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日课403丨生活中的美好,需要我们用心去捕捉

 新用户7922tYMY 2024-05-16 发布于北京

每天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今天我们开始《庄子》第403讲。欢迎留言交流。


以目视目,以耳听耳,以心复心。若然者,其平也绳,其变也循。古之真人,以天待之,不以人入天。古之真人,得之也生,失之也死;得之也死,失之也生。(《庄子·徐无鬼》20

用眼睛去看眼睛能看见的,用耳朵去听耳朵能听到的,用心灵去观照心灵能领会的。成玄英疏曰:

夫视目之所见,听耳之所闻,复心之所知,不逐物于分外而知止其分内者,其真人之道也。

我们如何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是发现世间的美,还是照见人间的恶?不能内观,不能倾听内心,被外物而流转,整个人也就越活越凌乱了。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能做到这样,则心平如水,直如木匠取直用的墨线,变化时顺任外物。

既有原则又有底线,以不变应万变,顺应环境的变化,通达而不迂腐。方圆之道不过如此。

古时的真人,用自然对待人事,不用人事去干预自然。成玄英疏曰:

玄古真人,用自然之道,虚其心以待物。不用人事取舍,乱于天然之智。

真人是很纯粹的,他顺任自然、社会的大道,不会刻意去改变什么,相互之间和谐相处,自在成长。他没有人生的大起大落,吃饭的时候吃饭,睡觉的时候睡觉,学习的时候学习,工作的时候工作,恋爱的时候恋爱,生子的时候生子,平平淡淡,活出一个人的一生。

古时的真人,以得为生,以失为死;以得为死,以失为生。林希逸注曰:

其生也若得若失,其死也若得若失,不以死生为得失,听其如何。生而曰得亦可,死而曰得亦可;死而曰失亦可,生而曰失亦可。

生老病死,得失,拒绝不了,也由不得自己,那就顺其自然,不惊不喜。否则,整天担惊受怕,能改变什么?


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2016年11月以来,我们每天一课,逐字逐句,读完12部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道德经》《荀子》《聪训斋语》《澄怀园语》《曾国藩教子书》《声律启蒙》《家塾教学法》《朱子读书法》等。《庄子》《曾国藩家书》正在讲读中。欢迎你的加入。

每天一课读经典,做一个儒雅的现代人。

日课温故 
荀子温故(全)32篇477讲
老子道德经日课(全)附阅读书目
论语温故(全)20篇500讲
孟子温故(全) 14篇305讲附阅读书目
古本《大学》(全)36讲
《中庸》日课(全)60讲

涵泳诵读 
日诵丨声律启蒙 上平十五卷全 (诵读版)
日诵丨声律启蒙 下平 十五卷全  何处春朝风景好,谁家秋夜月华圆

家风传承
家训丨曾国藩教子书(全)
家训《聪训斋语》全文丨父子双宰相、六代翰林,曾国藩倍加推崇的家训
家训《澄怀园语》全文丨父子双宰相、六代翰林,曾国藩倍加推崇的家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