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车五菱,困守新能源之城

 一叶知秋6012 2024-05-17 发布于北京

文 |   观潮新消费,作者   | 王叁‍‍,编辑   |   杜仲

在一座座网红城市凭借美食刷新互联网的记忆之后,通往初代网红城市的车票也越来越好抢。柳州,这座氤氲着螺蛳粉 ' 香气 ' 的小城,还没来得及展示它的另一张名片—— ' 剁椒鱼头 '。

轴距在 2400mm 以下的车型称为微型车,以五菱宏光 MINI EV 为代表。因形状酷似鱼头,因此被消费者称为 ' 剁椒鱼头 '。

不同于各级政策都在严管的老头乐,微型车在底盘结构、悬挂结构、转向结构、三电系统、驾驶资格等方面严格遵从汽车行业标准。在工信部修订四轮低速电动车的标准并将其划入新能源汽车标准后,微型电动车在整车重量、碰撞测试、最高车速等方面也纳入了标准化体系,迅速发展成为年销百万辆的细分市场。

成长于柳州工业沃土的五菱,从燃油车时代的五菱宏光,到新能源汽车时代的五菱宏光 MINIEV,再到口罩、螺蛳粉、地摊售货车,凭借一句 ' 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制造什么 ',这家老牌企业迅速完成年轻化转型,在网红的路上大步狂奔。

直到消费者爱上下一款 ' 网红车 '。

柳州的另一张名片‍

微型电动车的起跑线,正是柳州。

高低起落、纵横交错的复杂路网由微型电动车串起,柳州是 ' 国民神车 ' 的摇篮,是宝宝巴士的快乐老家,也是老头乐 ' 返老还童 ' 的地方。

一朵花(紫荆花)、一江水(柳江)、一碗粉(螺蛳粉)、一款车(五菱),串起了柳州深度融合的一、二、三产业。而迷你却绵长的宝宝巴士车队,提醒着每一个到柳州嗦粉的人,这是一座传承着工业基因的城市。

柳江是珠江水系西江干流第二大支流,在中下游地区弯曲的河道中,水流在离心力作用下形成螺旋状前进的环流,凸岸一侧泥沙堆积,就是柳州的主城区。江自北来,复折而北去,这一 ' 三江四合,抱城如壶 ' 的独特风貌,被柳宗元形容为 '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

因地处两广丘陵地区,地形以山地和丘陵地貌为主,人力驱动的自行车在柳州有些水土不服;加上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长冬短、雨热同季的特点,柳州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湿润,微型电动车既能提供足够的动力,又能遮风挡雨,就成了完美的代步工具。

这座常住人口约 415 万的小城,汽车保有量超过 100 万辆,是全国最大的汽车工业基地与消费市场之一。

2021 年,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 2021 年高峰论坛在柳州举办,会上发布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城柳州范本大数据报告》数据显示,2018 年— 2020 年,柳州市乘用车电动化率分别为 19.9%、24.7% 和 28.8%,2021 年 1-9 月份,乘用车电动化率上升至 31.6%,在上述时间段均位居全国第一。

在全国新能源汽车累计接入量排名前 30 城市中,柳州新能源乘用车接入占比以 97.95% 的比例高居榜首。2.8 万个充电设施,1330 个充电站点,数量、密度超过加油站。如果不是螺蛳粉在同一时间火遍全国,' 中国新能源汽车之城 ' 才是柳州的名片。

道路拥堵、车位匮乏、油车成本高的难题,被一个车位能停两辆的微型电动车完美解决,消费需求回归通勤的本质。

此外,无论是基于地理风貌还是消费者偏好,微型电车在全国都有市场,柳州成为微型电动车的起跑线,根源在于其工业基础。

在搬迁至南宁之前,柳州铁路局曾是 18 个铁路分局之一,湘桂、黔桂、焦柳铁路在柳州交汇,辅以柳江水路,柳州是沟通西南、中南、华东、华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我国最早布局的西南工业重镇之一。

