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改变明代陶瓷史,看看这场大械斗!

 RK588 2024-05-16 发布于美国

玩瓷器,不可不懂历史。
现在不少喜欢收藏的朋友,动不动上来就说新老。其实,瓷器收藏中有一类瓷器,真是旧器如新,一点传世的痕迹都没有。
清代的官窑桶瓷文物,又称库出,有的完好的保存在故宫博物院里,连包装都没打开过,这种属于旧器如新。
还有一种,就是新出土的瓷器文物的某些品种,由于保管条件好,瓷釉坚硬,一点出土痕迹都没有(比如埋在沙里的或者悬坑出土的)。这也属于旧器如新的品种。
民国时期出了不少这类瓷器,都被外国人买走了。现在大摇大摆的登上了国际拍卖行,中国人再把这些当初不要的玩意买回来。

图片


所以,瓷器收藏者必须要懂瓷器文物鉴定。
瓷器鉴定是一门学问,入门容易精通难。就算大行,往往卡在瓷器鉴定的第三阶段,就是能看懂旧器如旧,却看不懂旧器如新。
因为旧器如新,所有那些看瓷器的经验仿佛都不管用了。如果不能从其他方面来分析判断此件瓷器的具体特征是否到代,则往往会错失高档的精品文物。
举例来说,今天给大家欣赏的这件瓷器。
不看款,你觉得这件青花瓶是什么年代的呢?你先默默的给自己一个答案,考考自己的水平。
整器看上去比较新,发色淡雅,器型比较少见,好像一个梅瓶截了半截。这种直口的梅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又主要流行于什么时候呢?
口沿绘画是是蕉叶纹,蕉叶的径有一笔画出的实心径,也有双勾不填色的空心径。肩部为缠枝花卉纹,画法应该是双勾填色。主体纹饰好像是松竹梅,树干为变形汉字。松竹梅好像生产在类似于江崖海水的崖石上。底款为富贵佳器。胎质润洁,没有火石红。

图片


以上就是这件瓶子给人的感觉了。
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时候的东西呢?
首先,从款识来看,这肯定不是官窑,而是一件高档民窑。
那么是不是所谓官搭民烧的瓷器文物呢?
不太像,因为官搭民烧一般是官窑画好瓷器送到民窑的好窑位里烧制,所以这个款要么没有,要么还是官窑款。
但官窑有一种制度,从民窑里选取最好的买下充官窑进入宫廷,不过这种现象极为少见。
那么如果是民窑,你知道明代历代皇帝是怎么对待民窑的吗?
所谓民窑其实就是私营的手工作坊,有史料表明,明代永宣时期民窑应该比较发达。
明代正统到弘治时期,民窑属于黑暗期。
明代正德嘉靖,民窑属于复兴器,再到隆庆万历民窑则非常兴旺发达了。
民窑如有精品,应当在什么年代范围内,你搞懂了这个就一目了然。
此器发色淡雅,绝不是苏麻离青发色,类似于成化弘治时期的平等青,又称陂塘青。
这种青料是江西乐平所产,或许从宣德晚期就进入了御窑厂用来彩绘青花瓷。
图片

图片

图片

史料记载,嘉靖中,乐平格杀,遂塞。
说的是什么呢?
嘉靖二十年(1541)六月辛酉初,'江西乐平县民,尝佣工于浮梁,岁饥艰食。浮梁民负其佣重,尽遣逐之,遂行劫夺。二县凶民遂各集党千余人,互相仇杀。'
就是说乐平人在浮梁(景德镇)以窑业为业做工,嘉靖二十年,饥荒。
本地人没活干,就群起攻击乐平人,不让乐平人在浮梁干活。
这样两县的人发生了械斗,互相仇杀。
从此乐平的平等青就不再进入景德镇烧瓷了。
也就是说从嘉靖二十一年后,镇窑就不再用平等青了。

图片


所以,这件富贵佳器款青花瓷文物,应当就是嘉靖二十年前景德镇民窑烧的青花精品,那几个字是福寿康宁。
这是当时嘉靖皇帝最喜欢的吉祥纹样,也是从嘉靖时期开始才出现在瓷器文物上的装饰手法之一,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
嘉靖皇帝喜好道教,喜欢吉祥话。所以当时的瓷器上都出现了道教纹饰如八仙过海,麻姑祝寿等图案。
嘉靖时期的青花瓷多为回青所绘,发色极其浓艳。也或许就是因为回青盛行的原因,原本为官窑所用的平等青逐渐被民窑使用。
嘉靖时期开始的民间造宅造园的奢侈行为,造成了大量高等级瓷器的市场需求,有了市场需求,加上皇家对平等青失去兴趣,不再严控民窑生产,则民窑开始逐步走向繁荣。这件珍贵的福寿康宁款青花瓷瓶文物就是那段历史的真实见证。

欢迎家人们转发出去支持我们,让更多人受益!


RECOMM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