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兵马俑真的是陪葬的吗?兵马俑的真实用途让你意想不到!

 振王府图书馆 2024-05-17 发布于湖北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天下闻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迹。一直以来,秦陵兵马俑坑都被认为是陪葬坑。官方媒体、博物馆,甚至连教科书,都是这么写的。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音频广播】秦岭兵马俑的真正用途

1 关于秦陵兵马俑的两个问题


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秦始皇陵兵马俑,在当时是叫什么?

或许你会说,兵马俑不就是叫兵马俑嘛,还能有什么其他的名字?

其实,兵马俑是后来历史学家的说法。你翻遍古代的典籍史书,是找不出兵马俑这个名词的。因为兵马俑在当时根本不叫兵马俑。就好比我们今天说的稻草人,在两千年前肯定不叫稻草人,而是叫刍灵。用草做成的狗,在古代叫刍狗。道德经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Image

那这个秦陵兵马俑在当时应该叫什么呢?这个待会再揭晓答案。再问第二个问题:

    兵马俑真的是给秦始皇陪葬的吗?

或许你会说,兵马俑就是在秦始皇陵附近发现的,不是给秦始皇陪葬的,还能给谁?

前些年有个学者语出惊人,说秦陵兵马俑是给宣太后陪葬的,也就是电视剧《芈月传》里的那个芈月。

虽然我的节目也常常和主流观点唱反调,但对于这样的奇谈怪论,我也无法苟同。说回第二个问题,我并不是问兵马俑是给谁陪葬的,而是问:兵马俑到底是不是陪葬品?

有的朋友肯定又不爽了,既然是兵马俑,管它是石俑、木俑还是陶俑,那不都是用来陪葬的嘛。何况就在秦始皇陵附近的陪葬坑里挖出来的,不是陪葬品还能是什么?

如果是俑,那当然可以认作是陪葬品。因为俑被发明出来,就是用来替代活人来陪葬的。但如果它真正的用途并不是俑呢?

这似乎又回到了第一个问题。

Image

今天我也要语出惊人,泄露一个颠覆你固有认知的秘密:

    那就是兵马俑并不是陪葬品

先别急着喷我,我给你一条一条列出理由。

2 为什么说兵马俑不是陪葬的


理由1,兵马俑距离秦始皇陵太远,有足足一点五公里。如果真如专家学者推测的那样,秦始皇是要打造一个地下兵团,在地下世界继续他的帝国梦。那似乎太远了一点。一旦六国那些死去的人要找始皇帝报仇,兵马俑离得那么远,显然有点鞭长莫及啊。


理由2,兵马俑坑的建筑结构很奇怪,压根就不像陪葬坑。

百度百科是这么说的:

兵马俑坑是地下坑道式的土木结构建筑。也就是从地面挖一个深约5米的大坑,在坑的中间筑起一条条平行的土隔墙。
去过兵马俑博物馆的朋友,肯定是清清楚楚。兵马俑的每一个方阵之间,是有厚厚的土墙隔开的。但你肯定不知道的是,
在隔离墙的两边,是有排列的木头立柱,柱上放置横木,横木和隔离墙上密集地搭盖棚木,棚木上铺一层苇席,再覆盖黄土,从而构成坑顶。坑顶高出当时的地表足有两米。

没想到吧,兵马俑坑上面是顶棚的!就像现在的博物馆那样。

棚顶离地面有两米,而兵马俑又在地下坑道里。而坑道有五米深。这样算起来,从兵马俑的脚底到棚顶,将有七米高。这比很多现代化的厂房还要高大空旷。想象一下那是一个怎样的场景。

Image

这还没完,考古挖掘发现:

兵马俑坑的底部,也用青砖墁铺。坑顶至坑底内部的空间高度为3.2米。陶俑、陶马放进俑坑后,用立木封堵四周的门道,门道内用夯土填实,就形成了一座封闭式的地下建筑。

查遍中国古代所有大墓的陪葬坑,都没有这样建筑规制。这分明就是一个半地下的博物馆嘛。

有专家说,之所以上面用顶棚,是因为兵马俑是分批烧制分批添加的,为了添加方便,掀开顶棚就放进去了。

这纯属想当然了。要知道这棚木顶,高出地面是有足足两米的,到坑道底部,则有七米高。那么重的陶俑,怎么可能从顶部放进去?何况四周都有门道,不从门道把兵马俑运进去,还非得从屋顶放进去?

