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问题6: 为什么把“数的认识”与“数的运算”整合为“数与运算”?(《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50问)

 杞乡青年 2024-05-16 发布于宁夏

问题6: 《课标2022》为什么把“数的认识”与“数的运算”整合为“数与运算”?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中,都把“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作为数与代数领域的两个单独的主题,在《课标2022》中,则将“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合并为一个主题“数与运算”,包括“整数、小数和分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运算”,并明确指出“数与运算之间有密切的关联”。这个调整与《课标2022》中强调课程内容结构化的理念是一致的。

首先,“数的运算”和“数的认识”在本质上是一体的,因为数概念具有概念过程性①。从数系扩展的角度来说,计数产生了自然数,加法表达了计数行为的过程;乘法是对相同加数求和的压缩;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为了使减法具有封闭性,产生了负整数;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与分数的表达相关联。因此,可以说,数概念本身就包含着运算的过程。类似的,《课标2022》中特别强调可以将数学的抽象结构表述为“研究对象+”的形式,其中“+”的内容可以是性质、关系、运算。②也就是说,在学习数学概念的同时,还要强调数学概念的性质、关系,或者运算。因此,将“数的认识”与“数的运算”整合成一个主题能够体现结构化的理念,尤其是突出整体性的特征,使数的认识和运算同步。小学阶段所有的运算都是针对数的,所以,小学阶段的运算就是数的运算。可以说,“数”与“运算”二者是相伴而生的,计数产生了数,为了更快地计数,则产生了加法和乘法,而不同的运算又产生了新的数。因此,二者紧密相连

其次,当前数与代数领域的教学中存在着数的认识与数的运算割裂的现象。认识数时就只讲数,学习运算时就只讲算,这种教学方式割裂了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以分数教学为例。有的老师将分数教学比喻为数与代数领域中的“硬骨头”。老师们在竭尽全力地教,学生们也在铆足劲儿地学、使劲儿地练,可无论是对分数意义多维度的理解、对分数运算的整体把握,还是后续解决分数相关实际问题时,学生常常会感到力不从心,有劲儿使不上。

为什么教的费劲儿,学的吃力,教学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呢?问题到底出在哪儿了?关键是没能抓住数的概念的本质,忽视了数的概念和数的运算的内在关联。分数概念与整数、小数相比,显得更加抽象,内涵更为丰富,认知活动更为复杂;分数运算与整数、小数运算相比,在形式上也有明显的区别。教学中若不能把“分数的认识”与“分数的运算”相关联,不能理解分数与整数、小数的本质是一致的,就很容易出现学概念就只学概念,学计算就单单只学计算的情况,如能背诵异分母分数的乘法运算规则是“分子相乘,分母相乘”,但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

为此,《课标 2022》把“数的认识”与“数的运算”整合为一个主题,强化了数的认识是其运算的基础,运算是数的应用,“数的认识”与“数的运算”二者不可分割的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的分数教学,就能够从内容结构的整体性上认识数的一致性和运算的一致性,沟通“数的认识”与“数的运算”的联系,从而突破长期以来分数教学中的困境,同时对整数、小数的认识与运算的学习也有借鉴价值。

下面从“分数概念”与“分数运算”的一致性、关联性来具体探讨一下“数与运算”整合为一个主题的道理。

分数的概念是丰富的,教师要引领学生多角度理解分数的丰富意义:(1)分数主要表示“整体与等分的部分之间的关系”或是“两个相对独立量之间的关系',这相当于分数的“比的定义”。(2)从“单位”角度理解,分数是将“1”这个单位细化的结果,细化后变成比“1”小的单位-分数单位,分数就是该分数单位累加的结果,也可以看作是单位的度量

这样就可以将认识自然数时所用的数数的经验,迁移到认识分数。通过数分数单位,比如1/5依次能得到1/5、2/5、3/5、4/5、等分数.其中,概是4/5就是4个1/5累加,也可以看作是以1/5为单位,度量4次的结果。(3)将分数概念与运算解决问题建立关联。比如,“一本故事书50页,读了它的2/5',可以理解为读了 50页的号也就是说把50页平均分成5份,表示其中的2份,从而列出算式50÷5x2,即50x 2/5。

(4)从“商的定义”理解,分数是一种新的数,是为了保证运算封闭而生成的新的数字符号,是数域扩张的产物。①如“把1块月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到多少块?”1÷4=¼(块),也是1块的¼。当商不能用整数表达时,就产生了新的数(分数)的表达,因此我们可以从商的角度理解分数的意义。上述分数的四种含义在各种问题情境中是相通的,我们可以“分”出分数、“量”出分数、“算”出分数,实现从比率、度量、运算、商的角度深入理解分数概念,并在理解把握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有关分数问题的学习

数是运算的基础,运算是数的应用,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就是分数单位的运算。由上面的案例可以感受到,所有的分数运算都与分数的意义关联,分数运算可以看作是对计数单位的操作。教学中应在建立好分数概念“承重墙”的基础上,善于打通分数概念与分数运算的“隔断墙”,建立起从整体视角理解数学概念的观念。“数与运算”合并成一个主题体现了内容结构化的理念,使得数概念与数运算互相给力,相辅相成。在数与运算内容结构的整体建构中,促进学生对概念的深入理解,让分数的学习过程充满内容结构的智慧,从而唤起学生思维生长的力量。

总之,《课标2022》强调课程内容组织的重点是对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对数与运算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就是要重视对数的概念与数的运算的整体理解,抓住共同的核心要素,沟通知识的内在关联,这是探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

(本文摘自《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50问(小学)》,马云鹏 吴正宪等编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整理来自教数学的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