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凌宗伟:个体化意味着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解释世界的方式

 凌宗伟 2024-05-17 发布于江苏

【异史氏曰】阿德勒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他的观点强调了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和解释在形成个人行为和人格中的重要性。根据阿德勒的理论,我们不是被过去的经历所决定,而是我们对这些经历的解释和看法决定了我们的行为和未来。这种看法被称为“私人逻辑”,它影响着我们如何感知世界以及我们如何与世界互动。


阿德勒认为,“人类心理最为奇妙之处在于,决定行动方向的不是事实本身而是我们对事实的看法。对客观事实的看法既是决定着我们行动的方向,又是塑造人格的基础。”

阿德勒的这一观点挑战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更侧重于无意识过程和早期经历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与之相反,阿德勒认为,人们通过他们对事实的主观解释来赋予生活意义,并据此做出决策。这种解释不仅影响我们的行动方向,还影响我们的自我概念和与他人的社会关系。

阿德勒的《儿童教育心理学》旨在破解儿童的心理行为密码,揭开问题行为的根源,并提供养育技巧。

阿德勒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儿童形成正常、健康的人格,使他们成为社会有益的成员。强调人格的整体性和统一性,他认为个体的生活目标和生活风格是建立在对客观事实的主观看法之上,而非客观现实本身。人类行为受“向上意志”支配,追求优越是人的行为的总目标。这种追求可以激励人追求更大的成就,但也可能因忽视社会和他人需要而产生问题。人是社会性生物,具有为他人和社会的先天思想准备和自然倾向。社会兴趣的水平是衡量个体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

阿德勒认为生活风格是个体在早期社会生活道路上已定型化的行为模式,对人格的影响是潜意识的或被动的。阿德勒提出“创造性自我”的概念,认为个体可以根据自己的创造性构建起来的独特生活风格,是主动有意识的行为。儿童天生具有自卑感,这种感觉会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动力,促使他们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缓和或消除自卑感。心理学将这种现象称为心理补偿。

阿德勒提倡使用正确的方法来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信、勇敢、不畏困难的品质,并强调父母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和责任。阿德勒非常注重出生顺序、家庭氛围和教养方式对儿童性格塑造的影响,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儿童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解释和态度。

阿德勒提认为,儿童对事物的个体化理解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家长、教育者和社会需要共同努力,帮助儿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儿童对事物个体化的理解决定他们的成长。对我们来说,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同样,我们还需要认识到,当儿童陷入新的困境时,他的行为通常受限于自己已经形成的错误观念。正如我们所知,客观事实给儿童留下的印象,其深度及本质并不取决于事实本身(例如,另一个孩子的出生),而是他看待这一事实的态度及方式。这是反驳严格因果关系理论的充足根据:客观事实及其绝对含义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但客观事实和对其的误解之间却不存在这种必然的联系。”

个体化意味着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解释世界的方式。这种理解会影响他们的行为、情感反应以及他们与环境的互动。当儿童面临新的挑战或困境时,他们的行为可能受到先前形成的误解或错误观念的限制。这些观念可能来源于多种因素,包括家庭背景、文化、个人经历等。“客观事实给儿童留下的印象,其深度及本质并不取决于事实本身,而是他看待这一事实的态度及方式”说的是同样的事件可能对不同的儿童产生不同的影响,这取决于他们如何解释和理解这些事件。

“现实本身对人所起的作用微不足道,现实对人的影响受到个体结构化的、整合良好的人格的制约和决定。大众心理和理性常识的关系也是如此,如果在一个对大众心理有利的环境中出现了理性常识,这并不意味着环境本身决定了大众心理或理性常识,而是体现了两者对环境自发性的看法是一致的。通常,只有当错误的观点受到批判时,理性常识才出现。”

现实本身对一个人的影响可能并不大。这可能是因为不同的人对同一现实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反应。这种差异性是由个体的人格结构和心理状态所决定的。个体的人格结构化和整合程度决定了他们如何感知和解释现实。一个结构化良好、整合良好的人格可能更能理性地处理信息,而一个结构化程度较低或整合不良的人格可能更容易受到情绪或偏见的影响。即使在有利于大众心理的环境中,理性常识的出现并不意味着环境决定了大众心理或理性常识。当大众心理和理性常识在特定环境中表现出一致性时,这反映了两者对于环境的自发性看法是一致的。通常情况下,理性常识是在错误观点受到批判之后才出现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