所以从兵马俑坑的建筑结构来看,它更像是一个供人参观祭祀的场所,与陪葬坑的形制相去甚远。


理由3,建造时间也不对。

兵马俑很早就开始制作了。并不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制作的。兵马俑坑中出土了4万余件兵器,这些全部来自秦国的本土,没有一件来自六国的。其中最晚的一件兵器是在公元前228年的时候制造的,这个时候距离秦始皇统一六国,是还有7年的时间。

从兵马俑的服饰装备以及相貌来看,兵马俑都是秦国士兵,没有六国的人。而且兵马俑是五颜六色,多达十种颜色。其中有最名贵的紫色,而且是人工合成的紫色。这在全世界绝无仅有。只有中国当时能调出这种紫色,所以国际上称为汉紫。

Image

但在统一六国建立秦王朝后,秦始皇推崇五德说,因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所以秦是水德,因此崇尚黑色。衣服、旄旌、节旗等都是黑色,这与色彩斑斓的兵马俑很不相符。

所以兵马俑是原汁原味的秦国作品,并不是统一天下后的秦王朝出品。或许你会说,就算兵马俑是统一天下之前制造的,也不妨碍它后来给秦始皇做陪葬品啊。

问题是,如果兵马俑是统一前烧制的,那说明制作它们一开始并不是用来陪葬的。秦始皇陵虽然在嬴政当秦王那一年就开始修建了,但当时完全是按照秦王陵墓的规格修建的。因为谁也不会想到嬴政能统一天下,成为中国历史第一个皇帝。

嬴政登基做秦王时,才十三岁。他不可能会下令给自己修建一座古往今来最高规格最大规模的陵墓。

所以真正的秦始皇陵,是公元前221年统一天下后开始大规模修建的。因为秦王一夜之间成了秦始皇了,那当然要修建前无古人的天字第一号陵墓。据史记记载,修建秦陵,动用了七十二万人力。丞相李斯为陵墓的设计者,少府令章邯监工。一直到秦始皇死后第二年才竣工。李斯是公元前218年才当上丞相的。这时候秦国统一天下已经三年了。

这样看来,秦始皇陵满打满算,也就耗时13年。由于秦始皇突然驾崩,紧接着第二年陈胜吴广起义,天下大乱,陵墓工程就此匆匆竣工,七十二修建秦陵的人,全部被章邯拉去镇压起义军。据说这些人没有武器,就把兵马俑手中的武器全拿走了。

兵马俑是在秦国时期就制作了,很多兵器上的铭文,还写着“某某年吕不韦造兵器”。也就是说吕不韦那时候就在造兵马俑了。如果兵马俑是给秦始皇陪葬的,那应该是秦国统一天下后才开始制作。而据考证,秦国当时一年能烧制三百个兵马俑。秦王朝二世而亡,一共存在了13年,那最多只能生产出四千个兵马俑。而如今发掘的,单独一号坑,就有八千个兵马俑。

如果从他当秦王时算起,嬴政共在位三十六年,那就可以制作一万多个兵马俑。

但如果是陪葬品,尤其是代替活人殉葬的陶俑,也没必要一登基就开始制作啊。因为陵墓还没修好呢,难道先把陪葬坑给挖好了?就好比楼房还没开始建,就先开始建绿化配套了?秦始皇可不是许家印,房子不盖,先建一个豪华无比的大门来忽悠人。

Image


理由4,从商周,再到春秋战国,那些天子墓、诸侯王墓,贵族墓,都没有发现兵马俑。

只有秦始皇陵东边1.5公里的地方,发现了史无前例的超大规模的兵马俑坑。

另外就是汉朝汉景帝的阳陵,也发现了陶俑坑。但人俑的规模品质完全不能和秦陵兵马俑相提并论。

而且这些人俑也未必是代替活人殉葬的,因为汉景帝陵墓西边,有一个真正的活人殉葬坑,被称为“刑徒墓”的陪葬墓,1972年发掘了其中的29座,发现被殉葬的刑徒,多达万人以上。是名副其实的万人坑。

不过从这事也看出一个悖论。既然陶俑发明出来,是代替活人殉葬的,那为什么汉景帝的阳陵,既有活人殉葬,又有兵马俑陪葬坑?

