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念珠菌尿路感染的诊治

 浪迹天涯soyxqc 2024-05-17 发布于浙江


一、真菌感染概述

1.分类

图片

  • 近20年来侵袭性真菌感染呈明显增多趋势,研究显示自1979年至2000年真菌所致的脓毒症增加了207%,念珠菌血症为住院患者最常见的侵袭性真菌病。念珠菌血流感染的发病率在不同国家和不同医学中心存在差异。发病率按人口统计为1.5/10万~25/10万;占住院患者的0.19‰~2.5‰。

  • 侵袭性真菌病(IFD)主要由条件致病真菌,如念珠菌属所致,且感染多为内源性

图片

2.发病机制

  • 念珠菌可通过血行上行途径引起泌尿系感染(发病机制尚未深入研究)。大多数肾脏感染发生在念珠菌血症期间的血行播撒,通常无尿路症状。
  • 动物研究显示,大多数动物能在几周内清除肾脏中的念珠菌
  • 尸检结果显示,多数死于侵袭性念珠菌病的患者肾皮质存在微脓肿
  • 阴道中发现的念珠菌菌株与导致留置尿管的女性念珠菌感染的菌株有关。推测从会阴扩散到膀胱导致定植,再逆行扩散到肾集合系统
  • 留置尿管可形成生物膜念珠菌因此可长期存在,但光滑念珠菌例外。
  • 真菌球的形成是一种并发症,可能与生物膜的形成有关。真菌球会导致梗阻,并且很难根除。
二、尿路真菌感染的诊治

1.高危因素

图片

2.泌尿道念珠菌病的诊断

(1)首先鉴别定植or感染

图片

(2)病原学检查

图片

(3)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对发现肾积水和假丝酵母菌肾盂肾炎可能存在的肾脏局灶性低回声病变有很大价值。真菌球导致任何水平的尿路梗阻都可以经超声检查发现。
2)CTU检查:有助于显示肾积水的原因肾周脓肿或真菌球的存在,并可评估肾排泄功能

(4)临床诊断

图片
3.治疗原则
(1)无症状性念珠菌尿
1)不治疗:单纯尿培养阳性,无既往史、无播散性念珠菌高危因素
2)治疗:有播散性念珠菌高危因素(中心粒细胞减少、低体重新生儿、肾移植、泌尿外科手术操作)
(2)有症状性念珠菌尿

图片

三、小结
  • 真菌的分类在不断变化,后续的分类可能会以临床治病菌为导向
  • 侵袭性真菌病(IFD)的发生率在逐年提高,应引起重视
  • 泌尿外科手术,尤其是具有感染高危风险因素患者,应警惕真菌感染
  • 尿路真菌感染的相关研究任重道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