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可忽视的防己黄芪汤

 经方人生 2024-05-15 发布于四川

防己黄芪汤是以黄芪为主药的一首方,其特点是恶风特别明显,虽居密室亦感风寒的来袭,可见黄芪防己汤比桂枝汤证的恶风更加明显。

这个黄芪的主要作用是“益卫气”,“《神农本草经》谓其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者,卫气不充于皮肤也,黄芪益卫气,故能医以上诸证”,并指出黄芪主治在表,是因“芪则益卫气,能止汗亦能发汗”;“卫实于表则汗自止,阳虚受表邪不能外达者,得芪则阳气足而邪得汗解,所以黄芪亦能发汗”。

防己黄芪汤的组成是防己一两,黄芪一两一分,炙甘草半两,白术三分。上判麻豆大,每抄五钱匕,生姜四片,大枣一枚。

方中黄芪、甘草、大枣、生姜补中、益气、实表,防己、白术逐湿利水以除邪,所以本方治风湿风水、表虚汗出而恶风者。

本方主水气浮肿,但是本方没有桂枝、茯苓,故不治气冲肉瞤。因有白术、生姜、大枣,增量黄芪,是治胃虚于里而气更不足于外,我们临证中见身重、汗出恶风的证候的时候就可以用本方。

本方是用生姜、黄芪发汗解表,用草、枣、术补中益气固表,故本方证的表虚比桂枝汤证更甚,当属太阳太阴合病的表虚证。

关于防己黄芪汤汤的原文有三条:

《金匮要略·水气病》第20条: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腹痛者加芍药。

这个脉浮为是病在外在表,身重为有湿,表虚不固,故汗出而恶风。风水是表虚湿停,故用防己黄芪汤固表解表利水。此脉浮汗出恶风,有似桂枝汤证,是由于表虚不固,故重用黄芪补虚即治。又此恶风极其敏感,虽居密室亦感风寒的来袭,与桂枝汤证亦易区别。这里的腹痛者加芍药恐为后人加入,可作参考。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第22条: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风湿也是病在表,表有湿,也是风水是表虚湿停,还是用防己黄芪汤固表解表利水。

《金匮要略·水气病》附方:《外台》防己黄芪汤治风水,脉浮为在表,其人或头汗出,表无他病,病者但下重,从腰以上和,腰以下当肿及阴,难以屈伸。

表无他病,是指没有头项强痛、身疼痛等表证的症状反应。这个水气集中于下体部,故但下重,从腰以上无异于平时,故谓为和,腰以下当肿及阴,以至两下肢难以屈伸者,本方治之。

我们在临证中用本方的辨证要点就是,见脉浮、汗出恶风、身重、身半以下肿重等。

本方证与防己茯苓方证近似,我们该如何鉴别使用?虽有风水和皮水称谓不同,但都有表虚不固证,防己黄芪汤证较重故黄芪用量大。而皮水有皮肤聂聂动而用茯苓较重,本方证无则不用茯苓,而用白术利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