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家秘传武术混元手,内外兼修,运气于指,可力达四梢

 无名老熊 2024-05-17 发布于澳大利亚

图片


 

混元手是道家武术中的一个典范,它以一定的导引姿势、呼 i吸方法及意念活动,借天地阴阳为我所用,充盈人体内气,并引气贯手,增强指上功力,从而能于瞬间制敌。

一、桩功

在混元手功中,桩功即内功,内功即内养浩然之气以健身,气运两脚,籍以强体。拳谱云:“练功先练内,无内不成外,内外犹如土养苗壮之功,土无水苗不长,无风苗不壮,无阳苗损也。”“习武先站桩”就是这个道理。

歌诀口:

桩功夹练气,桩牢气合力。

恒固剥敌锐, 更壮我虎力。

练习时,两脚并拢,全身放松,两手分别置于身体两侧,平心静气,自然呼吸,双目微闭,意守丹田3分钟(图5),

然后,两眼慢慢睁开,左脚向左横向开立略宽于肩,两腿慢慢屈膝下蹲,重心下移成半马步桩,同时,两掌心相对,由体衡慢慢向上抬至胸前,身体重心亦随之而上升,并以鼻吸气(图6)。

图片

在练功过程中,应始终贯穿“松静、自然、浑圆、顺达”8个.字。“松”是指身体放松;“静”是指思想入仙境,心无所思,意无、所至,虚无空恬,怡然轻松;“自然”是指功中无论动作、呼吸等都要自然而然,切忌故意腆腹鼓胸,强行吞咽,呼吸要柔和,且连绵不断;所谓“浑圆”,指全身动作浑然一体,圆和轻柔;“顺达”,则是指气行畅通。内容来自武术丹道气功公众号。此外,练功时,还应将自己置身于整个宇宙的大气层中,每时每刻都在与大气层中的气浪相撞击,并在意想3分钟后,要意想丹田内有一团火,越烧越旺,此即“火烧丹田”。

桩功的练习方法简单易学,可随时随地进行,且历来被各个拳家高手视为秘中之秘,从不轻易外传,更不轻易示习,混元桩乃万桩之母,该桩法尤适于初习者修炼,练习时要求使脚底涌泉穴与肩部的肩井穴相对,形成垂直一线状态。两腿弯曲度,随着体力的增强要逐渐向下加大难度,形成大腿接近水平状态,并要注意保持膝盖不越过脚。两臂合抱,手腕切勿过软,应略含有弹性。吐纳呼吸,初学者采用自然呼吸,次之顺呼吸,再之逆呼吸。自然呼吸即人们平常丝毫不受意念支配的呼吸,要求做到顺其自然,均匀细柔;顺呼吸是指吸气时肚腹外凸,呼气时肚腹内凹;逆呼吸与顺呼吸相反。顺呼吸和逆呼吸都要求深、长、匀、细。开始时,每次练习5-10分钟,以后从5分钟或10分钟渐增到一小时,早,晚皆可练习此法。欲使桩法精进,还需掌握好“松、空、灵”三字密旨,“松”即全身放松,内外放松,形神放松:“空”即空若无我,与大自然合为一体,即天人合一;“灵”即能够逐渐体会察觉到身体内外、大小、强弱、明暗的各种反应和某些不可思议的现象,但是对于各种反应和现象要淡然置之,视若不见,听若未闻,嗅若未觉,直至内念不外游,外缘不内侵的境界。

练习混元桩的目的,首先是促进血液循环畅通,新陈代谢旺盛,消化功能增强,扩大肺活量,调节神经机能,锻炼全身肌肉收缩性,改善中枢神经对身体各个部位的支配能力,增强身体素质,有病治病,无病健体,充养丹田气,培养真元,因为只有养好内气,方能神定,神定才能力足,力足则百体舒泰,由内行,难以做到气沉丹田。内容来自武术丹道气功公众号。尤其是推掌时,应待意引气至肩部后,再以气推动大臂肘、小臂,渐次至腕、手推出。此过程应缓慢,待意引气到后,由肩推肘、肘推手向前推出,力度轻柔、阴狠,绵绵不断如抽丝,急躁无益。初练时,无气感或气感不明显,久后自会意气相随,意到气到任意运行。

图片

若练完后意犹未尽,可再加练桩功,这样可提早出功。

关于本功法姿势的气法要诀,有歌诀曰:

