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造机遇!这条虾转养热情大涨,填补空档期,北方也兴起!

 水产前沿 2024-05-16 发布于广东
2024第三届中国高值虾类产业年会暨海南虾苗推介会、金刚虾养殖高手论坛在福建·漳浦圆满举行

正文字数:3981

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以上

5月16日,以“虾业掘金·模式创领”为主题的2024第三届中国高值虾类产业年会暨海南虾苗推介会、金刚虾养殖高手论坛在福建·漳浦金仕顿大酒店举办。

本次会议由中国水产前沿展主办,海南省农业农村厅联合主办,工业化水产圈承办,奥特奇中国、大连三仪集团协办,漳浦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海南省对虾养殖协会支持,天津市渔生堂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江苏好润生物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澳华集团金牌赞助,厦门海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揭阳通威饲料有限公司银牌赞助,青岛东方药业有限公司晚宴冠名,并得到了广州涵夏基因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科兴生物科技(福建)有限公司、碧溪湾水产(福建)有限公司、北京绿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出席本次会议的嘉宾有海南省农业农村厅一级调研员范彬,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四级调研员邢芳柳,海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刘天密,漳浦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许智海,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副院长姜永华教授,集美大学黄永春教授,海南省对虾养殖协会会长王平,海南省对虾养殖协会秘书长周鹏飞,奥特奇中国市场开发经理张羽帆,大连三仪集团水产事业部技术总监徐艺娜,好润集团副总裁马骏,天津市渔生堂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销售总经理杨峰,福建澳华常务副总谭楚勤,厦门海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友树,海南海壹种苗有限公司福建苗场总经理韦寿,青岛东方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云龙,广东省纳米材料及核酸提取或纯化试剂工程中心主任谭杰峰,科兴生物科技(福建)有限公司销售总监贾晓兰,碧溪湾水产(福建)有限公司销售总监高湘铭,北京绿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李肇坤,海南海联水产种苗苏国兴,宝莱水产种苗冯尔吉,海南博翱种苗昌伟军,海南微正生物杨文龙,海南劲龙种苗许秋卫,水产前沿执行董事揭小丽以及各地的单位领导、优秀企业代表、养殖高手和经销商代表等。

扫码观看图片、视频直播回放

↓↓↓

01

嘉宾致辞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一级调研员 范彬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一级调研员范彬为本次会议致开幕词。范彬调研员代表海南省农业厅,对各位专家、嘉宾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介绍了海南省在气候、水质、资源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并在对虾种苗、罗非鱼种苗等多领域有着多家标杆企业,是国家名副其实的水产种业南繁硅谷。

福建省是重要的对虾产区,养殖规模多样、产量高、优质种苗需求大,是海南种业企业服务深耕的重点地区。长期以来,海南、福建养殖企业在种苗供应、服务和养殖生产方面建立了深度的合作机制,打下了良好的共赢基础。接下来,海南将以科技为领域,打好质量关,做好服务端,打造好品牌,以更大的力度、更好的服务和优质的质量,为福建乃至全国对虾养殖行业服务。也希望大家继续支持海南好虾苗,携手推动全国对虾产业高质量发展。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副院长 姜永华 教授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副院长姜永华教授代表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对参会嘉宾表示欢迎和感谢。她表示,对虾苗作为养殖的关键,其质量直接影响产业发展与经济效益。海南作为优质虾苗的生产基地,成绩显著,深受认可。福建作为养殖大省,与海南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共同推动产业发展。作为拥有50多年水产教育历史的集美大学水产学院,他们一直致力于水产种苗的繁育与推广,与福建、海南企业紧密合作,为行业输送了大量人才。未来,他们将继续与各界同仁合作,共同攻克产业难题,推动水产行业高质量发展。

水产前沿执行董事 揭小丽

在致辞上,水产前沿执行董事揭小丽向所有到场的领导、嘉宾、养殖户以及线上关注的朋友们致以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她指出,尽管对虾养殖行业面临环保、市场等多重挑战,但这一行业仍然充满活力与潜力。她强调,通过科学、规范的养殖方式,结合新技术、新模式的创新应用,才能更高效地提高养殖效率、降低风险,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主办方,水产前沿将全力以赴为大家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展示最优质的的产品或技术成果,共同探讨对虾产业的发展之道。最后,她祝愿参会嘉宾能在会议上收获满满,交流愉快。

02

主旨报告

报告题目:海南虾苗产业介绍

报告嘉宾:海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海南省虾产业技术体系)站长/研究员 刘天密

海南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使得它成为国外亲虾进入我国的首选中转站,也使海南虾苗生长快、抗性强,养殖周期短。优质种虾是生产好虾苗的关键,截至目前海南省的种虾培育产能达到130万对/年,完全能满足当地对虾繁育的需求。历经30多年的不断技术升级和模式创新,海南省虾苗种场从不足10家发展至如今600余家的规模。据2022年渔业统计年鉴,海南南美白对虾虾苗培育量超过2000亿尾。值得一提的是,海南虾苗遍布全国,新疆、黑龙江等省市均有供应!

