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降本增效:成也KPI, 败也KPI

 降本设计 2024-05-16 发布于上海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内卷”,制造业企业在追求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降低成本的有效方法。

其中,将年度降本目标纳入KPI考核体系,成为了许多企业的选择,企业把降本的成效和员工的工资、奖金、期权、升职等结合起来,以激励员工想办法控制成本。
这种考核方式确实能有一定的导向作用,能够激发员工降本增效的积极性,又能够确保企业目标的实现,但任何管理手段都有其两面性,实际工作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本文将对其优劣点进行分析。



 1 
KPI考核的优点

1)目标明确,导向性强

将年度降本目标纳入KPI,能够使员工清晰地了解到企业的成本控制目标,形成强烈的目标导向意识。这有助于统一思想和行动,确保各项工作围绕降低成本这一目标展开。

2)激励作用显著

将降本目标与个人绩效挂钩,能够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员工在追求降本的过程中,不仅能够锻炼自己的能力,还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3)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在降本目标的引导下,企业会更加注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避免资源的浪费和冗余。这不仅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还能够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4)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通过年度降本目标的设定和考核,企业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自身的成本管理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提升。




 2 
KPI考核的缺点

1可能引发成本操纵行为

在强烈的降本压力下,一些员工或部门可能会采取不正当手段来降低成本,如虚报数据、偷工减料等。比如原本一次性可以降10%的,但因为KPI定为5%, 员工可能就将另外的5%留在第二年去降,结果也就有可能导致订单丢失,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首次选型的时候就选高价的物料,为自己以后降本留出空间;也有开始就明知道有更便宜的方案,但为了KPI目标,选用高价的方案,等等这些行为不仅会损害企业的利益,也起到了反作用。

2压力过大可能导致短视行为

过于强调降本目标可能会使员工过分追求短期内的成本降低,而忽视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这可能会导致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质量等方面的投入不足,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3可能引发内部竞争过于激烈

将降本目标纳入KPI考核,可能会使不同部门或员工之间为了完成目标而产生激烈的内部竞争。如果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这种竞争可能会导致企业内部合作关系的紧张甚至破裂。

4考核指标设置难度大

年度降本目标的设定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市场环境、企业战略、资源状况等。如果考核指标设置不合理,可能会导致目标过高或过低,从而影响考核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3
到底应该如怎么做?

单独靠将年度降本目标纳入KPI考核体系这种措施来降本增效是有局限性的,既有其优势也有其不足。
企业在实施这一考核方式时,应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有以下措施可避免上述的缺点或减少其发生的概率。为了克服上述提到的将年度降本目标纳入KPI考核的缺点,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措施:

1. 平衡长短期目标:

  • 在设定降本目标时,应该同时考虑企业的短期和长期利益。例如,可以设定一些鼓励创新和持续改进的指标,以平衡短期的成本削减和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 定期进行目标审查和调整,确保目标与企业的长期战略保持一致。

2. 强化跨部门合作与沟通:

  • 建立有效的跨部门沟通和协作机制,促进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减少内部竞争。

  • 可以设立跨部门协作小组或项目团队,共同制定和执行降本策略,加强团队合作。

3. 科学设定考核指标:

  • 制定年度降本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市场环境、企业内部条件和行业特点,确保目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 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综合考虑成本降低的绝对值、相对值以及成本结构改善等因素,使考核更加全面和公正。

4. 加强监控与审计:

  • 建立健全的成本监控和审计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成本操纵行为。

  • 定期对降本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审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5. 提供培训与支持:

  • 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成本管理和降本增效的认识和能力。

  • 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性的降本方案,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6. 建立奖惩机制:

  • 设计合理的奖惩机制,对在降本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员工或部门进行表彰和奖励,增强员工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  对违反规定或造成损失的行为进行适当的惩罚,以维护考核的公正性和严肃性。

7. 持续改进和优化:

  • 定期对降本目标和考核体系进行回顾和总结,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改进。

  • 鼓励员工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持续优化成本管理和考核体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企业需求。

通过实施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避免将年度降本目标纳入KPI考核的缺点,充分发挥其优点,实现企业的成本控制和可持续发展。

降本增效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一考了之,需要多方协作并建立有效的积极的机制。


----END---

作者简介:戴红, 著名上市公司担任结构设计部总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