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止痛良方:柴胡桂枝汤。在《伤寒论》中是一首治疗发热性疾病的方,但在《金匮要略》中则变为止痛方

 北京润雨 2024-05-17 发布于辽宁

四十一、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四肢关节疼痛之甚。),微呕,心下支结(心下感觉支撑闷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原文146
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此是太阳表证未除的现象;同时又现轻微呕吐,并感觉心下支撑闷结,此即少阳证之轻者。两经证状都比较轻微,所以用桂枝汤、柴胡汤各取原方之半,双解两经之邪。
柴胡桂枝汤方(校补)
桂枝一两半(去皮) 黄芩一两半 人参一两半 甘草一两(炙) 半夏二合半(洗) 芍药一两半 大枣六枚(擘) 生姜一两半(切) 柴胡四两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本云:人参汤作如桂枝法,加半夏柴胡黄芩,复如柴胡法,今用人参,作半剂。
【方解及其应用范围】
此小柴胡与桂枝汤两方各半合剂而成。桂枝汤疏通营卫,解太阳之邪,则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除;以柴胡汤和少阳半表半里之邪,则微呕、心下支结自愈。


柴胡桂枝汤加味治疗肢节烦痛一例,柴胡桂枝汤 止痛良方
患者:赵某性别:女年龄:67岁初诊日期:2015年2月5日症状:双肘内侧疼痛月余,每天中午12:30突然开始剧烈疼痛,至下午1:30后开始逐渐停止,初时尚能以止痛药忍受一时,近数日服止痛药而疼痛仍不能停止。其凄惨哀嚎之声、躁动不安之状彻于门诊内外。
处方:柴胡桂枝汤加制附片(桂枝改肉桂)
方组:制附片15克 柴胡60克 制半夏20克 党参20克 黄芩20克 炙甘草20克 肉桂20克 白芍20克 生姜20克(切片)大枣6枚(撕开)10味
剂量:三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每剂药水开后再煮20分钟,去滓,分三次温服。嘱:停服其他药物。
二诊:2015年2月9日患者自诉仅昨天(8日)未发生疼痛,其余时间仍发作疼痛难忍。查:舌淡红,苔薄白,脉迟缓。
调整处方:柴胡桂枝汤加制附片方组:制附片15克 柴胡60克 制半夏20克 黄芩20克 党参20克 炙甘草20克 桂枝20克 白芍20克 生姜20克(切片)大枣6枚(撕开)
剂量:三剂(每日一剂水煎服)煎服方法:每剂药水开后再煮20分钟,去滓,分三次温服。
三诊:2015年2月11日,双肘内侧疼痛基本未再发生,仅偶尔有发作,但疼痛轻微,断续发生。以上方五剂。

黄煌:柴胡桂枝汤在《伤寒论》中是一首治疗发热性疾病的方,但在《金匮要略》中则变为止痛方,被用来治疗“心腹卒中痛”。所谓心腹,包括上腹部、胸胁部等;所谓卒中痛,提示疼痛为突发性,如电击,如针刺,临床上许多神经痛常常可以用柴胡桂枝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