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喜报 | 徐汇区这四个项目(点位)入选上海市“非遗在社区”示范名单

 cxag 2024-05-16

近日,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布了2024-2026年上海市“非遗在社区”示范项目和示范点名单

其中,天平街道的“上海绕口令”项目与漕河泾街道的“中式服装盘扣制作技艺”项目成功入选2024-2026年上海市“非遗在社区”示范项目,湖南街道的海派连环画传承馆(连环画)华泾镇社区学校(钩针编织技艺)被评为2024-2026年上海市“非遗在社区”示范点。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图片
图片
图片

天平街道:上海绕口令


天平·上海绕口令传承基地位于天平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基地一贯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绕口令”为载体,在天平“名家坊”成员徐维新、钱程以及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俞惠娣、殷志强等人的指导和参与下,积极开展“上海话”和“上海绕口令”的保护、传承工作。

图片

传承人殷志强

近年来,街道将“上海绕口令”融入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项目辐射至辖区生活盒子。每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举办上海方言绕口令展演,并于2017年起开设上海小八腊子曲艺培训班。此外还编撰出版了《上海绕口令》一书,有效地保护和传承了这一珍贵的传统文化财富。今年已编撰《上海绕口令·金铃塔》一书文稿,将于2024年由文汇出版社出版。

图片

传承人俞惠娣

2023年,街道授予俞惠娣天平“守艺人”称号。俞惠娣辅导徒弟贾芝羽、董臻宜、杜晨玥演唱的上海绕口令《雷峰塔》参加上海市第七届“唯实杯”青少年曲艺大赛获得优秀奖。传承人殷志强辅导的徒弟王奕辰、干智臻、冯嘉祥、徐智宸参加上海市第七届“唯实杯”青少年曲艺大赛获得三等奖和优秀奖。

漕河泾街道:中式服装盘扣制作技艺


漕河泾街道从1998年开始成立盘扣团队,挖掘盘扣文化、传承盘扣技艺、发展盘扣项目。经过多年的发展及保护,目前项目有传承人6人,其中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社区学员传承人群三百多人,分散在各个社区和院校。固定的传承工作室2处,校园传承基地1处(中国中学高中部)。

图片

传承人宋滔在中国中学教学

在传承发扬传统盘扣制作技艺的基础上,漕河泾街道的“中式服装盘扣制作技艺”项目不断专研革新,已将盘扣制作成独立的工艺品。近年来举办和参与了一系列重大活动,包括:2020年,进博会上海非遗新闻中心特展;2021年6月11日上海花博会活动;2022年“新疆是个好地方”19省市非遗展;2022年第九届全国文化馆“地级市百馆联动”文旅嘉年华;2023年“旅游产业博览会”展示互动互动等。并获得2022年首届“非遗新体验”国潮文创设计大赛最佳作品奖;2023年长三角善文化创意大赛金奖等奖项。

海派连环画传承馆


位于湖南街道的海派连环画传承馆传承面积200平方米左右,并配有齐备的传承设备,可以全面开展传承非遗技艺和开展各类画展和讲座。馆内有非遗传承人著名连环画家汪观清、画家钱定华、画师邬海佳老中青三位代表老师。每年吸引周边社区居民和市民游客数千人来此参观及参加体验活动。

图片
图片

海派连环画传承馆常年设有连环画阅读角和绘画角,在让市民阅读连环画的同时还可以拿起画笔绘制连环画,是红色文化旅游线路,海派文化旅游线路的其中一站,也是感受海派文化和传统文化魅力的一站。

华泾镇社区学校


华泾镇社区学校常态化开展非遗传承传播实践工作,每年都会组织开展各类编织活动和培训课程,定期举办编织技巧交流会和展示活动,吸引更多人走进编织艺术。同时,还与辖区内中小学校合作开展编织课程,将非遗文化传递给下一代。

图片

学校积极组织开展重要活动,吸引大量民众的参与。例如,每年举办上海市“徐汇华泾杯”手工编织大赛,邀请全市编织爱好者参加,展示其编织技艺;举办线下展示活动和“云展厅”,为编织达人提供展示和交流平台,已举办了十一届,成为沪上编织界的知名赛事。

图片

来源|徐汇区非遗办

转载请标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