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祖宗留下的十大私藏名方,中医绝招不应失传

 阳光雨露253 2024-05-16 发布于浙江

通幽汤

【组成】炙甘草、红花各2克,生地黄、熟地黄各10克,升麻、桃仁、当归各12克。

    【功效】养血清热,润燥通便。

    【主治】幽门不通,胃气上冲证。证见大便难甚或便秘,或腹痛,噎气,咽干口渴,脉细涩。

    【点评】本方以大便难行,噎气,脉细涩为辨证要点,方证提及幽门不通,也并非解剖上所说的绝对性的说法。用本方可治疗幽门梗阻,习惯性便秘。

四磨汤

【组成】人参(6克),槟榔(9克),沉香(6克),天台乌药(6克)

    【功用】行气降逆,宽胸散结。

    【主治】肝气郁结证。胸膈胀闷,上气喘急,心下痞满,不思饮食。

    【古籍论】本方治证为七情所伤,肝气郁结所致证候。肝气郁结,横逆在胸膈之间,所以胸膈胀闷;若上犯于肺,肺气上逆,则气急而喘;若横逆使胃失和降,则心下痞满,不思饮食。此病之标虽在肺胃,而病之本则在肝。证属气滞兼有气逆,治疗宜行气降逆,宽胸散结。方中用乌药行气疏肝解郁;沉香降气逆平喘;槟榔行气导滞除痞满;三药合用,行气疏肝消痞满,下气降逆平喘急。然而人以气为本,破气品易耗伤正气,所以又用人参益气扶正,使郁开而不伤气,并且与沉香相配有温肾纲气的作用,增强平喘的效果。四药合用,共奏行气降逆,宽胸散结的功效。
    【点评】

    1、本方主治肝气郁结的重证。以胸膈胀闷,上气喘急为证治要点。
    2、若体壮气实气结较重,大怒暴厥,心腹胀痛,可去人参,变为加木香、枳实增强行气破结;大便秘结,嗳气,腹满或胀痛,脉弦,可加枳实、大黄通便导滞。

    3、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属气滞兼有气逆,可在本方的基础上加减药物使用。

通窍活血汤

【组成】麝香0.15克,桃仁9克,红花9克,赤芍3克,川芎3克,老葱3根,生姜9克,大枣7枚。

    【功用】活血通窍。

    【主治】身体消瘦,咳嗽潮热,以及妇女干血成痨。或小儿疳证,腹大青筋暴露,毛悴肉消,午后潮热,尿如米泔等证。

    【古籍论】本方是活血祛瘀、通关开窍之主剂。因瘀血致病,表现多端,瘀血内留,血行不畅,气机阻滞,百病丛生。方中麝香芳香开窍,窍开则气机畅亦行。用桃仁红花、赤芍、川芎,行血祛瘀,瘀散则血行通畅,血行气亦行。另外,用生姜、大枣调和营卫。老葱、黄酒协同麝香,通阳开窍,温经散寒等等。(图为林麝)
    【点评】此方是主治闭经之方,但对于脑血栓、多种皮肤病、多种顽固性疾病,只可以试服。。 

达原饮

【组成】槟榔12克 厚朴6克 草果仁3克 知母6克 芍药6克 黄芩6克 甘草3克

    【功效】开达膜原,辟秽化浊。

    【主治】邪伏膜原。证见憎寒壮热,发无定时,或昼夜发热,头疼身痛,烦躁,胸闷泛恶,舌白腻或 垢腻,脉弦数。

    【点评】本方以憎寒壮热,发无定时,胸闷泛恶,苔垢腻,脉数为辨证要点,临床上可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疟疾等

七星剑

组成】野菊花、苍耳子、豨莶草、半枝莲、地丁草各9克 麻黄3克 草河车6克

    【功效】透邪清热,解毒消肿。
    【主治】疔疮初起。证见疔疮初起而伴见憎寒发热,恶心呕吐,肢体麻木,或痛或痒,心烦躁乱,甚者昏愦,苔白或黄,脉浮数。

    【点评】①本方证以疔疮初起,憎寒发热,躁乱,恶心呕吐,脉数为辨证要点。②本方可用于治疗败血症。

神术散

组成】苍术10克 藁本、白芷、细辛、羌活、川芎、炙甘草各2克 生姜10克 葱白15克

    【功效】解表发汗,散寒化浊。

    【主治】四时瘟疫.证见头痛项强憎寒发热,身体疼痛,鼻塞声重,咳嗽,苔白,脉浮紧。

    【点评】 ①本方证以发热恶寒,身体疼痛,苔白,脉浮为辨证要点。②本主可用治流行性感冒,风湿性关节炎。

八解散

组成】人参、茯苓、灸甘草、陈皮、白术、藿香、半夏各5克,厚朴10克(左图为半夏入药前后)。


    【功用】散邪化痰,兼益气健脾。

    【主治】四时伤寒。证见头痛壮热,恶风多汗,骨节酸疼,饮食无味,行步喘乏,面色萎黄,倦怠少力,咳嗽呕逆,恶心虚羸,胸膈不舒,以及劳伤过度等。

    【点评】第一,本方证是以发热恶风,骨节疼痛,胸膈不舒,恶心,虚羸为辩证要点;第二,用本方可治疗慢性肠胃炎、胃肠型感冒等疾病

九宝散

组成】大腹皮、肉桂、甘草、干紫苏、杏仁(去皮尖)、桑白皮各3克 麻黄、陈皮(炒)、干薄荷各5克 乌梅2个 生姜10克

    【功效】温宣肺气,化痰平喘。

    【主治】痰喘不得平卧,遇冷则甚者。

    【点评】 ①本方证以咳喘痰多,倚息,脉浮为辨证要点。②本方用治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

消风百解散

【组成】荆芥 白芷 麻黄 苍术 陈皮各6克,炙甘草3克,生姜5克,乌梅1个。

    【功效】辛散风寒,化痰止咳。

    【主治】四时作寒.证见壮热恶寒,头疼项强,身体烦疼,四肢倦怠,或咳嗽,动则气喘,鼻塞声重,痰涎壅盛,气急满闷,舌淡苔白腻,脉浮者。

    【点评】 ①本方证以发热恶寒,身体烦疼,咳嗽,痰涎壅盛,脉浮为辨证要点。②本方可用于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泻青丸

组成] 当归12克 龙脑(冰片) 川芎 山栀子仁 大黄 羌活 防风各10克(图为羌活)

    [用法] 蜜丸小丸,一次服10克,一日服3次;或以上药1/2量水煎二次作二次服,一日服2剂。

    [功效] 清肝泻火。

    [主治] 肝经郁热。证见目赤肿痛,烦躁易怒,不能安卧,尿赤便秘,脉洪实。热盛抽搐以及小儿急惊风。

    [按语] ①本方证以目赤肿痛,烦躁,尿赤便秘,脉实为辨证要点。②本方用治聚星障,花翳白陷,蟹睛证,风轮赤豆,逆经目赤等属肝经郁火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