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评诗话】《寓庐诗话》之八十一

 雅蓝jau49fcjhn 2024-05-17 发布于河北
石家庄市诗词协会培训中心主办 
2024年第31期 总第60期

图片

作者简介:郭占奇,一九四九年农历二月生,河北省曲阳县南留营村人。大专文化。热爱传统诗词及书法近六十年。在正规的全国诗文大赛中获一、二、三等奖及精品奖、优秀奖多次。

作诗之迟速
  

大家都知道“倚马”之故事,说的是晋朝时桓温北征,袁宏倚马草拟文告,顷刻写成七纸。历来把写文章写得快的人誉为倚马之才,可见写得快往往受人推崇。写诗也一样。据说元稹、刘禹锡、韦楚客同会于白乐天之舍,各赋《金陵怀古》诗,刘诗先成,白乐天说:“四子探骊,子先获珠,所馀鳞角何用?” 三公乃罢作。刘禹锡的诗大家都熟悉:“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获秋。” 能在很短的时间写出这样一首千古名作,简直是奇迹。

诗写得快不但受人推崇,有时甚至可以保命。《世说新语·文学篇》:“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植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后人改写为“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是个极端的例子。诗人骚客免不了雅集,雅集时免不了吟诗作对。如恰逢其时你不能诌几句出来,就只有认罚。比如历史上最著名的兰亭雅集,参加者共有四十二人,王羲之等二十六人都在“曲水流觞”之际写了诗,酒是要喝的,但没被罚酒出洋相。然而,“前余姚令会稽谢胜等十五人,不能赋诗,罚酒各三斗。”(人数总有四十一人,不知何故)当场写不出诗来,只有认罚。所以,诗写得快与慢甚至写不出来,会场气氛和个人感受还是不一样的。中国历史上还有不少作诗的小天才。《全唐诗话》:“如意中女子,年九岁能吟诗。则天试之,皆应声而就。其兄辞去,则天令作诗送兄,遂赋云:'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飞。所磋人异雁,不作一行归'。” 这简直神了!大家试想,如果那个小女孩半天写不出一句来,该令武则天和大家多么失望。所以,诗写得快还是有好处。至于是否写得好,那倒不一定,或者说有无瘕疵,那又当别论。传说清代有个人叫吴鸣珂,是个才子。有一次他去求见一位高官,意思是希望得到举荐。高官正好出门,碰见吴鸣珂来求见,正好这时门外有个小孩用竹竿在水边打水玩,高官就命吴以此为题作诗。吴很快写了八句:“谁把琅玕杖碧流,一声冲破楚天秋。千重巨浪分还合,万斛明珠散复收。红蓼滩前惊宿雁,白苹洲畔起眠鸥。此间料得无鱼钓,收拾丝纶别下钩。” 吴鸣珂这首诗很切题切意,不错。但是也有可斟酌处。比如,从“白苹洲”看,应是江水,否则不会有“千重巨浪”。但是“千重巨浪”与一根竹竿打在水面不相称,故宜改为“千重银浪”以避开“巨”字为宜。还有“冲破”也不如“击破”好。更主要的是:既是希望人家举荐自己,怎么会无缘无故地写出“此间料得无鱼钓,收拾丝纶别下钩”呢!所以,写得快往往虑之不周。

从总的情况看,写诗快的还是比较少,一般而言都比较慢,如果考虑到改字、改意,那就更慢了。《诗源辩体》卷二十八:“乐天五言古,用语流便,虽若容易,而联络照应,动切肯綮,实皆苦思得之。张文潜云:'世以乐天诗为得于容易,尝于洛中一士人家见白公诗草数纸,点窜涂抹,及其成篇,殆与初作不侔。'其苦思可知。” 袁枚《随园诗话》卷六:“周元公云:'白香山诗似平易,间观所存遗稿,涂改甚多,竟有终篇不留一字者。’ 余读公诗云:'旧句时时改,无妨悦性情。’ 然则元公之言信矣。” 白香山改诗改得“终篇不留一字”,“殆与初作不侔”,我估计不仅是改字,恐怕也在寻找新意。可能许多人都有过这种体会,古人今人都会如此。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之“绿”字,开始是用的“到、过、入、满”诸字,最后才选定用“绿”字,这一定是个不太短的过程,这便是俗话所说的“慢工出细话”。还有更极端的例子。宋朝胡仔《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五载:“苕溪渔隐曰:'王驾《晴景》云: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兼无叶底花。蛱蝶飞来过墙去,应疑春色在邻家。此唐《百家诗选》中诗也。'余因阅荆公《临川集》,亦有此诗,云:雨来未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百家诗选》是荆公所选,想爱此诗,因为改七字,使一篇语工而意足,了无 镵斧之迹,真削镌手也。” 我们比较一下王驾原诗,荆公改句以及现在通行的《雨晴》诗可知,这一首千古名作其实是经过了王安石以及其后诗人修改过的,前后经历了几百年时间。