建国初期,柳州建造了拖拉机等农业机械厂,逐步发展为全国最大拖拉机产地之一;改革开放后,民用汽车产业崛起,各机械厂果断转型汽车工业。目前,柳州是国内唯一同时拥有四大汽车集团整车生产基地的城市,分别是上汽通用的五菱宝骏基地,东风柳汽乘用车与商用车生产基地,广汽集团新能源车基地与一汽解放的柳州整车生产基地。

除了汽车工业基础,柳州也是政策驱动新能源产业的先行者。

2016 年 12 月,柳州发布《柳州市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开始推进汽车产业新能源转型,后续几年出台了多份文件对新能源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布局。

同时,上汽通用五菱与柳州市政府开展政企联动,通过针对性措施打开了微型电动车的私人消费市场。比如,建设适合微型车停放的专属小车位、路边专属,开放公交车道路权,投放上千台宝骏 E100 用于共享出行,采购多款车型用于政务系统。

政企联动推进微型电动汽车产业,这一模式也被称为 ' 柳州模式 '。

(来源见水印,侵删)

实际上,后来火遍全国市场的五菱宏光 MINIEV 是在 2020 年 7 月才上市的,柳州微型电动车产业的初代爆款是 2017 年 7 月上市的宝骏 E100。直到现在,部分柳州人还将微型电动车统称为 ' 小 E'。

凭借政企联动的带货效应,自宝骏 E100 上市至 2021 年年中,柳州生产的纯电动汽车累计销量接近 50 万辆,柳州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为 10.7%,而全国同期为 3.23%。

当小 E 遍布柳州的大街小巷,在这款车型研发、生产、营销的经验之上打造的宏光 MINIEV,成了火遍全国的 ' 国民神车 ',创造了 28 个月蝉联中国品牌纯电汽车销量第一的神话。

但是,网红不等同于长红,当泼天的流量向淄博与哈尔滨迁移,' 过气网红 ' 的再次出圈必然回归商业的本质。柳州肥沃的工业土壤养育了汽车产业的大树,树冠之上的五菱能眺望多远的风景,还要看树根扎得有多深。

而柳州发达的汽车,从诞生之初就扎入了 ' 失衡 ' 的岔路。

五菱的另一重身份

1928 年,柳州机械厂在柳江边的鸡喇村破土动工,这是五菱的前身。

柳州机械厂曾改名为广西机械厂、航空机械厂、第九飞机修理厂,造过步枪手榴弹,还仿制过英式飞机,是桂系军需的顶梁柱。1933 年,柳州机械厂用自研自产的煤气发生炉改装了两台木炭发动机,配装出一辆以木炭做燃料动力的汽车,开启了广西生产汽车的历史。

(来源:市博物馆展览图)

建国后,柳州机械厂在统一规划下历经多次改制、合营、拆分、转产,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工业化、电子化浪潮作出贡献。

1958 年,柳州动力机械厂从柳州机械厂拆分,主攻国家工业化急需的各类发动机,曾在 1969 年与柳州农械厂联合开发出 ' 柳江 ' 牌汽车,为广西未来汽车工业发展奠下基础。

80 年代,国内汽车领域掀起 ' 逆向研发 ' 的浪潮,柳州动力机械厂成功试制了第一辆纯手工微型货车,后更名为柳州微型汽车厂,转型制造微型汽车,于 1985 年正式推出了五菱汽车品牌。

1996 年,柳州动力机械厂并入柳州五菱汽车有限公司,后者于同年成立,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授权经营的大型国有独资企业。

在品牌创办后的十余年里,五菱发展成为中国前五的微型车品牌,但随着主流轿车市场的崛起,微型车市场增长见顶,而五菱也受限于资本和研发能力,难以进一步发展。

2002 年,广西、柳州两级地方政府将柳州五菱汽车 75.9% 的国有法人股无偿划转给上汽集团,柳州五菱汽车有限公司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用汽车(中国)公司三方共同组建出一家合资车企,即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此后,市场上有两个 ' 五菱 '。

