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急着开分店,把老店交给家里老人管,对手趁虚而入,疯狂反击,教训惨痛 | 开店笔记

 开店笔记 2024-05-17 发布于湖北

找个靠谱师傅

学习核心技术

开店少走弯路

潘老板今天继续分享一个学员店的案例。

遭遇强敌,疏忽大意

这个学员店也是在开始的时候报喜了,但之后由于自己的大意和经营经验不足,决策上过于优柔寡断,导致后面的营业额有所下降。

其实很多的经验我们在之前的文章,理论课上都讲的足够多,但后来我发现一个人最后的决策还是跟自身的认知极其相关,唠叨的再多也可能是徒劳。

不过庆幸的是在最开始的时候跟踪了选址的学员,后期即使自己在日常经营决策上有点失误,后期找补回来的概率还是挺大的,倒也不会伤根本,但太固执的肯定弯路还是要多走走的,这里最怕就是找补的过程失了信心。

首先这个学员的店是选在了大学食堂的档口,开业立马就做到了营业额1500多,回头客数据也不错。当时立马就跟我报喜了。但接下来没多久隔壁摊位开始加大竞争力度,将顾客抢走了一部分,但接下来咱们的反击力度不够。

我当时的建议是先观察两天,看顾客的反应再做调整。当时影响很大的时候,我给出了反击的建议,但后面可能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落地成功。营业额还是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这个问题要解决,几个活动就可以拉回营业额。不是最大的问题。

“老人当政”,得罪顾客

我觉得真正最大的问题是:内部管理的问题由于开业给了老板比较大的信心,老板在新店启动之后,立马开启了二店的想法,但第一个门店在还没有沉淀好流程和标准的情况下,直接把门店交给了家里老人运营。

我们的上一辈是艰苦朴素的一代,他们对待粮食的态度是很谨慎和保守的。珍惜粮食是刻在骨子里的,所以即使食物有点不新鲜,他们总想着要将就,但顾客不会将就。

现在老板应该已经痛下决心解决了老人管店的问题,接下来也需要一步步调整活动和推广了。

运营管理上,里面很核心的点就是对外要热闹,提高曝光和转化;对内管理要有序和稳定,不能总是出来各种需要救火的任务。

激励人心是属于一个很基础必不可少的工作,但如果需要激励的对象是自己长辈或亲戚,那基本上就属于困难模式了。我是一直反对小店聘用亲戚来工作的。我们家以前也有过一段时间有老人帮忙,但结果就是理念不合总是吵架,每天心累得很,后来老人回老家了,彼此安好。赚钱比以前还多了许多。

开店是个复杂的事情,但每个阶段的关键任务是不一样的,抓住关键时期的关键任务,踏踏实实往前走,结果不会太差。

不着急,慢慢来

以上是潘老板的分享,这里我补充一点想法:

我觉得老板们开店真的不要老想着开分店,第一家店脚跟都还没站稳,就急着去开分店。

一定要记得:很多人都是栽在快速扩张上。

潘老板还有位学员,也是开在大学食堂里,今年就准备开分店,在社群里问过我建议,我勉强表示支持。为啥呢?

第一,他第一个店已经开了一年了,生意很稳定,营业额可以稳定在2500-3000的水平,盈利能力还不错。

记住关键词啊:生意很好,已经一年了。

第二,这老板非常非常非常善于思考和总结,成长非常快,超出99%的新手老板,能力也许配得上他的野心了。他长期以来都在社群里分享和复盘,我非常清楚他的认知水平。之前也分享过多篇他的复盘日记。

关键词:个人长很快。

第三,他有个稳定的大后方。他准备他自己去开分店,他老婆在老店呆着。而不是给老人搞。老店就是基础,就是根据地,这个不能丢的,丢了就可能全盘皆输。

关键词:大后方稳定。

为啥又是“勉强”同意呢?

因为我觉得还是太快了。

能不能2年以后甚至3年以后再考虑开分店呢。先把第一家店的基础夯实,把第一家店的潜力发挥出来,把盈利能力做到极致。这是更好更容易做到的,也是更安全的。

出去开分店,时间和精力都分散了。如果老婆给力还好,如果老婆不给力呢?如果分店营业额表现良好,是万幸,如果出师不利呢?最坏的可能是,分店表现不佳,老店又出现大问题呢,到时很可能就是焦头烂额,到处灭火,乱了方寸。前方阵地失守,后方大本营又失火,结果就是两头都顾,两头都顾不着。

希望各位都不要着急,饭一口口吃,路一步步走。不着急啊!

扫码入群,和潘老板直接交流

学习特点:非加盟,而是学习核心技术,不控制任何物料和设备

5月项目:米粉   

开店时间:13年

产品特色:贵州老板在湖南开米粉店,结合了贵州和湖南的特点及风味

营业情况:每天7000+。在大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潘老板的米粉店去年营业额逆势暴涨,从日营业额四五千到现在七八千多每天。

感兴趣的的老板,扫描进入交流群,和潘老板直接交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