另外,为什么秦汉以前的大墓,只有秦始皇陵发现了兵马俑坑?而其他大型墓葬,不管有没有发现人殉,但都没有发现兵马俑。请注意,是兵马俑。因为其他人俑,还有发现的,比如汉代的百戏俑。还有各种动物的俑。

Image

这是不是说明古代并没有军队殉葬的习俗?哪怕是陶俑做的军队也不行?

你看秦陵兵马俑,完全是真人大小,相貌装扮,看起来也和真人十分相似。手里拿的还是真正的兵器。那几乎可以等同秦国将士。秦始皇又怎么忍心让他们陪葬?真需要陪葬,他大可以抓六国的士兵来陪葬。何必要用和秦人长得一模一样的兵马俑来陪葬?

我们都知道,先秦之前的活人祭祀活人殉葬,都是用外族外敌的俘虏或者奴隶。当年西伯侯姬昌的西周,就有一个秘密任务,抓捕羌人给商王朝做人牲和人殉。

秦陵兵马俑,其实就是陶器塑像。而且是真人大小真人模样的塑像,那一定是代表了曾经活着的某个人。这种塑像,有木像、石像,还有青铜像。说到青铜像,你想到了什么?是不是想到了最近火出圈的三星堆青铜人像?

你能说三星堆青铜人像是用来殉葬的吗?

殉葬的都是最低贱的奴隶或俘虏,还用得着耗费巨大的人力财力去制作成陶俑或青铜像?

如此制作考究的兵马俑,其性质和用途,应该和三星堆青铜人是一样的。三星堆青铜大立人,可能是古蜀国人的祖先、大祭司、首领。是被后人供奉纪念的。而秦帝国,不惜耗费巨大代价,将每一尊兵马俑都做得跟真人一模一样,是不是也有类似的用途?是不是也是为了纪念和陶俑一模一样的真人?

好了,说完了这四条理由,而答案也呼之欲出了。

3 兵马俑真相:大秦帝国忠烈祠


答案就是,秦陵兵马俑坑并不是陪葬坑,那里是秦王朝的忠烈祠,那里是秦王朝的烈士公园。

这些陶俑的真人,都是为秦帝国而战死疆场的将士。他们的身体永远无法回到秦国了,但秦国人民没有忘记他们,而是为他们铸造了一模一样的人俑,统一安放在始皇帝陵墓的东边。之所以在东方,因为东方的六国,正是他们为国捐躯的地方。

从建筑结构来看,这就是一个忠烈祠。因为兵马俑上方有高出地面两米的顶棚。如此巨大的内部空间,四周又有通道,显然是可以供后人进来凭吊祭祀的。如果是陪葬品,那直接用土掩埋就可以了,何必还要搭建遮风挡雨的顶棚?

Image

当然你要说兵马俑是给秦始皇陪葬的,也说得通。请注意,陪葬和殉葬是两个概念。但现在主流意见,将兵马俑陪葬和殉葬混为一谈了。就连历史教科书上都说,秦始皇为了在地下世界继续他的帝王梦,用兵马俑代替活人殉葬,为他继续守卫他的帝国。

而我说的兵马俑陪葬始皇帝,完全是另一个概念。因为这些兵马俑并不是陪葬品,而是代表为大秦帝国牺牲的将士,陪葬在始皇帝陵墓的东边。这种陪葬,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耀。这种习俗,后来的汉唐都有。比如霍去病就被陪葬在汉武帝茂陵的一公里处。动画片《长安三万里》高适的祖父,就陪葬在唐高宗的乾陵旁边。这代表巨大的荣耀。

秦军为什么能天下无敌?就是因为秦国非常尊敬军人,不管你是什么出身,只要你成了军人,为国征战,你全家的命运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首先秦国的军功制度,给了将士们实实在在的物质奖励。只要你立了军功,你就能获得爵位,获得田地,减免赋税。如果战死沙场,你的妻子可以继承你的军功。

这是物质方面的,在精神方面,那就要说到兵马俑了。国家花费人力物力,为死去的将士,铸造和真人一模一样的陶俑。栩栩如生的面目,五色斑斓的服饰,连鞋底的针线纹路,都和现实中一般无二。为什么要做得这么考究?