一是柳州五菱汽车有限公司,2015 年更名为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五菱集团。

二是三方合资的上汽通用五菱,上汽占股 50.1%,通用占股 34%,五菱集团占股 15.9%。

三方合资成立新车企后,五菱集团将五菱商标无偿授予上汽通用五菱使用,优质资产留在上汽通用五菱,零部件生产业务留在了五菱集团,合资企业的总部与最大生产基地均位于柳州。

也就是说,五菱得到了上汽与通用两大车企在资金、技术、产能、运营等方面的指导,通过出让股权,柳州也成功地将汽车生产基地留在了本地。

在合资协议中,三方承诺将全部利润再投入合资企业,目标是 ' 把上汽通用五菱建设成为在微小型车领域国内领先、国际上最具竞争力的汽车公司 '。

自 2005 年起,由于在美国市场的销量连年下滑,通用汽车陷入亏损泥潭,迅速坠入破产的境地。美国当地时间 2009 年 6 月 1 日,刚刚过完百岁大寿的通用汽车申请了破产保护,依靠美国政府所提供的 301 亿美元援助,进行破产重组。

不过,尽管通用在美国连年亏损,但在 ' 五菱神车 ' 的加持下,上汽通用五菱从 2006 年开始登顶中国微型商用车市场,年度净利润约达 8 亿元,通用想要进一步拿下五菱集团在合资车企的股权。

经过复杂的谈判,三方最终达成新协议,通用在上汽通用五菱的股权占比提升到 44%,五菱集团占股降至 5.9%,再次将五菱品牌留在了柳州。协议的另一项内容,是通用汽车承诺向合资公司转让一款轿车平台,就是后来的宝骏。

作为国内汽车工业重镇,柳州此前的汽车产业发展并不均衡,除了五菱微型货车,还有一汽商用特种车、东风成龙系列卡车、中国重汽集团重汽专用车,唯独缺乏市场空间最广阔的乘用车。

国有企业五菱集团以合资企业的股份为代价,为柳州带来了乘用车生产线。

2010 年,通用完成重组,许诺的投资也顺利到账。上汽通用五菱位于广西柳州柳东新区的宝骏新基地正式投产,新基地占地 3100 亩,一期投资 80 亿元人民币,年产能达到 40 万辆。

此后,宝骏 2015 年销量突破了 50 万辆,2017 年宝骏突破 100 万销量,成为最快突破百万辆年销量的汽车品牌。

柳州的汽车产值也在 2010 年、2014 年、2016 年相继突破一千亿、两千亿、两千四百亿,并吸引了联合电子、耐世特、延锋伟世通、福耀玻璃、玲珑轮胎等一批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投资建厂,发展出完整的地方性汽车产业集群。

在国内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的阵痛期,没有造车新势力的柳州却显得更为果断,这是宝骏的功劳。

2019 年,我国汽车产销率连续两年下滑,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19 年全国新能源产销 124.2 万辆和 120.6 万辆,同比下降 2.3% 和 4.0%;而柳州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 6.5 万辆和 6.8 万辆,同比增长 80.7% 和 122.2%。其中,宝骏新能源系列累计销售 4.8 万辆,同比增长 85.8%。

也就是政企联动、小 E 横行的时期。

随后,五菱开启了宏光 MINIEV 的研发。

据上汽通用五菱品牌与公关总监张益勤讲述,五菱汽车的研发团队曾在全国各地的马路旁观察行驶过的每一台车,在采访千余位车主后,得出一个结论:80% 以上的车辆中乘坐人数不超过 2 人,90% 车主的出行半径不超过 20 公里,使用频次最高的需求是买菜、接娃、上下班通勤,短距离代步是乘用车刚需。

基于遮风挡雨、载人载物的纯电短途代步车需求,五菱开发了宏光 MINIEV,车长 3 米左右、车宽 1.5 米左右,起售价不到 3 万元,能够合法上牌上路,在新能源补贴与牌照政策的推动下迅速占领市场与舆论的高地。

