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夏鼻炎,就是风挤爆了阳气!一个全能型中成药,进可温肺炸寒湿,退可健脾灭内火,守可固本吸阳气,甚妙!

 随遇而安的甘草 2024-05-16 发布于山东

大家好,我是赵淑萍。

我之前写过,孩子鼻炎是分寒热的,当时就有很多家长疑惑,感觉自家孩子两种情况都符合,有寒症,也有热象。

这种就是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寒热错杂,这种鼻炎一般都是患 病已久,风寒散不出去,一部分郁久化热。


寒热错杂的孩子一般有下面几种情况,家长可以对照一下:

①上热下寒

嗓子疼、鼻塞、喉咙红肿、鼻粘膜水肿,但大便不成型、拉肚子。

②外寒里热

遇风遇寒就感冒,早起狂打喷嚏,然后立 马开始流鼻涕鼻塞,但便秘、小便黄、手心烫、口气大。

③上热中虚下寒

特别爱上火,反复扁桃体发炎甚至化脓,要么不吃饭也不饿,要么饿了也不想吃,大便也不正常,要么几天拉一次,要么吃点凉的就拉肚子。

这类孩子,究其根 本就是过度用 药,导致体质变差,邪气藏于半表半里,导致寒热错杂,反 复鼻炎。长期如此,不仅个头比别的孩子矮一 大头,还会影响学习效率。

图片

就像这个孩子,从幼儿园就有鼻炎,期间一直反复发作,都是靠氯 雷 他 定等西 药硬抗过发作期。马上6月份都要中考了,妈妈怕影响孩子升学,四处求 医,经人介绍找到我。

这孩子其实就是典型的上热下寒,早晨起来频频打喷嚏、流清鼻涕,鼻子干、痒,每天大便2-3次,便溏。但是舌质红苔黄腻,喉咙红肿,脾气也大。

妈妈还补充说,孩子这次摸底考试倒退了几十名,学习压力特别大,整天闷闷不乐的

图片

治 疗上需清上温下,开 方乌梅丸合苍耳子散加减(乌梅、细辛、桂枝、黄连、黄柏、太子参、花椒、干姜、蝉蜕、黄芪、白术、苍术、砂仁、白扁豆、炒苍耳子、柴胡、薄荷、防风等)

复 诊的时候,孩子鼻部不适大大缓解,大便也成型了。继续服 药一个疗 程,鼻炎症 状基本消 失,大便正常,口也不干了。

最 后,用玉屏风散加减巩固治 疗,叮嘱其少食生冷寒凉。这周一,妈妈还发消息说,鼻子舒服了,孩子上课注意力集中了,成绩进步了十几名。

健康问题 免费咨询

图片

孩子为啥又寒又热

想象一下,咱们如果在冰天雪地里待久了,是不是也会感觉身体发热?

孩子体内寒气积累得太多了,也是如此。但这种热多数是虚热,它会骗过身体,让孩子得毛孔保持打开的状态。这样,孩子就会特别爱出汗,也就更容易被外邪入体。

再加上春天风大,又是肝气旺盛的季节。自然界的风和肝风勾结,就会攻伐肺气。

寒极生热,阴阳失调,外邪轻易入侵,鼻炎就会大爆发!想彻 底解 决,除了要散寒,还要把阳气补回来,恢 复阴 阳平衡。

这个时候,专 治寒热错杂的乌梅丸就派上用场了!

图片

它既有花椒、干姜、附子、桂枝这些温肺散寒的药,也有黄连黄柏这类清热祛火的药,还有人参、当归这类滋养肺络的药。

重点是乌梅,它不仅有收敛的功 效,能有 效缓解鼻塞,还能在心肾中间搭桥。既能将上焦的心火,引入肾中,以温肾水;又能将下焦的肾水,引到心脏,制衡亢盛的心火。

如此,寒热再无法互相接济,虚热的假象被打碎,孩子毛孔紧闭,外邪很难再攻入,鼻炎也就不会轻易复 发。

夏日食疗方

夏天马上到了,一吹空调就犯鼻炎的孩子,也可以用乌梅2枚,陈皮1g,山药10g,黄芪6g,白术6g,粳米50g(可不加),红枣2枚,生姜1片煮水,来补益肺脾,敛肺抗过敏,防 治过敏性鼻炎的复发。

(文中所述方剂,非专业读者务必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