薛雪《一瓢诗话》第一百则云:“......大凡人具敏捷之才,断不可有敏捷之作。温太原八叉手而八韵成,致有'丝飘弱柳平桥晚,雪点寒梅小苑春’,上下情景不相属,竞是园亭对子;'苏小风姿迷下蔡,马卿才调似临邛’,用事杂沓不伦,且难讲解,非以敏捷误之乎?李青莲倚马而万言可待,未必果然。”

对于写诗之迟速见解,袁枚写过一首诗叫《箴作诗者》:“倚马休夸速藻佳,相如终竞压邹枚。物须见少方为贵,诗到能迟转是才。清角声高非易奏,优昙花好不轻开。须知极乐神仙境,修炼多从苦处来。”(按:“佳、枚”二字音gāi、mái。此诗用韵超出诗韵词韵规定,乃方音用韵)袁先生在《随园诗话》中还专门强调说能速不能迟乃是才人一病。这个意思可以为大家打气、壮胆,慢有什么不好呢?

图片

附:好诗共赏

丁 欣
武当山天柱峰见飞鹤
一片风仪出上清,紫烟青霭作浮生。
雪翎飞处春云冷,玉魄归时秋月明。
偶照空潭惊道骨,每从高岭舞松声。
世人攘攘争相慕,只有碧霞知我情。

星 汉
乙未清明为严慈上坟,涉水跌伤
丘坟犹倚雪山高,荒野难寻路一条。
寒水苍颜流淡荡,长风白发卷飘萧。
已无顽劣时时勇,但觉衰颓步步摇。
伤口还须尽遮盖,莫教泉下再心焦。

按:读之落泪。


杨逸明
春游沈园
小径花飞土带香,草亭无语立斜阳。
鸟寻幽梦穿林遍,柳写春情蘸水长。
恍惚书生非醉酒,缠绵诗句尚留墙。
沈家园里红酥手,牵尽人间九曲肠!

曹继梅
咏荷二首
卿本仙居在阆台,嫣然一笑下凡来。
至今不改清高志,出水亭亭自在开。

芙蓉桥畔雨初晴,花自含羞水自平。
妙处天然吟不得,三枝两朵已倾城。

他山之石

杨逸明
回忆初恋,戏作
与汝相亲始惹痴,至今心醉卜邻时。
小窗人对初弦月,高树风吟仲夏诗。
梦好难追罗曼蒂,情深可上吉尼斯。
浮生百味都如水,除却童年酒一卮。

按:第三联没具体内容,空了。什么是“仲夏诗”?也空了。写诗切忌凑句,此诗有凑句痕迹,有流行病之毛病。


秋 枫
铁岭花豹冲村赏野生杏花
双龙河畔二龙山,似雾如云淡淡烟。
不是随风香沁脾,还疑残雪未消全。
 

按:其它三首都写“初绽”或盛开时,此首第二句亦是如此,只是远观而已,故“残雪”二字不准确。如果真若残雪,可用“未消完”似乎更准确。“未全消”义通语顺,“未消全”则费劲不达。“脾”亦应是“肺”之误。欠斟酌。


图片

本期编辑:郝 宸

本期审核:胡云梅

图片

《云诗堂》组织架构  

顾 问:韩存锁 张金亭 赵建军 
    李玉法 周 镭 康 健
总指导:赵建军
主   编:王湛梅
副主编:胡云梅 李建伟 韩三珍 朱韶栋
执 行 主 编:胡云梅
执行副主编:彭珍海
责 任 编 辑:郝 宸 王晓玉 彭珍海  李东来 麻晓凡 

文 字 编 辑:齐 鑫 任会英 杜海欣

主办:石家庄市诗词协会培训中心

协办:平山县和爱志愿者协会 

加入石家庄市诗协会员
联系电话:13785131498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