从细分市场找到了差异化路线,迅速超过特斯拉登顶全球单一新能源车型的销量冠军,将消费者对于五菱品牌的认知从面包车拓展到宝宝巴士。

2021 年,宏光 MINIEV 在五菱整体销量中占比达到 41%;2022 年,五菱宏光 MINIEV 以 55.4 万辆的销量夺得 2022 年全球小型纯电汽车销量冠军,在五菱整体销量中的占比达到 62%。

然而,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脉络,就是一个又一个的爆款交替抢夺用户心智,当小米 SU7 成为顶流,谁还记得 2020 年最热卖的造车新势力曾是哪吒汽车?‍

伴随着市场接受度的提升与行业的消费升级趋势,新能源汽车的均价迅速上探,市场呈现出新的格局。

2023 年,五菱宏光 MINIEV 全年销量下滑至 23.79 万辆,虽然上汽通用五菱的总销量仍达到 140 万辆,但同比降低了 12.3%,而净利润只有 18 亿元,同比减少 36.3%。

作为对比,全年累计交付 37.6 万辆的理想汽车,净利润为 118.1 亿元。比亚迪年销量达 300 万辆,同比增长 61.9%;净利润超 300 亿元,同比增长 80.72%。

' 国民神车 ' 的光彩瞬间黯淡。

薄利不多销‍‍

市场早已验证,微型车并非新能源汽车主流,关键在于利润空间受限,五菱宏光 MINI 曾夺得 2020 年度销量榜首,但单车利润只有 89 元,单位不是亿,也不是万。

先吃到蛋糕的人未必吃得最多,因为手里的可能只是一块纸杯蛋糕。

更重要的是,在内卷严重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任何一个细分领域都会吸引蜂拥而入的对手,五菱宏光 MINIEV 的爆发像是立在微型车市场门口的一款招牌,上面写着 ' 欢迎光临 ',自带闪光特效。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 年,长安 Lumin 以 14.08 万辆的销量,排在微型电动车市场第二位,吉利熊猫以 10.96 万辆的销量排名第三位。

(来源:长安汽车)

在 89 元单车利润的牵制下,为了实现绝对的低价以及快速的新能源转型,五菱宏光 MINIEV 舍弃了车机交互的智能化系统以及快充功能,选择小容量电池控制成本,不支持超充,最初版本也仅支持 120km 和 170km 的续航。

实际上,低续航且不支持快充,是微型电动汽车较难打开北方市场的原因之一,从这个角度看,政企联动合力打造的充电网络是微型电动汽车在柳州奔跑的坚强后盾。

而随着积分补贴政策退坡、原材料成本增加,本就贴着成本线卖车的五菱不得不涨价。

2022 年 3 月,五菱汽车发布新能源车型价格调整说明,将对旗下五菱宏光 MINIEV 系列、五菱 NanoEV 系列、宝骏 KiWi EV 系列三款车型进行涨价,涨价幅度为 4000-8000 元。

而在多番调整 SKU 后,五菱宏光 MINIEV 所覆盖的价格带为 3.28 万 -10.39 万元。

(来源:上汽通用五菱官网)

面对同样 120km 续航、起售价 2.99 万元的奇瑞 QQ 冰激凌,起售价 5.49 万元、续航达到 205km 的长安 lumin,五菱宏光 MINIEV 除了消费者认知外已经没有其他层面的绝对优势。

2023 年 5 月,五菱推出 ' 打响新能源下乡第一枪 ' 的活动,5 月 22 日 -6 月 30 日,宏光 MINIEV 家族最高直降 1.3 万元,全系 2.98 万元起售。

但 A00 级小车的天花板不高,价格战的空间不大,降价并没能带动宏光 MINIEV 的销量。

除了微型电动车市场内部的同质化竞争,这个细分市场还面临着主流车型价格战的余波。

比如,比亚迪旗下海洋系列于 2023 年 4 月上市了 A 级轿车海鸥,车身长度为 4.3 米,宽度为 1.7 米,是仅比微型车大了一圈的小尺寸轿车,同样覆盖了通勤代步、节能易停的消费需求。

