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咳效方小青龙汤

 必须学好中医 2024-05-16 发布于山东

莫菊英 林氏医门 2024-05-14 18:30 

覃某,男,74岁

就诊日期:2023年05月31日

因2天前夜间开空调睡觉后出现咳嗽咳痰、低热就诊。

刻诊:低热,体温38.5℃,咳嗽咳痰,咳白色泡沫稀痰,伴鼻流清涕,恶寒,头晕,四肢乏力,口干无口苦,饮水不多,纳差,有出汗。无咽痛、胸胁满,无腹胀,夜尿1-2次,大便正常。舌质暗,苔薄白,水滑舌,脉沉细弦。

辨证:太阳太阴合病,外寒里饮证

选方:小青龙加石膏汤加减

桂枝15g,杏仁10g,白芍10g,细辛6g,炙甘草6g,干姜10g,五味子10g,法半夏12g,石膏30g,紫菀10g,款冬花10g,1剂,水煎服。

服药后当晚体温降至正常,咳嗽咳痰明显好转,余症皆减,再服1剂巩固。

心得体会

本医案较简单,不难辨证。恶寒、鼻流清涕、低热为有表证

咳痰、咳白色泡沫稀痰、头晕、口干、水滑舌,脉沉细弦为里有水饮

水饮上逆而头晕,水饮化热故口干。故辨为外寒里饮之小青龙汤证

有汗故用杏仁易麻黄,加用紫菀、款冬花加强化痰降逆止咳

小青龙汤方解:为桂枝汤去大枣,干姜易生姜,再加麻黄、半夏、细辛、五味子而成

麻黄、桂枝、芍药、甘草发汗解太阳之表,半夏、干姜、细辛、五味子逐内之寒饮,另白芍、五味子酸收,以制麻黄、桂枝辛散太过。主治外邪里饮证而出现的各种证候

胡老在讲解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小青龙汤,五苓散和真武汤等条文时反复强调外寒里饮的治疗原则,解表化饮须同时进行,表有外邪、里有水饮停蓄,表证不解,里亦难和,若强发其汗解表,易激动里饮而变证百出

小青龙汤见于《伤寒论》条文第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条文第41条:“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刘渡舟先生在讲解使用小青龙汤时提出几个辨证的抓手:

1.辨气色:患者面呈“水色”,黧黑,或两目周围有黑圈,面部皮肤有黑斑等

2.辨脉:脉弦、浮紧、沉,俱表示水饮或外寒里饮,尺脉迟微或寸脉细弱无力除外

3.辨舌:多为水滑舌

4.辨痰涎:痰涎清稀不稠,形如泡沫

5.辨咳喘:咳与喘可兼俱

6.辨兼症:如条文所述,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以上六个证候环节也不必悉俱,但见一至两个主证,辨证为外邪里饮,便可使用小青龙汤治疗。

小青龙汤是一首名方,但其药味峻厉,发散力强,有伤正气的一面,故不可久服,病情缓解后可用苓桂剂,即苓桂术甘汤等善后。常用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温化寒饮。

我们师父说小青龙汤是基层医生打开局面的一首治咳神方,加减辨证可参照师父所云:

1.有汗可用杏仁易麻黄,或加生石膏

2.出现口干欲饮、烦躁、舌红等阳明热证加石膏形成小青龙加石膏汤

3.舌红苔黄腻、痰黄、胸满,合小陷胸汤

4.有口干口苦、纳差、胸胁苦满等半表半里证合小柴胡汤

5.外邪里饮,咳嗽咳痰浓稠腥臭,合苇茎汤

6.外邪里饮,有胸水,咳饮胸痛,合葶苈大枣泻肺汤;中焦虚弱加四君子汤等,还有李可老的虚化小青龙汤的使用。

作者简介

莫菊英,来宾市人民医院主治医师,广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本科专业毕业。师从南宁市知名中医、青年经方实践家、副主任医师柏彩宝老师。广西康复医学会吞咽分会理事、广西针灸学会会员。

毕业后一直在三甲医院中医康复科工作10余年,崇尚仲景医学,六经辨证,善于运用经方及中医外治方法治疗颈肩腰腿痛、中风、面瘫、脾胃病、月经病、不孕证、小儿感冒咳嗽、鼻炎等常见病及多发病。

撰稿丨莫菊英

编辑丨马煜文

校对丨黄怀真、曾静怡


林氏医门医案143
林氏医门医案 · 目录
上一篇反复发热,扎四缝完胜下一篇胃脘胀痛案
阅读 1515
林氏医门

人划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