异常改变,胎盘-胎儿受累等。

重度子痫前期

子痫前期伴重要脏器功能损伤则为重度子痫前期。重要脏器功能损伤包括:

1

血压持续升高不可控制:收缩压 ≥ 160 mmHg 和(或)舒张压 ≥ 110 mmHg;

2

持续性头痛、视觉障碍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表现;

3

持续性上腹部疼痛及肝包膜下血肿或肝破裂表现;

4

转氨酶水平异常:血丙氨酸转移酶(ALT)或天冬氨酸转移酶(AST)升高;

5

肾功能受损:尿蛋白定量 > 2.0 g/24 h;少尿(24 h 尿量 < 400 ml,或每小时尿量 < 17 ml),或肌酐水平 > 106 umol/l;

6

低蛋白血症伴随腹水、胸水或心包积液;

7

血液系统异常:血小板计数持续性下降并低于 100 × 109/L;微血管内溶血,表现为贫血、血乳酸脱氢酶(LDH)升高或黄疸;

8

心功能衰竭;

9

肺水肿;

10

胎儿宫内生长受限或羊水过少、胎死宫内、胎盘早剥等。

子痫

子痫前期病情进展,孕妇出现强直性抽搐,即为子痫。

可表现为眼球固定,牙关紧闭,口角面肌抽动,继发全身四肢肌肉强直,可伴有昏迷或神志丧失。

妊娠晚期或临产前发生的子痫称产前子痫;分娩时发生的成为产时子痫;产后发生的为产后子痫

Tips

1. 子痫的诊断要注意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抽搐,如癫痫,脑炎,癔症等。

2. 多数情况下,子痫的发生是在子痫前期疾病的基础上逐渐进展的表现。但在少数病例,子痫前期的征象并不明显,而突然发作子痫,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3. 孕 34 周前发生的子痫前期称为早发型子痫前期,是重度子痫前期的一种,也称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

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

孕妇既往患有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或在孕 20 周前首次发现收缩压 ≥ 140 mmHg 和(或)舒张压 ≥ 90 mmHg,妊娠期无明显加重或表现为急性严重高血压,或在产后 12 周后仍持续存在高血压状态

Tips

1. 孕妇原发或继发的高血压原因各异,因此其病程和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

2. 通常情况下,慢性高血压孕妇孕中期血压略有下降,到孕晚期恢复到妊娠前水平。

慢性高血压伴发子痫前期

慢性高血压孕妇,妊娠 20 周前无蛋白尿,妊娠 20 周后出现尿蛋白定量 ≥ 0.3 g/24 h 或随机尿蛋白 ≥ (+);或妊娠 20 周前有蛋白尿,妊娠 20 周后尿蛋白量明显增加;或出现血压进一步升高等上述重度子痫前期的表现,即称为慢性高血压伴发子痫前期。

Tips

1. 既往病史对慢性高血压的诊断有帮助,如经产妇上一胎就合并高血压,肾病性高血压,高血压家族病史等。

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之所以以孕 20 周为界限,是因为正常妊娠状态下,孕妇血压以 20 周为界呈「U」型改变,即妊娠 20 周前,收缩压和舒张压轻微下降,孕 20 周后有轻微上升,到孕 37 周后收缩压和舒张压达到峰值。

2

其他类型的高血压

1、妊娠期间正常高值血压

血压在 130~139/80~89 mmHg 称为妊娠期间正常高值血压。

通俗地讲,可以将妊娠期间正常高值血压理解为高血压临界状态。

有研究表明,妊娠期间正常高值血压同样会增加子痫前期,早产等的发生风险。

这类高血压虽不像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那样需要药物治疗,但生活方式干预和密切监护是很有必要的。

2、白大衣高血压

妊娠 20 周之前出现的诊室血压升高 ≥ 140/90 mmHg,但家庭自测血压 ≥ 135/85 mmHg 和(或)24 h 动态血压正常。

有研究表明,白大衣高血压孕妇中约一半会发展为妊娠期高血压或者子痫前期。与血压完全正常的孕妇相比,白大衣高血压孕妇子痫前期发病率约上升 2 倍。

白大衣高血压可不予药物治疗,但必须密切监测血压,特别是做好家庭自测。

3、一过性性高血压

妊娠 20 周后出现的诊室血压升高 ≥ 140/90 mmHg,在未接受降压药物治疗的情况下,血压在后续测量中恢复正常。

与白大衣高血压不同,一过性高血压常发生于孕中晚期,而白大衣高血压出现在孕 20 周之前。

但与白大衣高血压相同的是,一过性高血压同样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风险,其风险值约 40%。

因此,一过性高血压同样应引起重视。

4、隐匿性高血压

与白大衣高血压正相反,隐匿性高血压是指在妊娠 20 周之前,出现诊室血压正常( < 140/90 mmHg),但家庭自测血压 ≥ 135/85 mmHg 和(或)24 h 动态血压升高。

关于隐匿性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点和疾病特征目前尚缺乏研究数据,因此,在做隐匿性高血压诊断时应谨慎。一般情况下,隐匿性高血压孕妇往往在孕 20 周前即存在高血压靶器官功能异常,如慢性肾病,左心室肥厚以及视网膜病变等。

 写在最后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机制复杂,疾病表现多样。要充分认识并科学管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离不开对相关基本概念的掌握。

只有正确认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各种类型,明辨各类型间的异同,才能在临床工作中实现早期识别,精准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给母儿带来的负面影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系列会持续更新,敬请期待!

首发:丁香园妇产时间

作者:庄研

策划:sober

参考文献

1、妇产科学(第九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妊娠期高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1)

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20)

4、Macdonald-Willis C,et al. Gestational-age-specific reference ranges for blood pressure in pregnancy: findings from a prospective cohort[J].J Hypertension, 2015, 33(1):96-105.DOI:10.1097/HJH.0000000000000368.

5、Brown MA, et al. Hypertensive disorders of pregnancy: ISSHP classificatio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recommendations for international practice. [J]. Hypertension,2018,72(1):24-43. DOI:10.1161/HYPERTENSIONAHA.117.10803.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