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耳鼻喉科常写的成形术编码时需注意

 病案科普 2024-05-16 发布于河南
1、相关定义和解剖。
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偏向一侧或两侧,或局部有突起,引起鼻腔功能障碍,如鼻塞、头痛和鼻出血等。
2、实例。
手术过程:
鼻中隔成形术:鼻中隔左侧皮肤与粘膜交界处作弧形切口,长约2.5cm。鼻中隔剥离器由切口处伸入,紧贴鼻中隔软骨,沿粘骨膜做上下平行的分离,剥离左侧粘骨膜。用中隔软骨刀于粘膜切口稍后约2-3mm,切开中隔软骨。经软骨切口同法剥离右侧粘骨膜。切除中隔软骨的偏曲部分,切除筛骨垂直板及犁骨的偏曲部分,生理盐水冲洗术腔,无活动性出血及病变残留,切口处粘膜以可吸收4-0丝线缝合1针。
下甲成形术:咬切钳切除左中鼻甲前端肥大部分,动力系统修整局部黏膜,同法行右下甲成形术。
本例是临床常会写的两个成形术,21.8400x002鼻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术和21.8700x008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术。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分类时需要注意是否采用了“切除”的方式来矫正鼻中隔偏曲,如果是切除了偏曲的鼻中隔,则需要按照切除术进行分类。
从手术记录可知,本例切除了鼻中隔的偏曲部分,查找主导词:切除术。
所以本例分类于21.5,选择合适的扩展编码,最终编码为21.5x00x004鼻内窥镜下鼻中隔黏膜下部分切除术。
和鼻中隔类似,本例也是切除了肥大的鼻甲,查找主导词:鼻甲切除术。
从手术记录可知,本例鼻甲切除术分类于21.69,最终编码为21.6903内镜下鼻甲部分切除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