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小学教师基本功(31):教师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

 leeechen64 2024-05-16 发布于重庆
推荐阅读:
备 课

集体备课如何转型升级?

教学设计如何转型与进阶

新课程标准(2022版)背景下,中小学备课正在发生怎样深刻的变化?

如何解决中小学集体备课中的“老大难”问题?

新课标背景下的“六步备课法”

走向结构化备课的实践

如何有效开展集体备课?

上 课

如何上好练习课(附有练习课教学模式)

如何上好复习课(附有复习课教学模式)中小学

如何上好试卷讲评课?

如何打造一堂高效的试卷讲评课?

说课、听课、评课

新课标背景下说课到底该怎么“说”?(附有说课模板)

听课记录到底应该“记”什么?

教师有效听课“三部曲”

如何才能让说课更精彩?

如何写出高质量的评课稿?

一堂好课的标准究竟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附有各种课堂评价标准)

评课究竟应该怎么“评”?

中小学教师评课的“四个维度”

如何才能让说课更精彩?

作业批改

究竟有哪些方法能够帮助中小学教师快速高效批改作业?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批改作业?

如何有效组织实施小组式批改作业

到底怎样批改作业更有效?

究竟有哪些方法能够帮助中小学教师快速高效批改作业?

其 他

用好期末复习“八字诀”,提高学生的学业质量

如何撰写考试分析报告(本文内含多个考试成绩分析模板)

期中考试后,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试卷分析

你有课堂教学工具箱吗?你的工具箱里都有哪些高效实用的工具?

当夜幕降临,每个孩子的书桌前都亮起了一盏盏明灯,那是他们为梦想而努力的象征。然而,在这片繁星点点的学海中,总有那么几颗星星,他们的光芒似乎有些黯淡——他们就是我们所称的“学困生”。他们面对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难题,更是内心的挣扎和迷茫。

在学习的道路上,学困生们面临着诸多挑战:或许是基础薄弱,或许是方法不当,又或许是缺乏自信。他们的每一次努力都显得异常艰难,但心中的那份渴望却从未熄灭。他们渴望进步,渴望被认可,渴望能够与同学们并肩前行。

然而,正是这些挑战,让我们看到了教师的重要作用。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心灵的引路人。他们用智慧的光芒照亮学困生的前行之路,用耐心的陪伴和鼓励温暖他们的心灵。正是有了教师的悉心指导和无私付出,学困生们才能够逐渐找回自信,克服困难,实现自我超越。

本文的目的,就是要探讨教师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我们将深入剖析学困生的学习困境,分享成功的教学经验和策略,为广大教师提供借鉴和启示。让我们一起携手,为每一个孩子的梦想插上翅膀,让他们在知识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一、理解学困生的学习困境

一)学习困难的原因分析

在探讨学困生的学习困境时,我们首先需要深入理解其背后的深层原因。

首先,自动化读写能力的不足。这种能力的缺失导致学生无法高效地进行阅读和书写,从而影响了他们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

其次,知识背景缺乏。学困生在知识体系的构建上往往存在空白或断层,缺乏必要的知识背景支持,使得他们在面对新知识时难以理解和应用。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学生很难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相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第三,关键性基础知识不牢固。学困生可能在某些关键性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这些基础知识如同学习大厦的基石,一旦不稳固,整个学习过程都会受到影响这导致他们在后续学习中难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影响学习效果。

最后,不会运用已有知识获取新知的能力。困生往往难以将已有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或问题中,缺乏从已知到未知的迁移能力,也缺乏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困生的心理特征

除了上述学习困难的原因外,学困生的心理特征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

首先,他们普遍存在着自卑感和挫败感。于在学习上频繁遭遇失败,学困生容易形成自卑感,认为自己在学习上不如他人,这种自卑感进一步影响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其次,学困生常常表现出焦虑和不安的情绪。他们担心自己的学习成绩,害怕面对失败和批评,这种情绪状态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学习困难。

最后,学困生对学习的态度往往比较消极。由于长期的学习困难和心理压力,学困生可能对学习产生消极态度,缺乏兴趣和动力,,甚至产生厌学情绪。这种消极态度是他们克服学习困难的一大障碍。

、教师提高学困生学习成绩的策略

(一)阅读与书写能力的强化
针对学困生在阅读和书写方面存在的困难,教师应采取以下策略:
1. 阅读技巧的训练与提升
(1)教授理解性阅读技巧

▪ 选择适合学困生阅读水平的材料,进行分段讲解,教授学生如何识别文章的主题、段落大意和关键信息。

▪ 引导学生通过提问、预测、总结等方式,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意图。

▪ 布置阅读任务,要求学生进行阅读后的问题回答、文章总结等练习,以检验阅读效果。

(2)培养快速阅读技能

▪ 教授学生利用手指、笔等工具辅助阅读,提高阅读速度。

▪ 指导学生通过扫视、略读等技巧,快速获取文章大意和关键信息。

▪ 布置快速阅读练习,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并逐步提高阅读速度。

2. 书写能力的训练与提升
(1)基础书写技能的培养

▪ 从偏旁部首、生字,或字母、单词的书写开始,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和笔顺。

▪ 定期进行书写练习,如抄写课文、作文等,以提高学生的书写速度和准确性。

(2)书写准确性的提高

▪ 纠正学生书写中的常见错误,如拼写错误、语法错误等。

▪ 教授学生使用字典、语法书等工具书,学会自我检查和修正。

(3)书写兴趣的培养

▪ 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写作练习,如日记、小故事等。

▪ 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给予鼓励和奖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写作兴趣。