气出丹田手撩阴,气提手起紧附身。

至口翻手随气发,气回手握步即存。

四更黎明速运气,面向东方吸气深。

三吸三呼泄废气, 寒暑不误练百春。

运气上至膻中穴,缓缓输下达脚心。

起落开合贯一起,上下左右紧附身。

气出丹田达指尖, 气回肺腑手足紧。

气滚而动挥气收,手滚而出开气门。

气海摧捶飞天影,撩足灭迹为真人。

历代先师传真艺,运使宗气妙如神。

在本功的练习过程中,吸气时,以意领气,由下丹田上升充沛于中丹田、上丹田;呼气时,将气引至两手劳宫穴和两脚涌泉穴。呼气、吸气要深长匀细,连绵不断、缓缓行驶、两臂弯曲上抬时,肘不靠肋。双手向上撑展时,双脚应稳固。双手的前推与回收必须与两腿、身体的一起一伏配合协调妥当。骑龙桩要注意会阴上提,双脚脚趾抓地扣紧。练习本式的目的是使内气沿经络循行于全身百骸和四肢梢节,内可养肌肤脏腑,外则润泽筋骨皮,达到整体内壮外强,并调动人体的内在潜能,促进内劲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形成而增长壮大,并贯于手指。经常练习这一式还可使下盘稳固坚实,不致气息上浮飘荡,提高肌群的弹力,以及劲力的控制感和平衡性。驱使内气能尽快贯注于上肢。

二、苍鹰缚兔

练习时,可接上式,两掌分别上翻,掌心向前,并徐徐向前推出,以口呼气,稍息。然后,身体慢慢向右转体90°,左脚跟提起,膝关节弯曲成骑龙桩,同掌随身体右转体而回收,左手五指弯曲内扣,从腰间向前慢慢推出,右手则收至右肩成爪状(图7)。随后,身体向左转,以右爪向前推出,左手成乐状置于左肩处,如此收吸推呼共做49次。

练功时,需用意不用力,以

图片

意领气,气运指尖,练至指尖有强烈的触电感觉时便为功成。本动作的关键和难点,就是意念、呼吸和动作能否协调一致,初练时,往往意念难以引气运行,难以做到气沉丹田。尤其是推掌时,应待意引气至肩部后,再以气推动大臂肘、小臂,渐次至腕、手推出。此过程应缓慢,待意引气到后,由肩推肘、肘推手向前推出,力度轻柔、阴狠,绵绵不断如抽丝,急躁无益。初练时,无气感或气感不明显,久后自会意气相随,意到气到任意运行。

三、攀星拿月

练习时,可接上式,并采用逆式呼吸,鼻呼鼻吸。吸气时双手小臂分别向左右两侧抬起,肘尖向下,沉肩挺胸,双掌高与肩平齐,掌心分向左右,手掌稍下坠,腕关节向背侧凸起(图8)。同时收提肛门及睾丸,然后十趾抓地,双手如推干斤重物般用力向外推去(图9),意念内气从丹田上升至膻中穴,再分向两肩腋下沿手臂内侧向十指及掌心奔泻。呼气时全身放松,松肛、松睾丸,双手收回如原来姿势,且意念内气从手臂外侧上升过头部再返回丹田,如此共做49次。

图片

四、虎坐中堂

两脚左右平行开立约三脚宽距离,双膝微直站立,丙臂松垂于身体两侧,全身正直放松,神态安详,双目微垂(图10)。两臂内旋,手心朝外向左、右两侧直臂向上、向前缓缓抬起至肩高处,且与肩同高,拇指一侧朝下;同时,用口深深吸气,以意领气集于丹田(图11)。内容来自武术丹道气功公众号。吸气到不能吸时,开始闭气;两手随之以腕关节为轴,转腕使掌指慢慢向里、向上、向外旋分至左右,掌指朝前;然后,待力达十指后,猛然向前插出(图12、图13),同时发“嘿”声以助力,且意想劳宫穴和上肢臂膀被内气贯通充实、笼罩,手臂部肌肉骤然绷紧。随后略弯曲肘部下沉并使双手十指逐节屈握成拳,拳心相对,两腿也顺势弯曲膝部微下蹲成高马步(图14)。如此共做49次,此为一度。

旋臂和插击动作要抖动双臂,富有灵活性和弹抖性,必须意、气、力、神四者配合,充分发挥整劲,每一次动作的发声、紧臂后,要迅速及时地放松双臂。发声时,要与动作协调配合,必须从下丹田外发声、呼气,自然、短促地以声助力。闭气,是一个短暂停止呼吸的过程,为发声、发力做好准备,时间长短可根据自身体质酌情而定。吸气只要意想下丹田,呼气只要意想劳宫穴和双臂即可,不需要意想内气循环路线,只注意内气的

图片

起止部位就可以使内气自然极快地循导到达指定部位。

五、收 功

练习混元手,每次都必须做收功,此极为重要,切不可草率。

收功时,使左右脚并拢,双掌于胸前成八字掌状,并向下按气于丹田,以口呼气,然后,双掌重叠按压在丹田上,而且男左手在上,女右手在上,先从左向右再向左按揉18-36圈,再将双掌相互擦热,从下向上做干洗脸3次。

练习收功时,以八字掌按于丹田,要意想丹田内的火,逐渐化为气体并贮存在丹田内。做干洗脸时,自由调息,然后散意。

混元手练功时间一般早晚皆可,要避风、雨、雷电;过饥过饱,饭前饭后一小时内或过度疲劳,情绪不佳时,不宜练习。练功时间还可根据个人身体状况,一般为半小时到1小时,稍延长点时间也可以,但总要练功后气力饱满,无不适感。

图文素材来源:互联网       作者:未追溯到原文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