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汤头歌诀白话解丨表里二阵

 花无缺3myj1j3d 2024-05-15 发布于江苏

各位中医少年:

这周我们背诵学习的是“表里之剂”。

同学们都知道,“表”和“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表在外,里在内;治表多用汗法,治里多用下法。

那么这个以“表里”命名的阵法,是不是兼具治表治里两项长处呢?

没错!

这个阵法既解表又攻里,融合了前面学习过的“解表阵法”“攻里阵法”以及“和解阵法”的多重智慧。

让我们一起去走进——

01

() (chái) () (tānɡ)

() (chái) () (tānɡ)(yònɡ)()(huánɡ)  (zhǐ) (shí) (qín)(xià) (bái)(sháo)(jiānɡ)

(jiān) (jiā) (jiānɡ) (zǎo)(biǎo) (jiān) ()  (miào)() (nèi) (ɡōnɡ)(bìnɡ) (wài) (rǎnɡ)

(chái) () (mánɡ) (xiāo) () () (ěr)   (rénɡ) (yǒu)(ɡuì) (zhī) ()(huánɡ)(tānɡ)

图片

既然以柴胡命名,说明柴胡这味药在阵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知道,柴胡是少阳经的vip,能够在别的药难以进入的“门轴”地带畅通无阻。所以外邪进入少阳经之后,小柴胡汤就是非常常用并且好用的驱邪方式。但当外邪既入少阳经,也入了阳明经之后,光用小柴胡汤阵法就会力不从心了。

怎么办呢?张仲景老前辈又在这个阵法的基础上创制了大柴胡汤。

大柴胡汤,顾名思义,比小柴胡汤威力更大。这个威力体现在哪呢?我们看一看大柴胡汤阵法的成员,有没有觉得似曾相识?柴胡、黄芩、半夏,这是去掉人参和甘草之后的小柴胡汤大黄、枳实,这是去掉厚朴之后的小承气汤。小柴胡汤是主攻少阳病邪的,小承气汤呢,是主攻阳明病邪的,所以大柴胡汤阵法可以看作是一场少阳和阳明的联手作战。

在这个新班底中,小柴胡汤阵容的比重更重,所以柴胡仍然是统帅,和黄芩一起清理少阳地带的病邪;大黄枳实,一个清热泻火,一个降气导滞,一个如骤雨,一个如狂风,共同把胃肠道上的热邪冲刷下去。半夏生姜联手,帮助脾胃整治内部环境,治疗呕吐呃逆等症状。这个阵法中还有一位新成员:白芍药。它的味道甘酸,是肝的好朋友,既能柔和肝气,也能为肝补充营养,同时还能帮助大黄缓解腹中疼痛,帮助枳实消除心口满痛。大枣皮红肉黄,调和脾胃,益气补血,可以最大程度降低“战火”对脾胃的损伤。

严格来讲,大柴胡汤解的是“半表半里”合并“里”,也就是少阳合并阳明的病症,病人通常表现为一会热一会冷,口苦咽干、目眩耳鸣,心口满痛或者痞硬,大便燥结或者伴随热痢,舌苔黄、脉象弦而有力等等。

通过“内攻并外攘”,大柴胡汤就完成了表、里、内、外的作战规划,成为名垂千古的优秀阵法。

“柴胡芒硝义亦尔,仍有桂枝大黄汤”,这句歌诀描述的是大柴胡汤基础上的两个附方:柴胡加芒硝汤、桂枝加大黄汤,同学们可以参照书本上的详细解读。

02

(shēn) () (yǐn)

(shēn) () (yǐn) (nèi) (yònɡ)(chén) ()   (zhǐ) (qiào)(qián) () (bàn) (xià) ()

(ɡān) (ɡé) ()(xiānɡ) (ɡān) (jié) ()   (nèi) (shānɡ) (wài)(ɡǎn) () (fānɡ) (tuī)

(shēn)(qián) (ruò) () (xiōnɡ)(chái)()   (yǐn) (hào) (xiōnɡ) () (zhì) () (chà)

