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体力活动悖论”不存在!中疾控周脉耕等Lancet 子刊研究

 杨进刚阜外 2024-05-17 发布于北京

之前有研究发现,高强度职业体力活动在某些情况下有害,这被称为体力活动悖论

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脉耕等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的结果并不支持这一观点,相反,在农村,较高水平职业性身体活动可降低死亡及心血管死亡风险。

研究利用全国代表性数据库——中国慢性病和危险因素监测和国家死亡率监测系统,从2013年到2019年,对30,650名城市工作居民和49,674名农民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中位数为6.2年。

结果发现,在农村居民观察到职业性中-高强度体力活动可降低死亡风险,城市人群中则没有。

在农村地区,与没有体力活动者相比,每周从事中-高强度体力活动≥40小时的居民,全因死亡风险降低40%,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降低45%

研究者推测,城市和农村职业性中-高强度体力活动居民存在社会经济地位差异。在城市中,农业工人在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水平最低组中仅占19.7%,但在最高组中上升到57.1%。

然而, 在农村中,每个-高强度体力活动组中均有超过70%的人为农业工人。因此,在城市中,职业性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水平较高者的社会经济地位比较低者低得多,而在农村中,这种社会经济地位差异不明显。较大的社会经济地位差距影响健康结果,这不能轻易通过行为因素改变。

此外,在城市,获得较高的医疗服务主要是由健康意识和收入驱动的。 职业-高强度体力活动与死亡风险之间缺乏显著联系,可能反映了城市地区社会经济地位弱势群体,特别是职业-高强度体力活动水平最高群体缺乏获得高质量医疗保健的机会。

研究还发现,职业性中-高强度体力活动的益处在每周30小时后开始减少,即相当于每个工作日平均 6小时的中-高强度体力活动。

体力活动悖论的支持者认为,高职业性身体活动并不能带来与休闲时间活动相同的健康益处,理由是心血管负担增加,特别是与24小时血压和心率升高有关, 从而导致死亡风险增加。

而本研究则发现,在农村,职业性身体活动 与死亡风险之间的负相关可能是由较低的高血压患病率和更理想的心率来解释。由于心率是心肺健康的一个指标,可见职业性身体活动有利于心肺健康。

研究还发现,在女性、非吸烟者和非职业体力活动较少的人群中职业性中-高强度体力活动降低死亡风险的效果更为明显。

此外还发现,高血压、心率和糖尿病是职业中-高强度体力活动与死亡率关系的重要影响因素。

研究者指出,世卫组织现行的《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指南》建议任何形式的身体活动以促进健康。虽然这一建议仍然是合理的,但本研究中确定的城乡差异强调了对从职业性身体活动中获益较少的城市工作人口提倡其他健康生活方式。例如,促进休闲时间的体力活动可能与城市有关,但在农村就不那么重要了,因为农村的大多数人口经常从事高强度职业性体力活动。

中等强度是指至少持续10分钟的呼吸或心率小幅增加的体力活动,其代谢当量(MET)值为4.0。剧烈强度被定义为至少连续10分钟引发呼吸或心率大幅增加的体力活动,MET值为8.0。

来源:Urban-rural differences i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occup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and mortality in Chinese working population: evidence from 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 Lancet Reg Health West Pac. 2024 May 7.

载: 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