为确保虾苗的质量,在疾病防控建设上,通过部门联动、精准指导、跟踪问效等省级措施,以及群本引进、苗种繁育等环节做好疾病检测工作,构建苗种场生物安保体系等体系措施;在把控质量关上,要求企业自检和政府抽检“双把关”,严格把控虾苗质量,严禁劣质虾苗出岛,为养殖户提供更为优质的虾苗,打造海南好虾苗品牌。通过提高规模化水平和产业集中度,同时健全好虾苗品牌管理体系,培育发展好虾苗区域公用品牌。

报告题目:“少即是多”—养虾新形势下如何降本增效

报告嘉宾:奥特奇中国区水产技术销售代表 王龙贝

在近300万吨的对虾产量与进口量下,国内养殖成本持续攀升,而终端行情却陷入低迷。因此,“降本增效”成为了行业热议的焦点。王龙贝提出,在“降本”同时,如何做到“增效”?在对虾疾病肆虐的当下,动保投入能否有“降本”的空间?

奥特奇深入研究了无机矿和有机矿在对虾养殖中的吸收效率、稳定性以及对虾青素保质期的影响。通过对比测试,发现百乐能够有效修复水色和水草,明显改善对虾壳的硬度,并有效解决白对虾“掉肉段”等问题。在实际应用中,百乐金适合在对虾苗期泼水使用,在养殖期则可作为拌料使用;百矿宝则适用于对虾养成期泼水使用。这两款有机微量元素产品,能全面保障养殖户的养殖全程,确保每一分投入都能得到最大的回报。

报告题目:高致病性弧菌及虾“偷死”的防控技术

报告嘉宾:大连三仪集团水产事业部技术总监 徐艺娜

弧菌可以通过虾苗携带、海水引进以及随人、动物、气流携带进行传播,始终存在于水体和虾体中,无法彻底消除。据统计,截止目前,海水中存在的已知弧菌种类超过126种!弧菌的暴发收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水体富营养化、适宜的温度(25℃-37℃)、溶氧不足、虾流通运输、频繁的消毒和使用抗生素等。

徐艺娜表示,真正对机体造成损害的不是弧菌本身,毒素才是造成机体损害的根本原因。为了有效防控弧菌,她推荐了三仪的“弧必猎1号”+“EGF”组成的黄金搭档方案。通过一系列对虾“偷死”案例的分析和产品使用后的效果,她进一步推荐了在治疗偷死问题时使用的方案:“弧必猎1号”x2配合“EGF”。

报告题目:漳浦县对虾养殖现状分析、尾水治理及“白+黑”养殖模式技术探究

报告嘉宾:漳浦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 许智海

漳浦县虾类养殖业有着多样化的模式,包括了鱼虾贝混养等传统土池养殖模式以及高位池、水泥池等工厂化养殖模式。然而,当前漳浦县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存在以下制约因素,例如:政策管理滞后、土地使用问题、病害困扰、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尾水直排导致的环保问题、以及依赖国外的良种等。

针对这些问题,许智海站长提出了综合性的解决方案,可以通过生态渔业、智慧渔业、品牌渔业以及多元化渔业等多方面,有效推动漳浦县对虾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为应对尾水排放的环保挑战,他建议采取布设海马齿等生物治理措施,并深入探究尾水处理工艺。许智海站长进一步详细介绍了“白+黑”养殖模式的基本情况和技术要点,指出该模式还需注意越冬保温、苗种来源、强化营养和水质调控等关键问题。

报告题目:福建斑节对虾(金刚虾)养殖特点、效益和趋势分析

报告嘉宾:集美大学 黄永春 教授

2023年,福建省金刚虾的养殖占比明显上升,其中漳州的产量尤为突出。金刚虾养殖有以下养殖模式:土塘低盐(3-10)养殖、高位池、鲍鱼池、圆形桶养殖等。黄永春教授指出,高密度≠高产量≠高效益。他建议早放苗,并在标苗35-45天后分池养殖,以维持稳产。

黄永春教授表示,目前金刚虾市场良种单一、选择性小,对优质种虾能否保持长期稳定表示焦虑。此外,金刚虾还常受白斑病、黑鳃病等病害的威胁,养殖尾水处理系统的完善也亟需加快。他分析,未来虾农更加关注优质虾苗;养殖管理将趋向精细化,并借助智慧渔业升级产业链;同时,养殖模式将更趋良性化,养殖方式也将更加实效。

03

互动论坛

探讨高值虾类降本增效之道

主持人:漳浦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 许智海

互动嘉宾:

闽辉智工厂化系统养殖管理模式创始人 刘智武

好润集团华南三区总经理 程功

海南省对虾养殖协会会长 王平

天津市渔生堂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销售总经理 杨峰

福建澳华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 谭楚勤

04

颁奖典礼

颁奖典礼紧接而至,组委会为2023-2024年优秀金刚虾从业者颁发“2023金刚虾产业钻石经销商”、“2023金刚虾养殖高手”两大奖项。

05

展商风采

海南省对虾养殖协会

奥特奇中国

大连三仪集团

天津市渔生堂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江苏好润生物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澳华集团

厦门海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揭阳通威饲料有限公司

青岛东方药业有限公司

广州涵夏基因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科兴生物科技(福建)有限公司

碧溪湾水产(福建)有限公司

北京绿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06

精彩花絮

  • 文/ 水产前沿 林思静

  • 本期编辑/ 张红

回顾

转载声明

本文为“水产前沿”独家稿件,版权合作,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