(xiānɡ) () (yǐn) (jǐn) (chén) () (cǎo)   (ɡǎn)(shānɡ) (nèi) (wài) () (kān) (shī

图片

参苏饮阵法的班底庞大,有人参、紫苏叶、陈皮、枳壳、前胡、半夏、葛根、木香、甘草、桔梗、茯苓11位成员。

它的出场要具备两大条件:一是内伤,二是外感风寒

怎么理解呢?比如一个人日常就存在脾胃虚弱的问题,整天倦怠无力、气短、不想说话、脉弱、大便溏泄,突然一天又风寒感冒了,恶寒发热、无汗、鼻塞、头痛、咳嗽痰清,这时候用参苏饮阵法就是非常合适的。

参苏饮的适应症中,一个比较典型的表现就是痰饮,因为我们体内的痰是从脾生出来的,脾虚之人往往伴随痰湿、痰饮。尤其是风寒感冒后,又打吊瓶或者误用了寒凉药物,会让脾虚加重,痰的症状也更明显,并且这个痰的颜色发白,质地清稀成水饮状。

有气虚,有寒郁,有痰湿,找准症结,参苏饮阵法就开始有组织有纪律地发动了:

紫苏叶又轻又香,善于向上向外透发,我们烤肉的时候用紫苏叶包起来,香味就会变得非常有层次,这是因为紫苏叶能够把香味透进肉里面,这股力量用到人体中,也能够很好地透皮散寒;但是再深入一点,走到肌肉的风寒,苏叶就无能为力了。谁来帮它从肌肉中搜风除寒呢?就是葛根。我们去山里走一圈,经常能看到密密麻麻的葛藤,一爬就是一片树,一片山,顺着藤摸下去,其实就一条根。由此可见,葛根拔土汲水,输送养分的力量有多强大。把它用在这里,能够轻松松解肌肉,帮苏叶拔出躲藏在深层次的风寒;人是天地之灵,肖似人形的人参也是草木中的极品,能够大补元气,帮人们把虚弱的中气补起来。

前胡、半夏、桔梗、茯苓,都是痰浊和湿邪的克星,它们就像拖把和扫把,能把浮游在体内的痰浊垃圾清扫干净。痰湿一旦胶结成团,难免需要“锐器”来砍一砍、刮一刮,枳壳、陈皮、木香都是理气的大将,正好可以做这方面的工作。

参苏饮在服用的时候还需要加入生姜大枣,生姜是发汗的好手,能够协助苏叶、葛根把风寒清理干净。大枣辅助人参补益脾血,从根本上改变脾虚的局面。另外还有老熟人甘草,既调和诸药,又补气健脾。

11名队员齐心协力,一场仗打下来,外感和内伤的一系列问题就能得到基本解决。

参苏饮还比较擅长治疗迁延多日的感冒。20世纪70年代,中央领导胡乔木在无锡期间感冒发烧,很多天还没好,上海名医张伯臾接到指示,急忙赶到无锡。经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张伯臾诊断病因为虚人感冒,用的就是“参苏饮”的加减方。胡乔木同志吃了一服药,烧就退了,再吃了一服药,病就痊愈了。这就叫“药若对症一碗汤”,所以说大家不要被传言“中医是慢郎中”给误导,只要辨证明确,用药精准,中医在很多疾病治疗中都有立竿见影、效如桴鼓的精彩表现。

这首歌诀的后四句,描述的是参苏饮阵法的“变阵”:

去掉人参、前胡,加入川芎、柴胡,就叫做芎苏饮,适用于没有气短乏力等气虚表现,而头痛较重,体质较强的外感内伤型患者;香苏饮由香附、苏叶、陈皮、甘草四味药组成,适用于四时感冒,尤其是感冒伴随胸膈胀满、嗳气不断的患者。

复习题

1、下面几个字在背诵打卡中出错率较高,请大家正确注音并自查自改。

芎(   ) 葛(   )芩(   )堪(    )

2、可以在少阳经与阳明经上同时作战的是下列哪个阵法?

A大柴胡汤 B小柴胡汤 C参苏饮 D芎苏饮

3、小明是一个比较“懒”的胖小孩,不爱运动、不爱说话、干什么都慢吞吞的,和大家一起出去玩,别的小伙伴跑得兴高采烈,他却动不动就困了、乏了,吃东西也经常消化不良。有一天这个胖小孩感冒了,恶寒发热,鼻塞头痛,十分难受,你认为下列方子哪个最适合他?

A大柴胡汤 B小柴胡汤 C参苏饮 D芎苏饮

图片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