微型车的自留地成了比亚迪的舒适区。海鸥的月销量在 2023 年 9 月冲破 4 万,成为纯电轿车的销量冠军,目前累计销量约 40 万辆。此外,比亚迪海洋系列还有一款连续 7 个月销量破 3 万辆的海豚。

(来源:比亚迪汽车微博)

在五菱宏光 MINIEV 之后,五菱于 2023 年 2 月推出了同为微型车的缤果,月销量稳定在 1 万 -2 万辆之间。6 万 -9 万元的售价,正好是比亚迪海洋系列主打的区间。

对于五菱而言,在宏光 MINIEV 之外再造一个宏光 MINIEV,已经不再是最合适的战术,尽快打入主流乘用车市场才是破题的思路。

乘联会统计数据,2023 年,中国汽车市场中 SUV 的平均销售占比约为 51%,轿车平均销售占比约为 44%,MPV 的平均销售占比约为 4%,三者合计 99%,根本没有为薄利多销的微型车留出足够的 ' 多销 ' 空间。

对于主流汽车市场,五菱将希望寄托在宝骏品牌身上。

2023 年 3 月,上汽通用五菱品牌事业部副总经理周钘回归,主导宝骏品牌的焕新,连续推出了悦也和云朵两款车型。

周钘对这两款产品寄予厚望,他曾提到,宝骏悦也将是年度小型纯电 SUV 销量冠军,宝骏云朵则是定位年度最受欢迎的舒适大 5 座纯电家用车。

不过,宝骏悦也的月销量从上市之初的 3000 余辆一路下滑,2024 年 3 月仅售出 700 余辆;宝骏云朵的月销量则从 2000 余辆下滑至如今的 300 余辆。

曾经最快突破百万辆年销量的汽车品牌宝骏,2023 年销量只有 5.1 万辆。

3 月 19 日,周钘在个人微博发布了一则 ' 反思帖 ':'24 年初到现在,宝骏停掉了所有市场费用,为什么?因为经过市场'毒打’,我们认为如果产品,市场,渠道三者节奏不对,全都白费…… '

(来源:周钘微博)

周钘表示,宝骏的力气将主要花在丰富产品谱系和选出专营宝骏店两件事上。也就是说,周钘认为的、能够改善宝骏销量表现的方法,其一,是推出更多的产品;其二,是改善渠道。

4 月,在宝骏悦也 plus 上市发布会上,周钘直言:' 本场发布会没有对标,没有拉踩 '。

但可惜的是,也没有热度。

结语

2023 年底,3 部门发布《关于调整减免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的公告》,为微型车设置了更高的门槛。

《公告》提出,纯电动乘用车的续航里程由此前的 100km 调整为不低于 200km;动力电池的系统质量能量密度也从不低于 95Wh/kg 调整为不低于 125Wh/kg。

五菱宏光 MINIEV 不同版本续航在 120km 至 215km 之间,长安 Lumin 的续航则在 155km 至 301km 之间,而奇瑞 QQ 冰淇淋续航在 120km 至 205km 之间。三家头部微型电动车企,多款产品不在新标准的门槛内。

《公告》为微型电动车留下了挣扎的余地,低温续航里程衰减率不超过 35% 的、电池系统能量密度不低于 95Wh/kg 的纯电动乘用车,续航里程要求放宽至 120KM。

作为应对,五菱宏光 MINIEV 更新至第三代,续航 215km,搭配快充,售价 4.68 万元。

低价车型要交更多的购置税,减免税款的车型售价更高,即使留下余地,低温续航里程衰减率的要求又将微型车局限在了气候温暖的地方。

离开柳州后就显得 ' 水土不服 ' 的五菱,在微型电动车的天花板降临之前,还能找到下一款 ' 国民神车 ' 吗?

查看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