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第10词:这个洞里是非多

 大宋有东坡 2024-05-16 发布于湖南

临江仙 风水洞作

四大从来都徧满,此间风水何疑。故应为我发新诗。幽花香涧谷,寒藻舞沦漪。

借与玉川生两腋,天仙未必相思。还凭流水送人归。层巅余落日,草露已沾衣。

地水火风虽然充满世界,却并非哪里都有美景。今天到的这个洞比较奇特,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从立夏开始便清风徐来,到了立秋却戛然而止。下层则是一年四季流水不竭,叮叮咚咚,有如奏乐。山谷里花草争奇斗艳,溪水中藻荇左右流之,如此仙境,惹得我诗兴大发啊。

唉,可惜啊,哪怕玉川子借我神术,使我能够飞到天宫,神仙们未必肯听我诉说下界的疾苦啊。我也只能欣赏完这景色之后,沐浴着落日的余晖,沾着早生的露珠沿着小溪回家咯。

此为《苏轼全集校注 词集》第10篇。作于熙宁六年八月杭州通判任上。

风水洞为杭州一景,本年之内,苏轼多次前往游玩。当中两次,跟他一起的,姓李名佖,做的是节度推官。

游山玩水不可能只是游山玩水,朋友之间,当然还会闲聊瞎扯。古人今人,心性类似,我估计两人应该是以杭州哪位官妓既漂亮又有才说起,不知怎么的,就扯到政治去了。大概两人观点一致,牢骚相同,越讲越气,吐槽之外,还说了一些道不同不相为谋、干脆辞官隐居之类的话。

说就说了嘛,随着落花流水冲到大海里也行啊。可苏轼偏偏就有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的习惯——当然,这也不能怪他,谁晓得这些诗句,以后会成为文字狱的罪证呢?

且看宋朝朋九万《东坡乌台诗案》的记载。苏轼承认:

熙宁七年(此处与专家考证作诗词年月不同)为通判杭州,于正月二十七日游风水洞。有本州节推李佖,知轼到来,在彼等候。轼到乃留题于壁。

其卒章,不合云世上小儿夸疾走,如君相待今安有。以讥世之小人多务急进也其诗不曾写与李佖

当年再游风水洞,又云:世事渐艰吾欲去,永随二子脱讥谗。意谓朝廷行新法后来世事,日益艰难,小人多务谗谤,轼度斯时之不可以合又不可以容,故欲弃官隐居也。

从上还可知道,初游风水洞时,苏轼这诗虽然没有抄给李节推,却写在了墙壁之上,于是,就不再私密,而成了公共事件了。

这便相当于明星们玩微博,一个不小心,就被人挖坟找出十几年前说过句什么话,大加批判,吓得明星一滚,急忙出来道歉……

有句话叫啥,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诚不我欺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