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单医学——颅内大动脉狭窄

 医贰叁Doc 2024-05-16 发布于湖南

脑动脉粥样硬化?又称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或脑动脉硬化

主要包括来自颅内颈动脉、大脑中动脉、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硬化。这玩意儿可是引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梗的重要原因,尤其在亚洲人身上。

图片

影像检查

要检查这病,急性脑梗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都得做脑成像(CT和/或MRI)和神经血管成像检查(CTA或MRA)。

发现得早的急性脑梗患者,还得赶紧看看能不能溶栓或取栓

图片

MRA和CTA检查能搞定大部分颅内近端大动脉狭窄,还能识别出中~重度狭窄的颅内动脉。

大部分疑似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都用不着导管血管造影(DSA),因为这检查结果对后续的临床处理帮助不大。

图片

图片

强化治疗

治疗方面,最近有症状、颅内大动脉狭窄程度在70%~99%的患者,推荐强化内科治疗,而不是颅内支架植入术。

图片

内科治疗包括用抗血小板药、降压药、他汀类药物,以及改变生活方式,比如锻炼、戒烟、减肥和吃地中海饮食。

图片

那些TIA或脑梗的患者,最初90天 21 天内,需要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图片

两个目标

目标血压得降到140mmHg以下LDL 得小于 1.8mmol/L。

最好好要给予高强度的他汀类治疗,比如阿托伐他汀80mg/日或瑞舒伐他汀20~40mg/日。

图片

总的预后

预后不太妙,接受内科治疗的颅内大动脉狭窄患者,年发病风险高达15%。

图片

支架植入术

SAMMPRIS和VISSIT随机试验发现,有症状的脑动脉硬化患者,接受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治疗的结局,反而不如接受内科治疗。所以,所有30天内、有症状的、狭窄程度在70%~99%的颅内大动脉硬化患者,推荐强化内科治疗,而不是颅内支架植入术。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