3. 读写实践的鼓励与引导
(1)布置读写任务

▪ 定期布置阅读任务,要求学生撰写读书笔记、读后感等。

▪ 布置写作任务,如日记、作文等,鼓励学生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和感悟。

(2)分享与交流

▪ 组织学生进行读写成果的分享和交流活动,如读书笔记分享会、作文展等。

▪ 鼓励学生互相评价作品,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共同进步。

(二)关键性知识的巩固
1. 明确学科重点与制定教学计划

▪ 分析学科关键性知识:深入研究教材和学科课程标准,明确学科的核心知识点和关键能力。

▪ 制定教学计划: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确保关键性知识得到系统、全面的讲解。

2. 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 讲解:采用清晰、生动的语言,对关键性知识进行详细讲解,确保学生理解透彻。

▪ 演示:利用实验、模型、图表等辅助工具,对抽象的概念和原理进行直观演示,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 练习:设计多样化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和思维水平。

▪ 刻意训练(Deliberate Practice):这是一种有目的的练习方法,旨在提高个体在某一特定领域的表现。这种方法与传统的简单重复练习不同,它强调对技能进行分解,并设定明确的目标,以专注、反馈和持续调整的方式来实现技能的提升。

3. 定期进行知识检测和反馈

▪ 随堂检测: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进行随堂小测验,了解学生对关键性知识的掌握情况。

▪ 单元测试:每个单元结束后,组织单元测试,全面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 反馈与纠正:根据检测结果,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及时纠正错误并巩固知识。

4. 建立复习策略与持续跟进

▪ 制定复习计划:根据教学计划和学生掌握情况,制定复习计划,确保关键性知识得到及时复习和巩固。

▪ 持续跟进与指导:在复习过程中,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地巩固所学知识。

(三)知识背景的丰富

1. 推广广泛阅读

▪ 书籍推荐:定期向学生推荐适合其年龄和兴趣的优秀书籍,包括经典文学作品、科普读物、历史传记等。

▪ 阅读时间:设立专门的阅读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 阅读分享:组织阅读分享会,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2. 组织多样化的课外活动

▪ 实地考察:安排学生参观博物馆、科技馆、历史遗迹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

▪ 讲座与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或行业精英来校举办讲座或研讨会,让学生了解前沿知识和行业动态。

▪ 兴趣小组: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如摄影、书法、音乐等,让学生在兴趣爱好的培养中拓宽知识面。

3. 联系实际生活

▪ 项目式学习:设计项目式学习任务,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

▪ 实践作业:布置实践作业,如调研报告、实验报告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

▪ 案例分析:在课堂上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并讨论,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 观察与反思:鼓励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和反思,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4.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 学习策略指导:教授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如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如何管理时间等。

▪ 问题解决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 终身学习意识:向学生灌输终身学习的理念,让他们认识到学习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四)独立思考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1.识别与诊断

▪ 评估学困生的现状:通过课堂观察、作业分析、学生自评和互评等方式,了解学困生在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方面存在的具体困难和不足。

▪ 个性化需求分析:针对每位学困生的具体情况,分析他们的问题所在,并制定相应的培养策略。

2.教授有效的学习策略
(1)归纳法教学

▪ 展示一系列相似或相关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共同点和规律。

▪ 通过小组讨论或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归纳法的基本步骤和应用方法。

(2)演绎法教学

▪ 教授学生如何从一个一般性的原理或规律出发,推导出具体的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 提供演绎推理的实例和练习,让学生逐步掌握演绎法的应用技巧。

(3)类比法教学

▪ 引导学生发现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并尝试用已知事物的属性和规律来解释未知事物。

▪ 提供类比推理的实例和练习,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能力和迁移能力。

3.鼓励知识迁移和创新思维
(1)跨学科整合教学

▪ 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引导学生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共通点。

▪ 设计跨学科的学习任务,鼓励学生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

(2)创新思维训练

▪ 提供开放性的问题或情境,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尝试提出新颖的解决方案。

▪ 举办创新竞赛或展示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创新成果,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

(3)实践机会

▪ 组织实地考察、实验探究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 鼓励学生参与项目式学习或课题研究,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持续跟进与反馈

▪ 定期评估:定期对学困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进行评估,了解他们的进步情况。

▪ 反馈与指导:根据评估结果,给予学困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

▪ 鼓励与激励:对学困生的进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四、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和学习环境
1.关注学困生的情感需求

在教育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关心他们的情感需求。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们称之为“学困生”),我们需要更加关注他们的情感状态,理解他们的困扰和压力,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

2.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关心和关注
学困生在学习上可能会感到迷茫和无助,我们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关注。可以定期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困惑,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给予必要的情感支持。
3.鼓励学困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困生的需求和困扰,我们需要鼓励他们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设置匿名反馈箱等方式,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无压力的表达平台。
4.帮助学困生建立自信,克服心理障碍
学困生在学习上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导致自信心下降。我们需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鼓励他们积极面对挑战。可以通过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提供针对性的辅导等方式,帮助他们逐步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从而树立自信心。
5.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设置趣味性的学习任务等方式,营造一个充满活力和乐趣的学习环境。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6.鼓励同学间的互助和合作
同学间的互助和合作是建立积极师生关系和学习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这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效果,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7.提倡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
一个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能够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敢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我们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鼓励他们勇敢探索和创新。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8.表扬和奖励学生的努力和进步
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是他们学习的重要动力。我们需要及时表扬和奖励学生的努力和进步,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认可。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9.与家长建立合作关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