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年人,迅速进入工作状态的1个秘诀

 剽悍晨读 2024-05-16 发布于上海

主播:Bobo

大家早上好,欢迎打开剽悍晨读,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今天是2024年5月16日,我们要给大家分享的书是《一分钟超级记忆术》。
 
这本书是由《最强大脑》意大利队记忆冠军马戴奥·萨勒沃所写。在以往的晨读中,我们曾分享过书中部分内容,这次我们重点解决的问题是:进入工作状态,你只需要经常问自己三个字。
 

状态 
 
跟成年人相比,小孩子更容易迅速进入专注状态。
 
原因是:小孩子经常会问为什么?
 
比如,当他们问:妈妈,世界上有奥特曼吗?
 
这时候,他的专注状态达到了顶峰,不管你说什么,他们都会极致专注且牢记。
 
这就是为什么,如果你告诉他们:孩子,这个世界上没有奥特曼的时候,他们会嗷嗷大哭。

原因很简单,他们因为太专注,所以情绪就容易起伏。
 
相反,对大多数成年人来说,可能即便是涉及到他们核心利益的东西,他们也得听几遍,才有一点波动。
 
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学习是一件被动的事情,需要被动地等待信息进入我们的大脑。
 
比如,在学习英语或其他外语时,传统的学习方法都是阅读与反复背诵,不断用知识轰炸我们的大脑。
 
但是,这种学习方法是枯燥的、耗时的,且效果有限。
 
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与这种学习方式相关联的情绪是无聊、焦虑、沮丧和压力。
 
这些情绪都是我们在脱离学习状态时才会感知到的。
 
也就是说,学习时,如果我们是这种状态,那就不是在学习,而是在浪费时间。
 

筛选
 
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问自己“为什么”,本质上是一个筛选。
 
什么意思?
 
比如,接手一项工作时,你问自己为什么要做?
 
你会思考更本质的东西,而不是做了就行,或者听领导安排。
 
现实是,当下大多数成年人总是会毫不怀疑地接收任何信息,而不提出任何问题。
 
比如,每个人都知道将手机与电脑或汽车音响连接的系统被称为蓝牙,但很少有人提问:“为什么叫做蓝牙呢?”
 
所以,当你的孩子面对一本书或一个新的话题时,家长第一件事是想办法激发他的好奇心,比如,这个是讲什么故事的,有什么动物,多么有意思。
 
而家长在自己面对工作和学习时,却忘了最重要的一环:为什么学?为什么做?
 
比如,你即将观看一部关于某个主题的纪录片,你问自己:“这部纪录片讲的是什么?”或者“如果有一个非常了解这个主题的人,我会问他什么问题?”这时,你的大脑会好奇地寻找答案,并准备接收答案。
 
 
效率
 
向自己提问的原因是:能够迅速让自己进入工作状态,提升工作效率。
 
数据显示,20%的问题能为我们带来80%的知识。
 
在一本书中,真正对你有用的东西,可能只有20%。
 
但如果你不提问,没有目的地阅读,那么你就会浪费80%的时间。
 
这对成年人来说,是非常可惜的。
 
更重要的是,这种信息轰炸,对我们的大脑来说,是非常“致命”的。
 
面对没有目的和意义的海量信息,我们的大脑也想防卫或逃跑。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成年人一有机会就会逃课,因为学习令他们产生一种大脑正在遭受轰炸的联想,这使得学习成了一件令人想要尽快逃避的事情。
 
为此,作者认为,你可以使用以下5个简单的问题作为模板。
(1)谁?
(2)如何?
(3)在哪里?
(4)什么时候?
(5)为什么?
 
那么,关于战争的问题,就可以是以下5点:
(1)有哪些人参与这场战争,是谁和谁之间的矛盾,是谁造成的?
(2)它是如何发生的?
(3)它在哪里发生?是在同一个地方还是几个地方?战线有变化吗?
(4)它是什么时候爆发的?又是什么时候结束的?
(5)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
 
这些问题能够有效激活你思考,让你对相关信息更专注。
 
因为你渴望得到答案,并由此进入一种敏感且充满好奇的状态。你在阅读的过程中想要找到对应的答案时,就会更集中注意力。
 
总结一下,让大脑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给它一个好问题就够了。而这个好问题,大多数是由为什么展开的。为什么要坚持阅读剽悍晨读?因为这是我们距离客观的成长知识,最近的公众号之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