因为这代表了一种精神。用如同真人的兵马俑来激励下一代。

4 兵马俑忠烈祠为什么变成了陪葬坑

或许,每年的秦国公祭大典,秦王会率领文武百官、城中百姓、烈士家属,来隆重地祭奠他们。这是多么高的荣誉啊。这将激励无数的秦国男儿,踊跃参军、为国征战。

前面说了,兵马俑的制作年代要比秦始皇陵修建时间更早。说明这个兵马俑忠烈祠,在秦始皇没有驾崩之前,已经在那里了。或许秦始皇也曾为他们举行过祭祀大典。而等到秦始皇驾崩之后,又很快天下大乱,章邯带领几十万修秦陵的民夫,去镇压农民起义。兵马俑手中的兵器,被这些民夫拿走了。整个忠烈祠也被掩埋起来了。结果被后世的我们,误认为是陪葬坑。

还有另一种可能,项羽的大军进入咸阳之后,据说砸毁了兵马俑,还放火焚烧。这也是兵马俑破碎不堪的原因。项羽的军队,当然痛恨这些兵马俑,因为兵马俑的真身,就是灭亡六国的真凶。他们完全有理由把兵马俑砸碎,然后一把火烧光。或许一直到刘邦平定天下后,才把这些兵马俑填埋起来。

Image

项羽不但烧了兵马俑忠烈祠的建筑,还把秦始皇陵所有的地面建筑全都烧得一干二净。很多人肯定不知道,皇陵地表都有很多建筑的,因为每年要举行各种祭祀活动。你去看明十三陵,那里的地面建筑,完全就是一个宫殿群。当年清朝在重修紫禁城大殿时,都去朱棣的长陵偷取金丝楠木。

我们无法想象秦始皇陵到底有多少地面建筑,也无法想象那些建筑会是何等的巍峨雄伟。但可以肯定兵马俑忠烈祠,就是其中之一。

5 兵马俑在当时叫什么

有的朋友就要问了,连孔子都说人俑是用来代替活人陪葬的,你凭什么认为兵马俑秦国的英烈塑像?

那就要回到开头的那个问题了:兵马俑在当时叫什么?

司马迁的史记详细记录了骊山秦始皇陵,但没有提到兵马俑。这或许间接证明了我前面的推论:那就是兵马俑忠烈祠,早于秦始皇陵存在。司马迁重点是记叙秦陵,当然不会提兵马俑。

然而不叫兵马俑那应该叫什么?

很遗憾,我们在历史文献中,找不到答案。但幸运的是,1975年出土的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给了我们答案。

原来这些陶俑,应该叫鬼立。意思是为鬼所立的像。

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中国人认为:人死为鬼。人死之后,为他制作一个一模一样的陶俑,让死者的灵魂有了归宿,仿佛他依然活着一样。

兵马俑就是秦国烈士的鬼立。

Image

睡虎地秦简还提到了秦国的三祠鬼立制度。当时有三祠:王室祠、公室祠、私祠。这些祠堂里就有鬼立。同时又规定,如果你家的鬼立,已经在公室祠或者王室祠供奉了,就不能再在别的祠里供奉了。否则要“貲二甲”,就是要罚交两幅战甲。

如此看来,兵马俑显然是供奉在王室祠,享受国家祭祀待遇。而他们的家属,不需要在自家的私祠供奉他们了。

云梦睡虎地秦简,还记录了很多祭祀的礼仪规定。我们都误认为孔子的儒家,才是祭祀礼仪文化的集大成者。殊不知被称作蛮夷的秦国,有着更加成熟和法制规范的礼仪祭祀文化。

那到底是谁把祭祀鬼神文化,带入秦国的呢?

这就要说到中国历史上最神秘的组织:墨家!


关于墨家墨子和秦国的故事,我们下集再说。记得关注订阅,玄真之旅,有您在,更精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